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一山同學
編輯 / Pel
排版 / Eis
“從《高達0079》開始的「UC系高達」究竟有什么魅力?”
隨著電影《機動戰士高達:跨時之戰》定檔4月4日國內引進,電視動畫新番《機動戰士高達GQuuuuuuX》也即將放送的節骨眼上——「高達」這個IP,尤其是作為整個IP起點的《機動戰士高達》(1979)再一次為人所關注。
《機動戰士高達GQuuuuuuX》(下稱《GQuuuuuuX》)由鶴卷和哉擔任導演,Khara與Sunrise聯合制作。《機動戰士高達:跨時之戰》正是它的序章,包含對1979年元祖高達中“一年戰爭”情節的顛覆性重構。
根據目前已公開的信息 ,《 GQuuuuuuX》講述女高中生天手讓葉在空中的宇宙殖民衛星過著平靜的生活,但在遇到難民少女尼婭安后,被卷入了非法MS決斗競技軍團戰之中。她化名瑪秋參賽,駕駛GQuuuuuuX投身激烈的戰斗。同時,被宇宙軍和警察兩方追捕的神秘MS高達及其駕駛員──少年修司,出現在她們面前。接著,世界迎向了新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庵野秀明參與了本作的劇本、設計與分鏡。對制作過《新·哥斯拉》《新·奧特曼》《新·假面騎士》、喜歡“二創”*的Khara來說,《高達GQuuuuuuX》對于《機動戰士高達》(下稱《高達0079》)類似于“平行世界”的改編也很有“新”系列的影子。
*嚴格來說不是二創,但是這種“新”對于老作品的改編,其實有很重的“二創”意味
- 沒看過老高達,新觀眾如何垂直入坑“新·高達”
GQuuuuuuX?
- 從《高達0079》開始的
「U
C系高達」
究竟有什么魅力?
- 以庵野秀明為代表的日本動畫中生代創作者,和高達系列又有著怎樣的聯系?
本文既是一名高達老粉絲對UC系列的回顧,也可以視作一篇面向從《GQuuuuuuX》開始新入坑觀眾的科普。
01
失敗的開始
富野由悠季開創一個時代的《高達0079》,實際上是從失敗開始的。
因為當時的《高達0079》,在題材上非常反主流機器人動畫——即以永井豪的《魔神Z》為代表和富野由悠季之前參與制作的《無敵超人扎博特3》等“超級系作品”*,而作為“真實系”的開山鼻祖,《高達0079》顯然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注:嚴格來說“超級系”和“真實系”的分類是從《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游戲開始的分類,但因為概念的高度概括性如今可以對機器人動畫進行簡單分類,超級系是指戰斗力極強的巨大機器人,主要能力體現在巨大的放射光線武器;真實系是指作品的機器人有很強烈的軍事武器色彩,機器人所用的武器大多為軍事武器
也因為如此,作品的受眾出現很大的偏差,因為機器人動畫主要受眾為孩子,孩子在當時還是更青睞于超級系機器人,這也導致了《高達0079》的收視率遇冷。
此外,當年因為《高達0079》制作時間緊,大量作畫崩壞的出現,同樣導致了作品風評受到影響。最終《高達0079》的電視動畫,以電視臺腰斬收場。
但是后來,Sunrise把《高達0079》分割成三部劇場版,目標專為青年受眾,迎來了現象級的熱度。
至于為什么火爆,除了地球聯邦軍和吉翁公國這種宇宙戰爭的軍事背景契合當年青年觀眾的興趣點之外,也因為這種戰爭的對立關系,很大程度上不再只是單純的“正邪兩立”。作品的雙主角阿姆羅和夏亞分別代表各自陣營,前者為地球聯邦軍,后者為吉翁公國。
在UC紀年(注:Universe Century,宇宙世紀,高達架空歷史的紀年單位)0079年的“一年戰爭”前后,盡管阿姆羅代表的地球聯邦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但是在劇作的背景設計里,吉翁公國之所以侵略地球,是因為地球曾經壓迫過宇宙殖民地;隨著越來越多人類扎根太空殖民地,宇宙居民與地球聯邦在利益和理念等方面逐漸形成了無可挽回的分歧,形成了戰爭的導火索。
這種鏡像性的故事結構無疑為當時“正邪兩立”的動畫創作帶來了新的思路。同時,盡管最后的結果是地球聯邦軍勝利、吉翁公國戰敗,但是雙主角阿姆羅和夏亞都是“勝利者”,前者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夏亞則是對殺死了自己的父親、竊國吉翁公國的扎比家完成了復仇。這也為后續的故事帶來了極大的延展性。
除此之外,《高達0079》因為獨特的“富野節”,也創作了不少傳播至今的梗。比如阿姆羅在被艦長林有德教訓的時候說出那句“我爸爸都沒打過我”,在故事的語境中前言不搭后語,有種十足的幽默感,也讓這句話成為高達流傳至今的“梗”。
注:日本阿宅將富野由悠季充滿個人特色的創作方式稱之為“富野節”,在國內的語境里,經常代指富野由悠季在劇本中的“跳躍性對話”
第9話“我爸爸都沒打過我”
被推上戰場參與殺戮的15歲少年阿姆羅,實際心理狀態一直飽受困擾
究極“舔狗”馬可貝與他的收藏“北宋之壺”,馬可貝在戰死之前都在說“把那個(北宋之壺)送給基西莉亞將軍(馬可貝所效力的人)!那可是,好東西啊!”
作為當時創作《高達0079》另一個主心骨的安彥良和,是本作的人物設計和總作畫監督,此后他根據《高達0079》電視動畫15話為藍本,在2022年創作了劇場版動畫《庫庫魯斯·多安的島》。在原作里,這話講述了多安作為前吉翁軍的叛逃軍官,為了為自己的戰爭罪行贖罪在孤島里保護戰爭孤兒,實現自我救贖的故事。
該話是整部作品人道主義光輝的體現,但也因該話過于突兀并沒有被編輯進《高達0079》的三部劇場版之中。而第15話幾乎也是《高達》系列“反戰”的起點,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像《0080》《第08MS小隊》這樣90年代左右、評價極高的OVA作品。
由此可見《高達0079》乃至整個《高達》系列的包容性。
02
大IP的進擊之路
《高達0079》劇場版所取得的現象級的成功,并沒有換來富野由悠季和制作公司Sunrise的“趁熱打鐵”,就富野由悠季的個人意愿來說,他其實也更喜歡“新的挑戰”而不是把自己綁定在《高達》系列上。
之后,富野由悠季投入到新作品《圣戰士丹拜因》和《重戰機艾爾蓋姆》上,直到1985年,《高達0079》的續作《Z高達》才推出,而在UC世界觀里的時間線,則是發生在UC0087年,距離前作的時間線有七八年之久。
但也因為之前幾部作品的積累,富野由悠季身邊已經云集了許多優秀創作者,包括大量的機械設定:藤田一己、永野護、小林誠、岡本英郎等等,可謂是兵強馬壯。
因此,在《Z高達》中我們看到與原本《高達0079》非常不同的觀感,大量形態各異的MS(Mobile Suits,機動戰士),融合了仿生學的機體(蟲子、魔鬼魚)、可變形的MS(受到當時《變形金剛》火爆的影響)等等,整部作品登場的MS可謂是“群魔亂舞”。
一定程度上,這讓《高達》系列擺脫了當年《高達0079》的機械設定——大河原邦男和富野由悠季的束縛,同時也為后面《高達》的張力奠定了基礎——《高達》是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以至于后面我們看到了UC紀年的、非UC紀年的形式各異的MS,幾乎都是《Z高達》所奠定的。
同時,富野由悠季也不滿足于“雙勢力”的敘事,在《Z高達》中,整整加入了四個勢力。而故事主要以少年卡繆的視角展開,因偶然卷入地球聯邦軍精銳部隊“泰坦斯”與反聯邦組織“奧古”的沖突,逐漸被戰爭機器吞噬,最后導致瘋癲的狀態。
富野由悠季在劇作的創作走向了《0079》的反面,如果說《0079》的雙主角都取得最后的勝利的話,那么在《Z高達》中每個主要角色都是走向了悲劇。
作品幾乎用“諸神黃昏”的形式展現出來戰爭的殘酷性,富野由悠季在刻畫主角的過程中,將自己代入到卡繆身上推演劇中的選擇以及最后的結局,而最后角色的瘋癲也比戰死更具悲劇色彩。這也是《Z高達》一直以來被高達迷推崇的作品的核心原因。
這也讓整部作品的內容非常扎實。而從0079到0087的大的時間跨度,也為UC紀年留足了“空白”,來給后人進行創作,劇中這8年時間,幾乎是漫畫、游戲乃至OVA創作密度最高的地方。
也就是說,《Z高達》為后續《高達》的延展性帶來了深厚的基礎。盡管現如今來看,《Z高達》是無疑的“神作”;但也因為作品的風格變化實在太大,引發了當時批評雜志的不滿,著名動畫編劇會川升當年就對《Z高達》過大的改變表示過不滿,或者說是不理解。
如果說當年的《變形金剛》對于《Z高達》的影響僅僅是出現了可變的MS,那么《高達ZZ》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讓《高達》變成了“玩具決定論”,因為石油全球性降價導致塑料價格暴跌,因此《高達ZZ》設定中大量超過20米的MS出現(之前大多為18米),讓《高達ZZ》的主力機體都被大型機所統治。這些影響也為后面“萬代集團收購Sunrise”留下了伏筆,關于這個,我們后面再說。
《高達ZZ》緊接《Z高達》的慘烈結局,以宇宙底層的孤兒捷多作為主角,在前半部分以荒誕喜劇的方式展開,講述一個反英雄的主角如何利用“高達”這個戰爭符號干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而當《Z高達》的勝利者哈曼開始展開“衛星墜落作戰”之后,整個作品開始揭露故事的“黑暗面”。
因此。《高達ZZ》在氛圍上處于一種“詭異感”,前半段搞笑、松弛的氛圍與后半段緊張、嚴肅的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作品的評價。同時不像《Z高達》有阿姆羅和夏亞兩個前作人氣角色的登場,《高達ZZ》兩人并沒有直接出現,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作品的受歡迎程度。
《高達ZZ》是一個很擰巴的作品,得到的評價也顯然不如前兩部作品高,捷多這個出身底層、一切為了私欲的反英雄角色,某種程度上對于英雄敘事的觀眾期望而言,也有很明顯的落差。
而到了1988年的劇場版《逆襲的夏亞》,為阿姆羅和夏亞兩位主角的故事畫上了句號,也幾乎為整個UC前半段的故事畫上了句點。關于這部作品無需過多贅述,只能說想了解《高達》系列的人,屬于必看的作品。
03
失敗、退出與分野
隨著《逆襲的夏亞》劇場版為兩位主角的故事畫上句點,《高達》系列的動畫來到了一個拐點,之后的作品中,整個創作團隊直接把故事發生的時間定格在UC0123年,幾乎是下一代人的故事,這部作品就是劇場版動畫《高達F91》。故事講述者宇宙巴比倫建國戰爭之后的故事,也是前面幾部《高達》主角所在的“地球聯邦軍”走向腐化的故事。
《F91》就企劃而言,是擁有野心的,原本在劇場版放送之后會播出直接接續故事結局的TV動畫,這在當時也是非常創新的企劃構想。但遺憾的是《F91》票房失利,讓后續的TV動畫企劃戛然而止,后來的故事大綱被委托給漫畫家長谷川裕一畫成漫畫,這就是被高達粉絲日日夜夜期盼動畫化的《海盜高達》。
《高達創戰者TRY》第21話海盜高達動起來的戰斗場面,了卻不少高達粉絲希望《海盜高達》動畫化的心愿
而之后,UC高達的故事來到了UC0153年,也就是《F91》的30年后,這部作品正是《V高達》。這部定位為給“小孩子”看的《高達》,隨著導演富野由悠季的情緒不穩定而走向了崩壞,隨著后面劇情的“大殺特殺”。
故事講述了0153年,地球聯邦早已腐朽至極,軍事帝國“贊斯卡爾”以“凈化地球”為名發動圣戰。13歲的胡索為保護母親被卷入戰爭,但是隨著劇情的展開,身邊戰友不斷地戰死且死狀非常“地獄”,導致這部作品成為不少日本少年觀眾的“童年陰影”。
而富野由悠季的情緒出現這么大的變化,主要是日本玩具市場的領頭羊之一的萬代集團在1994年收購了《高達》系列的動畫制作公司Sunrise。《V高達》因此收到了諸多來自資方的要求和限制,富野在制作過程中一度陷入抑郁情緒。令人唏噓的是,Sunrise在創立之初正是為了保護創作者,避免像當年“蟲制作”那樣創作者被瘋狂壓榨的情況出現。
隨著《V高達》的完結,富野由悠季也因為心灰意冷暫時退出《高達》系列的創作。而富野給后面創作者的要求就是“創作不一樣的東西出來”。在這個階段,《高達》系列開始正式完成了分野:
電視動畫不再拘泥于UC紀年,而是秉承著“高達是個筐”的理念,開始尋求新的紀年、新的題材、新的故事;而UC紀年則在90年代OVA浪潮中轉向挖掘深度的故事、相對于電視來說更自由的影像載體。
在前者的理念下誕生的是“平成三部曲”,即《高達G》《高達W》和《高達X》。尤其是開山之作《高達G》(機動武斗傳G高達),因為當時香港武打片在日本的大肆流行,讓高達的“戰爭”屬性被拋棄,而是轉型成為“武斗會”“武打片”這種形式。《高達W》則是采用舞臺劇的方式來演繹英雄主義。非常諷刺的是,融合了一定UC紀年世界觀的《高達X》,卻因為慘淡的收視率慘遭電視臺腰斬。
而后者的理念(制作OVA)則是把UC的故事帶到了新的高度,《0080》的反戰思想至今成為不少高達粉絲津津樂道的話題,甚至被不少粉絲譽為“最偉大的高達作品”;《0083》極為出色的作畫水準,尤其是機械作畫,成為了高達系列戰斗場面的最高峰之一;《08MS小隊》幾乎是結合了《0080》和《0083》的特點,一方面展現人性的光輝,講述08MS小隊如何在瘋狂的戰爭中守護人性;另一方面,用雨林中的游擊戰來展現出來MS機器人戰斗的精彩。
也就是說,在90年代“精品化”的思路下,UC紀年的動畫作品也迎來了新的蛻變。值得一提的是,像后來讓《高達》系列再次“崛起”的《高達UC》(高達獨角獸),某種程度上也是這個思路的產物,吸引了大量新鮮血液關注高達IP,前幾年的《閃光的哈薩維》劇場版,亦是如此。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看到高達在萬代收購Sunrise、富野由悠季急流勇退后,完成了分野:
電視動畫開始邁入原創紀年的階段,出現了《高達Seed》《高達00》這樣成功的商業作品(乃至《叛逆的魯魯修》也可以被視作這一條延長線之上),即便是富野由悠季復出繼續執導高達系列作品,《?高達》和《高達G之復國戰爭》也是跟UC有一定關聯而已,并不是UC紀年的作品;
而UC則是擁抱了OVA和院線,從市場而言是為了挖掘UC“遺老”的商業潛力,畢竟無論是買碟片還是買影票都是需要消費者掏出真金白銀的;從企劃而言,非電視動畫的UC高達畫面限制更小、敘事的發揮空間也更大,故事呈現上也可以更為嚴肅。當然《高達NT》,讓我們遺忘它吧。
04
同人的力量
在高達成長成巨型IP的過程中,創作者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媒介選擇的多樣性也是至關重要的;但《高達0079》從一開始的失敗到劇場版的大獲成功,我們同樣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同人的力量。這個“同人”是沒有性別區分的,無論是男性粉絲,還是女性粉絲,都為《高達0079》乃至整個《高達》系列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許多男性粉絲同人在收看《高達0079》后,被UC紀年獨特的世界觀所吸引,開始圍繞“一年戰爭”前后撰寫了相當多拓展世界觀的內容,這部分有很多都被官方吸納,甚至成為“正史”的部分,尤其像《0083》《Gundam the Origin》對一年戰爭之前的拓展,就吸納了不少同人作者的創作。其中包括吉翁公國的內部權力斗爭、聯邦軍對于宇宙殖民地的壓迫與殘害,如今已經成為不少高達迷中耳熟能詳的內容。
同時,像MSV這樣的企劃,也是從同人社團設計變成官方轉正,當時最有名的同人創作者正是河森正治,后來憑借《超時空要塞》出名之后,也為《0083》OVA創造了GP01和GP02A等主角和反派機體。
而女性粉絲也是如此。《高達0079》連載的時候,由女性粉絲繪制的夏亞與卡爾瑪的同人圖就被投送到當時的名古屋電視臺,而卡爾瑪在電視動畫第10話陣亡時,當時還有女粉絲為其悼念;到了1979年12月的CM(Comic Market)13中,高達區也是異常擁擠,大量女性創作了夏亞的同人志,可見其熱度。
也就是說,正因為有日本同人作者的“共創”與“堅持”,讓出品方看到了《高達0079》在青年群體的熱度,這才有了后面《高達0079》再剪輯成劇場版,從而引發了全國性的熱潮。
那么既然都提到同人了,“那個男人”就要登場了,沒錯,庵野秀明。
05
某種必然
作為同人愛好者參與到動畫制作的典型案例,庵野秀明本身就具備某種“象征意義”。同時,同人社團一般架構的Gainax,也是日本動畫領域不可不提及的一家公司。
庵野秀明與《高達0079》乃至高達系列的關聯不可謂不深,據庵野訪談時說,庵野在大阪藝術大學的時候就幾近退學,正因為《高達0079》的鼓勵才投身于同人創作。而在組建同人社團DAICON FILM后,庵野也聯合山賀博之、赤井孝美等如今動畫迷已經耳熟能詳的名字,創作過《逆襲的夏亞》的同人志,在這本同人志中甚至能找到一些《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雛形。值得一提的是,庵野投稿過《逆襲的夏亞》的機械設定,只不過并沒有被采用。
除了這些之外,庵野秀明自身的職業發展,與《高達》的關系也完全可以說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庵野秀明指導的知名度最高的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與《高達0079》一樣,前期也遭遇了挫折。最開始《新世紀福音戰士》首播的時間段為日間檔,但是因為本身作品故事就相對晦澀,以至于作品反響平平。而等到《新世紀福音戰士》重播在深夜的時候,則是引起了大量動畫觀眾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如今“深夜檔動畫”這一日本電視動畫的子類型,直接引爆了市場。而這個“從失敗到成功”的歷程,也像極了當年《高達0079》的發展軌跡。
還不止于此。富野由悠季在2005年到2006年將《Z高達》再剪輯為劇場版,里面加入了一定的新規畫面,而最大的變化莫過于最后主角卡繆的結局,體現了富野從當年創作《Z高達》到千禧年后心境的變化。
而這也啟發了剛拿到《新世紀福音戰士》版權的庵野秀明重新制作新劇場版的想法,通過作品的“翻牌”來表達自己變化了的心境,催生了《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四部曲的出現,對原有TV動畫和舊劇場版進行了大量的改編。
此外,在Khara企劃并負責制作的《日本動畫人博覽會》中,第五話也選取了安彥良和與庵野老師坂野一郎在《高達0079》的原畫與動畫進行了對比,再結合庵野秀明在采訪中說過《高達0079》的第一話分鏡無可超越,這些都能看到庵野秀明對于《高達0079》的推崇。
某種程度上說,由Khara制作《高達》系列作品之一,確實是一種冥冥之間的必然。
06
“二創”天王
如此說來,我們的確能夠理解庵野秀明和他所創立的Khara攜帶的某種“二創”情結。他們從業之前都是同人創作者,而Khara大部分元老級創作者之前所在的Gainax,在公司的組織形式上也更接近同人社團——計劃做完《王立宇宙軍》就解散,但天不遂人愿,欠一屁股債。
Khara成立以來,也幾乎都在圍繞著“二創”展開:《福音戰士新劇場版》是基于《新世紀福音戰士》電視動畫和舊劇場版所展開的二創;“新”系列的《哥斯拉》《奧特曼》和《假面騎士》也都是圍繞著最原始版本的內容展開現代化的“二創”;就連Khara為數不多的電視動畫,《龍之牙醫》也是基于《日本動畫人展覽會》的短片展開的。而同樣從Gainax分裂而來的Trigger,也是在《日本動畫人展覽會》做了《電光超人古利特》之后制作了TV動畫,只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根據目前有限的信息,某種程度上我們也可以將《高達GQuuuuuuX》理解成“新·高達0079”,以鶴卷和哉、庵野秀明為首的創作團隊,直接把前文提到的、庵野秀明極為推崇的《高達0079》第一話分鏡拿來直接用,都能看到整個制作團隊的“二創”底色。
不過故事的美妙性就在于此,《高達0079》依托于同人創作者的付出,扭轉了原本要走向失敗的結局,成為一個關于“同人如何拯救一部動畫”的佳話;而這些“同人一代”的創作者,也通過一部部的“二創”找到了那個當年被同人拯救的作品。
當我們拋開一切關于“高達”IP的商業成績,拋開《高達0079》之后的一系列動畫、一系列其他媒介的衍生作品,這種由“同人社團”性質的動畫公司,來制作的一部“二創”式的《高達》作品,又何嘗不是在《高達0079》與同人的注腳上,劃了一道完美的句點。
—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