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清明節是每一位中華兒女都知道的節日。
大家在放假的同時,也會和家人一起去掃墓,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
但是掃墓有這樣一個禁忌,“七十不上墳,八十不掃墓”,你知道為什么嗎?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掃墓節等等,最初,它只是一個提醒百姓耕種的標志,漸漸才衍生出了掃墓,思念逝去的親人的習俗。
清明節的發展離不開另一個傳統節日——寒食節。
大家對寒食節可能有一些陌生,寒食節在清明前幾日,是承載古老歷史的傳統節日。它的起源是一個歷史故事。
晉文公重耳流亡時,介子推割肉煮湯救了他一命。重耳即位后卻忘記了救命之恩,介子推心灰意冷,帶著母親隱居深山。
晉文公想要介子推出來,于是放火燒山,但介子推寧死不屈,最終消逝在熊熊烈火中,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這一天不許生火,飯食皆為冷食。
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這一天,家中都不生火,只吃冷食,像青團、子推饃都是寒食節的特色食物。
人們還會祭掃祖先,緬懷先人,也會趁春日出門踏青,放松身心,感受春天的美好 。寒食節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親情、傳統的傳承。
隨著歷史的不斷變遷,這兩個節日慢慢的融合變化,成為今天的清明節。
五花八門的習俗
如今的清明節已經漸漸冷清起來,更多的被賦予悲傷的色彩。
其實以前的清明節樂趣非常的多,人們會在這一天踏青,歡迎春天的到來,在民國時期還曾被規定為植樹節。
古代時期,清明節這種傳統節日里,人們的娛樂方式就更多了,放風箏、蹴鞠、蕩秋千、拔河等等。
小時候,清明是新奇的戶外旅行,山間小路蜿蜒,每一步都充滿色彩。微風拂過,野花搖曳,那是清明最初的模樣。
長大后,清明更多的是哀思和傷感。清明前后,家里會做青團,艾草混著糯米,是清明獨有的滋味。
不同地區的習俗也不一樣。
在福建地區有采摘野菜食用的習俗。陜西人民吃青龍餃,就是糯米粉混合麥草汁做成的餃子。
山東地區保留著古老的“斗雞子”活動。就是孩子們拿著煮熟的雞蛋互相碰撞,誰的蛋先破,誰就輸了。
就連有的外國也會過清明節呢,韓國、越南因為古代時期是我國的附屬國,所以也保留了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最為統一、廣泛的習俗就是祭祀活動了吧。
七十不上墳,八十不掃墓
上墳掃墓是一件嚴肅的事,關于這項活動的規矩和禁忌也非常多。
其中有一條讓人非常疑惑,那就是“七十不上墳,八十不掃墓”。
為什么老人過了七十歲就不能去上墳,過了八十歲就不能掃墓了呢?
墳、墓、冢、陵在古代有著等級的劃分,代表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去世后的埋葬方式。
“墳”最初指高出地面的土堆,普通百姓去世后,一般簡單的挖一個坑,將逝者埋葬后,在地面上堆出一個小土堆。
這樣方便后人祭拜辨認位置,大多規格普通 ,占地較小,無過多修飾。至今在我國農村大部分地區都可以見到。
“墓”則是平的,不高于地面,在埋葬逝者的地方立下墓碑。古代一些文人雅士或薄葬之人多選擇墓的形式。
“冢”是高而大的墳墓,通常為有一定地位或財富的人建造,像曹操設七十二疑冢,規模比普通墳墓大,能彰顯墓主人身份。
“陵”專指帝王的墳墓,規模宏大,有華麗的地面建筑與陪葬品。
如秦始皇陵,是至高權力與地位的象征,占地廣,建造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內部華麗奢華,陪葬品更是數不勝數,一般具有很大的考古意義。
在一些山嶺眾多的地區,逝者埋葬在偏僻的深山中,每到祭奠的時候就要走很遠的路,路途坎坷,甚至還要爬山。
而古語常說“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老人可以活到七十歲的,已經非常稀少了。
人上了年紀行動不便,體力也不足以支撐老人跋山涉水,一路上歷盡艱險,很容易受傷。而老人身體恢復能力下降,一點輕傷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傷害。
前年四月份,泉州有一位老人,已經七十高齡了還要堅持上山祭祀,結果不慎摔斷了腿,家人無奈打消防電話求助,最后消防員攜帶擔架、繩索把老人抬下山送往醫院。
年紀大的人,經歷事情太多,大多數都已經失去過親人,觸景生情,讓老人們的心理承受更大的傷害,也不利于頤養天年。
所以“七十不上墳,八十不掃墓”并不是什么玄學迷信思想,而是為了老人的健康著想。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國家大力提倡火葬,陵園祭祀也非常的方便。
許多人不僅會祭奠親人,還會選擇來到烈士陵園祭奠先烈,或是來到歷史名人的墓地探望。
然而掃墓是一件莊重哀傷的事,除了“七十不上墳,八十不掃墓”之外,還有許多注意事項。
第一個就是在時間選擇上,最好選擇白天,下午三點之前最佳,傳統認為三點之后陽氣漸漸轉換為陰氣,避免沖撞,應在陽氣旺盛的時候祭拜。
第二個,衣著一定要簡單整潔,千萬不能穿紅戴綠標新立異,這是對逝者的不尊敬。
清明節是時光的渡口,代表了我們對生命的紀念和敬畏。
它藏在長輩的聲聲叮囑里,躲在煙火騰騰的廚房中,更印刻在每一個游子的心上 。
結語
寄托無盡哀思,銘記先輩過往。
清明節既有春日的溫柔,又有傳承的厚重,是一個生動的傳統節日。
對于清明節“七十不上墳,八十不掃墓”的禁忌,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2023.4.5
百度百科——清明節
中國新聞網——清明節前說“寒食”:三天禁火,要吃冷食2010.3.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