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輕輕一點“關注”按鈕,這不僅能讓您便捷地接收我們后續為您精心準備的精彩文章,更能讓您在閱讀的海洋中暢游時,隨時與我們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點擊、每一個評論,都是對我們創作熱情的極大鼓舞,也是我們不斷進步、持續創新的源泉
大家好,我是張梅英。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在婆家的那些事兒,尤其是房子分配和家庭矛盾的故事。說出來也不怕大家笑話,就是想讓你們看看,這日子是怎么一步步走到這地步的。
第一幕:分房那天,憋了一肚子火
那天,婆婆當著全家人的面宣布,老家的兩套房子全給哥嫂家,我們一家連個邊兒都沾不上。我當時真是氣得心口疼,但硬是沒吭聲,就那么冷冷地看著她。婆婆還挺得意地說:“你們家有錢,你娘家也不差,這房子就別跟哥嫂爭了。”我沒急著頂嘴,偷偷瞥了老公一眼,結果他跟往常一樣,低著頭一聲不吭。我心想,行吧,你們這是鐵了心了。我咬咬牙,說了句:“好,我知道了。”其實心里早就翻江倒海了。
第二幕:買個鐲子,給自己找點安慰
出了婆家的門,我沒回家,直接去了商場,給自己買了個50克的金鐲子,花了整整4萬塊。這錢啊,本來是老公攢著給婆婆60歲生日用的,可我一想,與其便宜別人,不如讓自己高興高興。戴上鐲子那刻,我心里總算舒坦了點。婆婆見我沒吵沒鬧,還挺高興,以為我真咽得下這口氣。老公也在背地里偷著樂,估計是怕我在他家人面前撒潑,讓他丟臉。可他們哪知道,我這人,從來不吃啞巴虧。
第三幕:送行李,干脆點
第二天,我沒多廢話,把婆婆的行李收拾得整整齊齊,直接送到了哥嫂家。婆婆不是稀罕哥嫂那兩個寶貝兒子嗎?不是要把房子都留給他們嗎?那行,我就成全她,讓他們一家子好好團圓。至于我閨女,我壓根沒指望那兩套房子,她的未來,我自己拼給她。婆婆還以為我就是鬧鬧脾氣,過幾天就得求著她回來。可她哪想到,我直接換了家里的門鎖,連老公都沒告訴密碼。這下,她才算明白,我不是開玩笑。
第四幕:她有病,我不管
沒過多久,婆婆的老毛病犯了。她以前最得意的事兒,就是我隨叫隨到,開車送她去醫院,又是掛號又是拿藥。現在呢?她給我打了五六個電話,我一個沒接,全當沒聽見。她沒辦法,只好找大兒媳幫忙。大兒媳陪她去了幾趟,每次付完錢就拉著臉,還在家族群里@我,讓我分醫藥費。我懶得搭理,直接把這些年給她看病花的單子甩到群里,說:“嫂子先把之前的賬結了,咱們再聊分攤的事兒。”她一看那堆賬單,立馬沒聲了。
第五幕:她住院,我躲遠點
后來,婆婆病得更重了,得住院。這回可不得了,得有人24小時守著。以前這種苦差事都是我的,現在我躲得遠遠的,連面都不露。婆婆不是總說“兒子才能傳宗接代”嗎?那就讓哥嫂去伺候吧。結果,婆家人急了眼,給我打了十幾個電話,說婆婆沒我不行,非得我去。我心里冷笑,啥叫沒我不行,不過是覺得我好拿捏罷了。我沒回一個電話,直接把手機靜音,心想,女人還是得靠自己。
第六幕:他們亂了,我樂了
婆婆沒辦法,哥嫂和老公只好輪流照顧。可才一天,他們就吵起來了,你嫌我不出力,我怪你偷懶,家里亂得跟菜市場似的。我反倒覺得挺好,婆婆當初不給我房子,還真省了我不少麻煩。不然我欠她人情,還不得隨叫隨到地伺候她?三天后,婆婆又給我打電話,聲音都帶哭腔了,說沒我照顧他們快撐不住了,還許諾出院后重新分家產。我聽著就覺得好笑,她不是不懂我的委屈,是以為我能一直當受氣包。
第七幕:我不管,誰愛管誰管
最后,我沒搭理她那套說辭,只回了句:“誰的媽誰照顧。”房子我不稀罕,道歉我也不想要。這幾年,我算是看透了,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婆家人還在那折騰,我呢,反倒輕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