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省委統戰部、省新聯會攜手網絡大V走進陽信,開啟了一場沉浸式調研。省委統戰部二處三級調研員楊雷、六處三級調研員湯衛星參加活動,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王敏陪同調研。
紅色陽信 凝聚奮進力量
在渤海之濱的紅色熱土上,山東渤海軍區教導旅成立舊址巍然矗立。調研組聆聽了講解員講述這支“老兵部隊”從祖國版圖的東端一路西行到共和國西部的光輝歷程。褪色的行軍地圖、質樸的住房都無聲訴說著革命先輩“不屈不撓、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老渤海精神。在場人員無不動容,歷史的回聲與時代的脈搏在此共振,在每顆熾熱的心中激蕩成澎湃春潮。
古韻陽信 綻放文化新輝
在水韻梨鄉的文化要地,千年文明積淀與當代創新發展深度融合。水落坡水韻古街沉浸式復現了古代市井風貌;劉古良民俗村詮釋著“文脈傳承”的深遠意義;華陽文化園展示了翰墨丹青、骨雕瓷繪、民俗物件等融合中華文化底蘊及現代技術的藝術創作。網絡大V通過圖文編輯、短視頻創作等形式深度參與文化傳播,通過新媒體傳播矩陣在云端掀起熱潮。
名企陽信 領航產業新篇
在魯北產業升級的前沿陣地,陽信縣以科技賦能重塑傳統產業格局:5G物聯網、區塊鏈溯源等創新技術賦能涵蓋飼草種植、肉牛育肥、冷鏈物流等11個環節的綠色肉牛全產業鏈體系;瑞鑫地毯工業旅游基地里,智能化生產線與傳統手工技藝在巧妙碰撞。在場的的調研人員多角度拍攝,將陽信縣的皮革制品、骨瓷雕刻、文創產品用鏡頭一一記錄,讓陽信縣的特色產品化作全民共享的“云端盛宴”。
尋味陽信 繪就鄉愁畫卷
在味蕾與自然的雙重交響中,陽信“尋味之旅”開啟了一場生態與美食的深度對話。萬畝梨園正值花期,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們相聚于此,賞花、踏青、品嘗梨飲品,記錄春日的盛情。舌尖上的陽信美味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從聲名遠播的東坡牛扒,到外酥里嫩的碳烤牛排,從唇齒留香的牛肉火鍋到爽口下飯的牛肉醬,每一種烹飪手法都在演繹著不同的美味傳奇。美食與美景抓住了“尋味陽信人”的味蕾與與鄉愁,千年古邑的煙火氣韻再次得到升華。
美德陽信 激蕩向善力量
德潤梨鄉的熱誠之地,傳統美德與時代新風激蕩生輝。調研組步入楊廣和工作室——泛黃的雷鋒日記、斑駁的舊報紙沉淀著歲月的重量,共同組成了工作室的精神長廊。434座學雷鋒驛站分布在陽信縣的各個鎮街,讓“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精神內核有了實體承載,也讓調研組更深刻地感悟到“一個人影響一群人,一個人帶動一座城”的深刻內涵。大家備受鼓舞,自發地在工作室的倡議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新心相聯·尋美陽信
從民俗文化到智慧牧場,從梨園勝景到共富密碼,從紅色血脈到美德推介,“省級力量+地方實踐”的協同聯動,是省委統戰部、省新聯會賦能基層“尋美”品牌的生動性實踐,是縣委統戰部、縣新聯會深化“新心相聯”品牌的標志性成果。下一步,陽信縣將繼續凝“新”聚力,“聯”心集智,打造更加閃亮的“尋美·陽信”文化名片,讓更多的人了解陽信、熱愛陽信、推介陽信。
來源:陽信統戰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