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
在這緬懷先烈、追思故人
寄托哀思的時節
讓我們再次聆聽這些巾幗英雄的故事
感受她們初心如磐、矢志如斯的堅韌
緬懷志士先賢、賡續精神血脈
鄧穎超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中國婦女運動先驅
鄧穎超(1904—1992),女,河南省光山人,出生于廣西南寧。1925年8月初,鄧穎超來到廣州與周恩來相聚。他們在太平館舉行簡單婚宴,“新婚居所”在文德南路上的文德樓。從此,這對革命伴侶攜手相伴,為黨的事業奮斗終生。鄧穎超被任命為廣東區委委員及婦女部部長,她召開廣東婦女代表大會,有婦女代表1500多人參加。這一大規模的會議持續了兩天,大量團結了廣東各地參加革命運動。她參與領導起草的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成為中國婦女獲得婚姻自由等權益的法律保障。她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毫無保留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她是中國婦女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國婦女的驕傲。
何香凝
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驅
何香凝(1878-1972),女,廣東南海人,出生于香港。她從小拒絕纏腳,因一雙天足與丈夫廖仲愷在廣州結姻。她是中國婦女運動先驅,撰寫《敬告我的同胞姐妹》一文,為早期宣傳婦女解放奠定基礎;確立婦女在社會各方面平等合法地位的原則,舉行中國第一個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成立中央婦女部,進一步領導華中地區的婦女運動,奔赴北伐戰爭各傷兵醫院開展救護工作。在革命的道路上,她與共產黨人結下深厚友誼,與海外僑胞保持著緊密的血肉聯系,廣泛發動海外僑胞大力支持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為中國人民的進步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陳鐵軍
刑場上的婚禮
陳鐵軍(1904—1928),女,廣東佛山人,1924年秋考入廣東大學(現為中山大學)文學院預科。192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她將原名燮君改為鐵軍,表明跟黨走的堅定決心。大革命失敗后,陳鐵軍受中共黨組織的派遣,裝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并參加廣州起義,與周文雍同時被捕入獄,備受酷刑,堅貞不屈。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們將埋藏在心底的革命愛情公布于眾,在敵人的刑場上舉行婚禮,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刑場上的婚禮被改編為多部電影、電視劇、戲劇,以生命與愛情的絕美頌歌鼓舞和激勵著一代代人。
高恬波
廣東省第一位中國女黨員
高恬波,(1898-1929),女,廣東惠陽人。1924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廣東省第一位女共產黨員。高恬波曾參加彭湃主持的廣州第一期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學習;省港大罷工期間,深入一線關心罷工女工、積極組織革命教育、宣傳革命思想。北伐戰爭期間,她擔任女子救護隊隊長,左腿中彈還依然堅持救護工作,被譽為救護隊里的“女將軍”。廣州起義失敗后,她被派到江西省委做婦女工作,不幸被叛徒出賣被捕。在獄中無論是巧言誘惑還是毒刑拷打,她都始終橫眉冷對、守口如瓶,以錚錚鐵骨書寫赤誠初心,最終在敵人的殘酷折磨下壯烈犧牲,年僅31歲。革命先驅阮嘯仙聽到噩耗后,揮筆寫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以表達對最親密的戰友、愛人深切的悼念之情。
在歷史長河中
還有很多巾幗英雄
以昂揚的精神狀態綻放英姿
書寫下不朽的芳華
讓我們一起緬懷志士先賢
在新征程上砥礪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