最近小米SU7(參數(shù)丨圖片)事故成為熱議,電動車電池發(fā)生熱失控的話題再次成為熱點,由于電動車電池特性,一旦發(fā)生熱失控,傳統(tǒng)滅火方式如同 “隔靴搔癢”, 消防員只能對著外殼噴水降溫,而電池內部仍會以 1800℃的高溫持續(xù)燃燒。而最近雷諾發(fā)明了一種 “電池消防接入系統(tǒng)”(Fireman Access),這項技術已申請 7 項專利,該項核心在于 “主動破拆 + 內部降溫” 的雙重機制通過物理破局的方式,來快速解決熱失控的電動車電池。
雷諾表示,這項發(fā)明有望改善電動車的消防問題。系統(tǒng)在電池外殼上裝有一個10厘米的黏膠圓盤,發(fā)生火災時,消防員只需用高壓水槍擊破圓盤,直接向電池內部噴水,水流速達到每分鐘60升,3分鐘內即可將溫度從1800℃降至100℃以下。與傳統(tǒng)每分鐘需600升消防水的方式相比,這種方法不僅更迅速,而且更節(jié)水。
雷諾表示將免費開放這一技術給全球車企,以共同應對電動車的熱失控挑戰(zhàn),但德國方面則認為雷諾此舉是為了在未來電動車電池標準制定中占據優(yōu)勢。目前,德國消防部門采用“破盤滅火法”,有望納入歐盟消防培訓教材并可能成為強制要求。雷諾的免費策略背后隱藏著專利布局,未來使用該技術可能需支付“接口授權費”。支持者認為雷諾具有前瞻性的視野,而中立派則認為這場競爭不僅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體現(xiàn),更是關于“安全話語權”的博弈。如果成為標準,雷諾或將翻轉電動車時代的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