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組織部、財政廳聯合印發《四川省“天府學者”特聘專家制度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提出計劃用5年時間,在全省設置300個左右“天府學者”特聘專家崗位,聚焦全省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發展,重點從省外柔性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提供人才支撐。
相較2020年印發的《四川省“天府學者”特聘專家制度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試行辦法”),此次“實施辦法”有何新變化?什么樣的人才可以成為“天府學者”特聘專家?“天府學者”特聘專家又有何待遇?
有哪些新變化?
增加特聘專家名額,提高崗位資助標準
為何要出臺“實施辦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優化完善“天府學者”特聘專家制度,是今年省委改革任務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隨著人才工作新任務新要求的變化,“試行辦法”逐漸顯現出一些不適應、不符合新形勢新要求的地方,需要與時俱進地加以修改完善。
“‘實施辦法’增加了特聘專家的名額,提高了崗位資助標準。”該負責人介紹,“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大了引才力度。在原資助數量和標準基礎上進一步提標擴面,“天府學者”特聘專家數量從5年資助200名左右,增加到5年共300名左右;資助標準從每個崗位20萬元,增加到每個崗位最高40萬元。這樣的變化,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發展。
“‘實施辦法’還進一步優化了選聘條件。”上述負責人表示,“實施辦法”著眼聚焦重點產業、重點領域發展,緊扣不同行業單位和人選特點,在原有設崗條件和人選要求基礎上,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不同單位(人選)的標準分類評價、各有側重,突出精準發力、靶向引才。同時,為做深做實柔性引才制度,對特聘專家為川服務時間作了明確要求,除每年為設崗單位工作累計不少于3個月外,還要求專家本人或核心團隊成員實地到設崗單位工作時間不少于30天。
有何申報條件?
能推動解決重點產業“卡脖子”技術難題
“天府學者”特聘專家原則上每年組織申報一次,聘期為3年,起始時間自被批準的次月1日起計算。
那么,申報“天府學者”特聘專家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天府學者”特聘專家申報人需在一流大學、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工作,取得較高學術成就或行業領域公認的標志性成果,具有較強的科研組織管理能力,能推動產生原創性、突破性成果;或在大型企業、上市公司等擔任技術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能夠推動解決制約重點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難題。一般為在職人員,具有博士學位和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不過,如果是四川省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人才,申報時可適當突破年齡、學歷、專業技術職稱等限制。
“天府學者”特聘專家可享受多重優惠支持政策——
省財政給予每個崗位最高40萬元資助,包括崗位資助30萬元和獎勵資助10萬元。設崗單位可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等靈活分配方式,給予特聘專家股權、期權、分紅等多種激勵。特聘專家在聘期內研發先進技術、轉化科技成果、發展高新產業取得的經濟效益,按有關規定與設崗單位協商分配。設崗單位應為特聘專家提供辦公場地、科研設備,支持開展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等創新活動。為特聘專家發放“天府英才卡(A卡)”,在政務、金融、科研、安居等方面享受有關優待政策。
來源 :川觀新聞
編輯:劉峻江
責編:王 遂
編審:馮 偉
終審:程 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