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橫亙兩千余載的文明通道,始終如動脈般將中國與世界相連。在這片曾經風沙呼嘯、黃沙漫天的狹長地帶,駝鈴叮當回響千年,商旅們背負絲綢與經卷,在烈日與寒風中跋涉。這里既是佛教東傳的圣途,也是珍寶流轉的通衢,更承載著探險者、求法者與追夢者對未知世界的永恒向往。直至今日,它仍是一條令人震撼的奇跡之路,見證著自然鬼斧神工與人類不屈精神的交響。
這條走廊南倚祁連雪峰,北臨瀚海黃沙,全程蜿蜒于甘肅西北部的綠洲鏈上。這些脆弱的生命綠洲,全賴祁連山巔融雪滋養——"祁連"二字本意為"天",其巍峨身軀確如天幕般守護著這片干渴的土地。走廊之名源自其地理位置:"河西"意為黃河以西,對中原旅人而言,西行進入河西走廊需先渡黃河;而對七世紀自西亞或地中海東來的商隊,跋涉千余公里至此,遙望黃河對岸的中原沃野與盛世長安,方知東方文明觸手可及。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命脈,河西走廊絕非普通商道。它是文化、藝術、政治與宗教的熔爐,見證著文明交融的壯闊圖景。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持節西行,旨在聯合月氏共抗匈奴。這位使者歷經十三載,九死一生歸來,雖未達成政治聯盟,卻以親身經歷揭開了這片土地的神秘面紗,漢武帝由此洞察河西的戰略價值。
公元前121至119年,西漢"戰神"霍去病數次率軍西征,跨越走廊最東端的烏鞘嶺,長驅直入,大敗匈奴,漢帝國在河西置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又設玉門關與陽關,"列四郡, 據兩關",漢家旌旗從此飄揚于絲路要沖。
將軍不肯老 —— 封狼居胥飲馬瀚海的冠軍侯去世時年僅23歲,而今日走廊各處,仍矗立著霍去病揚鞭策馬的雕像。漢武帝收復河西走廊后在祁連山北麓的山丹縣一帶所建立的軍馬場,今天仍有駿馬嘶鳴。
千金難買相如賦,漢唐風流不只相如賦霓裳舞,更有涼州曲,抑揚頓挫之間是灑在"寒涼之地"的一腔熱血,是與明月關城相對時生出的幾許愁腸。蒼茫悲壯,是獨屬于河西的浪漫。
天梯山石窟,馬蹄寺石窟,敦煌莫高窟 —— 這些彩繪洞窟承載著佛教徒的虔誠信仰,記錄著異域藝術與中國審美的碰撞與融合。莫高窟的飛天衣袂,在鳴沙山下翩然千年,以獨特的方式守護著絲綢之路:駝隊商賈沿途交易,公主和親的隊伍踏沙西行,不同文明的基因在這方走廊里重組重生。
公元四世紀,龜茲高僧鳩摩羅什被前秦將軍呂光扣留涼州(今武威)十七載,這段艱難歲月成就了他對漢語言文字與佛典的深刻理解,最終使其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譯經大師。雖在長安圓寂,鳩摩羅什的舌舍利卻被傳供奉于武威鳩摩羅什寺內。于張騫與鳩摩羅什而言,河西走廊本非他們目的地,命運卻讓他們在此長久駐留,讓這片土地在他們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同時也賦予他們為其書寫歷史的重責。千百年來,無數旅人在這條走廊上留下傳奇——他們的足跡,與古長城的殘垣和漢代簡牘上的一道道墨痕一起,被風沙永久封存。
公元609年,隋煬帝攜大敗吐谷渾之功,經當年張騫進入河西的山隘扁都口,直抵張掖焉支山下,在這里主持了一場盛況空前、云集西域27國首領和代表的貿易盟會,欲重振南北朝大分裂時期陷入時斷時續狀態的絲路交通。公元1247年,西藏薩迦派宗教領袖薩班·貢噶堅贊(薩迦班智達)與成吉思汗之孫、窩闊臺之子闊端在涼州會面談判,西藏歸附蒙古,正式納入中央政權管轄范圍。而貢噶堅贊當年年僅九歲的侄子八思巴也在若干年后被忽必烈尊為"帝師",統領西藏事務。
發生在這條走廊上的每一場廝殺、每一番博弈、每一次握手,都關乎王朝的興衰,關乎歷史的走向,關乎經略中國。
玉門關是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在往西便是西域。經營西域三十余載的東漢名將班超(32年-102年)晚年上書漢和帝,言辭懇切:"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 而唐代邊塞詩人李益則說:"伏波惟愿裹尸還, 定遠何須生入關。" 這條回家的路,要用一生丈量。而一條走廊,又承載著多少壯志豪情,見證了多少踽踽獨行與風云激蕩。祁連雪峰的冷冽,大漠孤煙的蒼茫 —— 足以造就一個人的視野、格局、胸懷、氣象。河西走廊的氣象,是大漢的氣象,更是中華民族的氣象。
1871年,沙俄出兵攻占伊犁,1874年春日本發兵侵犯臺灣,中國的邊疆和海疆同時爆發危機。在此形式下,以李鴻章為首的部分清廷官員提出將國防重心轉移到沿海地區,左宗棠上疏清廷,謂中國的山川形勝,皆起自西北,棄西部直如棄中國。1880年,抱著"定遠何須生入關" 信念的左宗棠出兵嘉峪關,命人抬棺隨行,并在次年正式收復伊犁。
今天,當我們驅車穿越這片荒漠,看駱駝刺在鹽堿地上倔強生長,仰望烽燧殘垣勾勒的蒼穹,聽風吼如昨,遙想烏鞘嶺上鐵蹄踏霜、玉門關外沙穿金甲、大佛寺內經文低誦與鳴沙山下畫筆輕掃,就會明白:要讀懂中國,必先知河西。
中國日報記者 趙旭
責任編輯:宗成賢
來源: 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