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王秀珍,今年58歲,初中畢業,早年在我們這個小縣城的一家紡織廠工作,后來廠子改制,我就下崗了。
丈夫孫志國比我大兩歲,是個退休電工,身體一直還行,退休金也不算少,兩個人加起來一個月能有六千多塊,平時生活不算緊張,偶爾還能出去旅游看看世界。
我們住在縣城的老小區里,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單位分的房子,雖然老了點,但也還算寬敞,三室一廳,住著挺舒服。
我們有一個兒子,叫孫磊,從小就聰明伶俐,學習也爭氣,考上了省城的大學,畢業后在省城買了房,娶了個城里姑娘叫林悅,兩口子都有工作,一個在國企,一個是小學老師,日子過得算是穩定。
他們婚后生了兩個孩子,大的今年七歲,小的才兩歲。
平時我們不怎么過去帶孩子,他們請了保姆,我也覺得這樣挺好,省得兩地來回折騰,自己也落個清閑。
可每年過年,兒子一家都會回老家團聚,按理說,這是件高興的事,可這十天的團聚,卻讓我徹底看清了親情的另一面。
02
今年除夕那天,他們早上十點鐘到的家,一進門就是一堆行李,孩子的玩具、衣服、奶粉、尿不濕堆滿了客廳。
林悅一邊喊累,一邊坐在沙發上開始刷手機,孫磊則打開電視陪孩子看動畫片。
廚房里火還沒升,我正準備包餃子,看到他們這樣,心里就開始泛酸。
“媽,中午吃啥啊?”林悅倒是問了一句,但語氣里沒有一絲幫忙的意思。
“包餃子,紅燒魚,燉雞,還有你愛吃的糖醋小排。”我一邊切菜,一邊笑著回答。
“那我洗個澡,太累了,在車上坐得腰都疼死了。”她說完就進了衛生間。
從那一刻開始,我這十天的“戰斗”也正式打響。
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先是熬粥,再炒菜,然后熱牛奶、煮雞蛋,孩子要吃現成的,不能等;中午飯要三葷兩素,晚上還得準備夜宵;洗衣服、收拾玩具、拖地、擦桌子……一刻沒停過。
有一次我實在累得站不穩,靠在廚房門口喘口氣,孫磊從客廳喊我:“媽,悅悅喊你給孩子換尿布,她剛洗完澡。”
我咬了咬牙,擦擦手去了房間,結果林悅正躺在床上敷面膜,手機還在放著電視劇。她看到我進來,頭也沒抬:“媽,小寶拉了,您快給換一下,我這敷著臉不方便。”
我低頭看著那個哇哇大哭的小孫子,一邊哄一邊換尿布,心里卻像堵了一塊大石頭:我是奶奶,不是保姆。
十天時間,我的廚房開銷足足花了將近五萬塊。海鮮、牛羊肉、各種新鮮水果、零食飲料、孩子的奶粉尿不濕……全是我掏錢。林悅從沒主動掏過一分錢,甚至有時候還挑三揀四。
“媽,這魚不新鮮吧?怎么有點腥?”她一邊夾魚,一邊皺眉。
我臉上一紅:“是早上市場剛買的,一百多塊一條的深海鱸魚,不應該不新鮮。”
她撇撇嘴:“可能是沒處理干凈,下次買三文魚吧,孩子愛吃。”
我點點頭,心里卻不是滋味。我花錢不說,還得受嫌棄。
孫磊倒是想說點什么,有一次他瞥了我一眼,小聲嘀咕了一句:“媽,辛苦了。”可那話一出口,林悅就瞪了他一眼,他立馬噤聲埋頭吃飯。
我想了無數次和他們好好談談,可每次話到嘴邊都咽了下去。
大年初五那天,我實在太累,早上起來時頭昏眼花,差點暈倒在廚房門口。孫志國連忙扶住我:“你這是干什么?累成這樣值嗎?他們年輕力壯的,自己不動手,干嘛全讓你一個人撐著?”
我苦笑:“過年嘛,一年回來一次,咱忍忍就過去了。”
“忍?你這不是忍,是把自己當下人了!”老頭子氣得臉發紅。
我沒再說話,繼續下廚。可那天的晚飯,我做得很隨便,只炒了兩個素菜,燉了個排骨湯。林悅臉色明顯不好看:“媽,這是給我們吃的,還是給你們兩口子吃的啊?”
我放下碗筷,終于忍不住說了一句:“你們也可以下廚啊,我一天三頓做十幾個人的飯,實在是吃不消了。”
她愣了一下,然后冷笑一聲:“孫磊,你媽是不是年紀大了,開始情緒不穩定了?”
孫磊皺了皺眉頭,沒說話。我看著這對夫妻,心都涼透了。
年初七,林悅拉著孫磊去城里的商場,說要給孩子買點過年的新衣服。
他們回來時手里拎著大包小包,孩子穿得花枝招展。
我問是不是花了不少錢,她卻說:“也就三千多,都是給孩子買的。”說著話,卻把一袋進口奶粉放進廚房:“媽,小寶的奶粉你給沖一下。”
我接過袋子一看,是我前天托鄰居帶回來的進口奶粉,價格不便宜。我問她是不是買錯了,她說:“這是你買的啊?我還以為是我媽寄來的,哎呀,那我就先用著啊。”
我強忍怒火,點點頭。可那一晚,我躲在房間里哭了一夜。
年初九那天,我把剩下的幾千塊壓歲錢分給了兩個孫子。林悅笑得很開心:“媽,您真是最疼孩子的奶奶。”
我苦笑不語,這話聽著怎么這么諷刺?
年初十,他們終于走了。家里一下子安靜了,我坐在沙發上,看著滿地玩具、殘羹剩飯、臟衣服,整個人像被抽空了一樣。
孫志國嘆了口氣:“明年不讓他們回來了,咱倆出去旅游,清凈點。”
我點點頭:“嗯,明年不歡迎他們。”
03
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兒媳是我親手為兒子挑的,原以為一家人團團圓圓就是最好的年味。可現實卻讓我明白,“團圓”不是無條件的付出和隱忍,而是彼此尊重、互相體諒。
這十天,我用盡了全身力氣去維系所謂的“年味”,卻換來了一身疲憊和滿心委屈。那五萬元,不只是金錢的損耗,更是我對親情的一次清醒認知。
明年過年,我不再為誰起早貪黑,也不再花錢買不被珍惜的熱鬧。我要和老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給自己一個真正的年味——從心底里高興的年。
而他們,愿意回來,自然歡迎;不愿意,我也不再勉強。人生的下半場,我要學會為自己而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