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高溫、洪水和干旱:德國氣象局在其2024年年度報告中總結成,過去被視為極端的情況,如今已成常態(tài)。專家們因此呼吁,德國應當在氣候保護方面明顯加快步伐。
德國氣象局(DWD)認為,德國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DWD董事會成員托比亞斯·富克斯(Tobias Fuchs)表示:“即便是到目前為止對德國造成的后果,也已經是嚴重的。”
▲圖源:Tagesschau.de
他指出,那些在1990年前被定性為極端的年份,“如今已是正常年份”。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顯然是氣候變化”。
富克斯進一步指出,在氣溫和降水方面,波動幅度正在不斷加大。德國如今面臨比以往更多的熱浪,尤其對“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區(qū)中易受影響的人群”產生影響。
花粉過敏者特別受到影響,因為“冬季的靜止期”正在變短。此外,由昆蟲傳播的疾病也正在更廣泛地擴散,例如由蜱蟲傳播的森林腦炎(FSME)。
富克斯在DWD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氣候變化為德國的農業(yè)帶來了特別大的挑戰(zhàn),因為它導致“更多的暴雨、洪水和干旱”。
▲圖源:picture alliance
交通基礎設施同樣受到威脅,比如可能發(fā)生的山體滑坡。德國的沿海地區(qū)則面臨海平面上升的風險。富克斯警告說:“我們必須迅速采取行動。每降低地球變暖的十分之一攝氏度——通過有雄心的氣候保護措施——都會有所幫助。”
DWD氣候監(jiān)測部門負責人安德烈亞斯·貝克(Andreas Becker)則指出,極端天氣事件往往是“在氣候保護失職的報應”。他警告說:“我們正在失去時間,去實現(xiàn)一個在國際層面上也能取得成功的氣候保護。”
▲圖源:dpa
根據DWD的數據,2024年是自1881年開始有記錄以來,按年平均氣溫計算最熱的一年。年平均值為10.9攝氏度,比2023年(當時也是創(chuàng)紀錄的一年)又高出0.3攝氏度。
富克斯指出,這種0.3度的升幅“異常之大”。他補充說,在2014年之前,年平均氣溫從未超過10攝氏度。
(歐洲時報德國版藍蒿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