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報”
古錢幣如時光的切片
熔鑄著五千年文明的基因密碼
它們不僅是市井煙火的注腳
更是千萬雙手傳遞的溫度
當我們將銅綠擦拭出光澤
便觸摸到了文明從未斷裂的脈動
位于靖邊縣人民路的
靖邊大夏錢幣博物館
是一座免費向社會開放展示的
公益性民辦非國有博物館
該館展陳面積約800平方米
內設前廳和14個主展區
目前開放展區展示了
從夏朝晚期至新中國成立前的
歷代古錢幣一萬余版式
包含金、銀、銅、鐵、鉛、
錫、骨、石、貝、玉、
陶、紙等不同材質
其中不乏珍稀品種
中國古錢幣的材質演變
是熔鑄在歲月長河中的無聲史詩
其形制變化更似一部
鐫刻于青銅等金屬之上的文明密碼
小小古錢幣的方寸之間
隱藏著筆墨暈染的萬里江山
篆書圓勁如攬月抱日
隸楷端嚴似廟堂鐘鳴
帝王御筆與匠人鐵骨在青銅之上共鳴
這穿越時空的筆意
使冷硬錢幣化作溫熱的文明切片
今時今日
一枚枚古錢幣靜靜陳列于展柜里
回溯走過的數千年歲月
它們或曾躺在農人粗糲的掌心
聽過田埂上的嘆息與歡笑
或曾蜷在母親枕下的布囊
歷數年節時小心翼翼的歡喜
那些輾轉于市井巷陌的輪回里
有人為它典當過春衫
也有人捧著它贖回希望
它們不是史冊里冰冷的年號
而是千萬雙布滿裂痕的手
在光陰長河中
輕輕托起的人間冷暖
記者 曹祺
編輯 劉雅嬌 校對 強小強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