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的兩輪電動車行業在政策驅動與消費升級雙重作用下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市場規模突破千億。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電動車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571.72億元,其中,電動二輪車市場規模約為1138.72億元,占電動車市場總規模比重的72.45%。
只是,伴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競爭格局也持續白熱化。傳統品牌與新勢力同臺競技,價格戰、技術迭代、渠道爭奪戰愈演愈烈。在行業洗牌加速期,九號公司憑借“科技潮牌”定位異軍突起,迅速躋身行業前列。財報顯示,九號電動車的銷量在2024年上半年達到120萬臺,其中國內銷量為119.84萬臺,接近2023年全年的銷量水平。
顛覆性創新的三重密碼
正如前文中所說,隨著兩輪電動車行業的發展,價格戰和同質化現象也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九號公司能從行業新秀,蛻變成備受消費者青睞的知名品牌,已足見其實力之硬核。
一方面,九號公司通過“人-車-云”無縫互聯的智能生態,重塑了消費者的兩輪電動車的使用體驗。比如,九號電動車的RideyGo! 2.0系統就集成了NFC鑰匙、GPS定位、電池健康診斷等20余項功能,配合Ninebot AirLock感應解鎖技術,用戶只需攜帶手機即可實現“無感通行”。這一技術突破不僅解決了傳統車鑰匙易丟失、解鎖煩瑣的痛點,更通過OTA遠程升級持續優化功能,使能車輛生命周期延長。強有力的智能配置,不僅重新定義了智能出行體驗,也讓九號在高端市場形成技術護城河。
另一方面,九號公司產品性能參數的優化,較好地滿足了消費者所提出的長續航與安全性的需求。眾所周知,產品實力是否過硬向來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最關鍵因素,故而九號電動車在產品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在消費者所在意的續航方面,九號公司自研了RideyLONG 系統,可通過高性能無刷電機、定制續航輪胎與控制器協同工作,實現20%+的續航里程提升,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在安全性方面,在安全層面,ABS防抱死系統與智能防盜技術的結合,使得事故率大幅降低,被盜找回率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九號電動車在設計方面,也精準戳中了消費者審美。自成立以來,九號公司便將品牌定位為年輕、時尚、科技,其產品外觀也很好地把握住了這一點。比如,九號電動車旗下多款產品都有著流線型車身,采用了高強度碳纖維復合材料,整車重量較傳統車型更輕;九號電動C系列更是推出了多款莫蘭迪色系,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對電動車“顏值”的需求。據九號公司去年發布的618全周期戰報顯示,在活動期間,年輕用戶購買占比65.5%。
三重挑戰的突圍之困
盡管九號公司憑借創新基因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但其高速發展背后暗藏隱憂。
從行業整體來看,九號公司雖然從高端市場入手,與其他電動車品牌形成了錯位競爭,但傳統巨頭雅迪、愛瑪等正在加速向中高端市場滲透,九號電動車面臨著不小的競爭。雅迪、愛瑪等傳統電動車品牌在行業內深耕多年,有著深厚的市場積累和廣泛的用戶基礎,在市場中占據較大份額。近年來,雅迪、愛瑪等電動車品牌紛紛加大了對智能化技術的投入,不斷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
比如,雅迪冠能系列、愛瑪引擎5技術持續迭代,在續航、動力等核心性能上已不遜于九號,且依托成熟的供應鏈將同等配置產品價格下探至3000-4000元區間,直接沖擊九號主力產品的價格防線;新日、臺鈴等品牌則通過搭載華為鴻蒙系統等智能化升級爭奪中端市場,這使得九號電動車在智能化方面的差異化優勢逐漸縮小。
在技術層面,九號公司面臨著巨大投入研發和智能化技術同質化壓力的挑戰。前文曾提到,越來越多兩輪電動車品牌都加大了投入研發力度,因此,當前的兩輪電動車智能化特征愈發普遍,九號電動車所強調的智能服務優勢不再明顯。據悉,智能感應、定位、遠程操控等功能已經成為中高端電動車的標配。
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3年,九號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17億元、4.62億元、5.04億元、5.83億元以及6.16億元。由數據足見,九號公司對技術的程度。然而,智能化早已成為各方發力重點,隨著競爭對手的加碼,九號公司對于技術研發的投入更加不能松懈,這對九號的資金實力無疑是巨大考驗。?
在渠道層面,渠道生態建設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九號電動車業務的拓展。由于長期依賴線上營銷,讓九號在渠道下沉方面陷入了被動。要知道,九號電動車以智能配置聞名,但智能系統越復雜,出現故障的概率就越高,售后維修就越重要。據用戶調研,45%的消費者因售后維修不便放棄復購。此外,線上渠道主導的輕資產模式雖降低初期投入,但也導致用戶體驗碎片化。例如,用戶購買車輛后需自行組裝配件,退貨率較線下渠道更高,直接影響了品牌口碑。
九號電動車的未來方程式
面對行業洗牌加速與技術革命沖擊,九號電動車決不能掉以輕心。唯有不斷精進實力,才能在千億級兩輪出行市場中實現從顛覆者到領導者的蛻變。
一是,技術持續攻堅,繼續夯實自身的智能化底色。九號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自主研發的Segway自平衡控制系統與RideyGo!智能系統,這為其構建技術護城河提供了可能。而技術創新又一直是九號電動車的核心競爭力。面對智能化技術的同質化趨勢,九號電動車必須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探索新的技術突破點,強化品牌的智能化特征。
二是,打破品牌定位局限,拓寬目標人群范圍。兩輪電動車用戶群體年齡不同,其對產品的要求也不同。在抓住原本的年輕用戶同時,九號電動車也可以嘗試打破品牌定位局限,吸引其他年齡段消費者。如,在保留年輕時尚科技定位核心產品的基礎上,開發更注重實用性與性價比的車型。隨著消費群體的拓展,品牌的市場覆蓋面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是,九號電動車需要進一步拓展市場渠道,挖掘新的增長點。既要鞏固和擴大國內市場,加強對二、三線城市及以下地區的市場滲透,針對不同地區的消費特點和需求,推出更具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同時,要加大線上渠道的建設力度,提升線上銷售占比,降低銷售成本。此外,九號電動車還可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份額。
總的來說,在千億級兩輪出行市場中,九號的未來不取決于顛覆了多少傳統,而在于能否構建起難以復制的競爭壁壘。這場智能化革命的下半場,注定屬于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的破局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