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承載著祭祖、踏青的文化內涵。青團作為清明節的時令美食,既是傳統文化的象征,也是勞動教育的生動載體。因此,江安縣仁和鎮中心幼兒園開展的這次清明節民俗活動,通過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青團,來幫助幼兒了解清明節習俗,感受傳統節日魅力,鍛煉幼兒動手能力,體驗勞動的樂趣與協作的意義。
針對幼兒提問的“清明節為什么要吃青團?”江安縣仁和鎮中心幼兒園教師開設了清明習俗小課堂,通過繪本《奶奶的青團》《清明節的由來》,向幼兒介紹了清明節的起源、掃墓、踏青等習俗,教師還帶領幼兒共同朗誦古詩《清明》《杜牧》,感受詩詞中的節日意境。
手作青團:江安縣仁和鎮中心幼兒園教師提前備好艾草汁、糯米粉、豆沙餡等原料,確保食材安全衛生。教師示范展示揉面、包餡、搓圓的步驟,強調衛生與協作,鼓勵幼兒“小手捏一捏,青團圓又圓”,也可用模具或手工捏出花朵、小動物等創意青團。通過揉面、包餡等精細動作,幼兒手部協調能力也得到鍛煉。
舌尖上的清明:青團制作完成后,江安縣仁和鎮中心幼兒園師生共同分享勞動成果,體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滿足感。并引導幼兒將部分青團帶回家,與家人分享品嘗,傳遞節日溫暖。
本次活動以“做青團”為切入點,將文化傳承、勞動教育、家園共育融為一體,讓幼兒在體驗中感知傳統、在勞動中收獲成長。未來,仁和鎮中心幼兒園也將繼續挖掘傳統節日的教育價值,結合節氣、民俗設計更多文化體驗實踐課程,持續深化幼兒的文化認同與綜合素養。(來源:江安縣仁和鎮中心幼兒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