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給祖墳掃墓,也說親人相聚
作者/孫樹恒
一
今天天氣多好啊,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下來,給大地披上一層暖融融的金紗。
我和妻子,與樹昌兩口子一道,由樹昌媳婦開車,前往新鎮(zhèn)大榆樹上祖墳掃墓。
一路上,窗外的景色如幻燈片般快速閃過,路兩旁的樹枝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曳,似在與我們打著招呼,我的思緒也隨著這不斷后退的景致飄遠(yuǎn)。
二
老祖宗孫發(fā)財在1724年從濟南府闖關(guān)東過來,掐指算來,到我們這一代已是第十代,整整三百年了。遙想當(dāng)年,老祖宗背井離鄉(xiāng),踏上這片陌生而充滿希望的土地,該是懷揣著怎樣的勇氣與憧憬。
在爺爺那一輩,孫家已然有四千多畝地,還有炮樓。爺爺有槍,那可是護(hù)家的寶貝。聽老人們講,曾經(jīng)有土匪覬覦孫家的馬,妄圖搶奪,爺爺毫不畏懼,舉槍便射,子彈呼嘯而過,竟把土匪的帽子打飛了,土匪嚇得屁滾尿流,落荒而逃。這段故事在孫家代代相傳,成了我們心中爺爺英勇無畏的傳奇,也讓我們對孫家的往昔多了幾分敬畏與自豪。
三
車子穩(wěn)穩(wěn)地停在了大榆樹村旁旁,仿佛一棵古老的榆樹,就像一位忠誠的衛(wèi)士,默默守護(hù)著孫家的祖墳。我們一行人帶著花和燒紙,緩緩走向那幾座墳塋。墳前的雜草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微微擺動,似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我們虔誠地壓好墳頭紙,點燃紙錢,裊裊青煙升騰而起,帶著我們對先人的思念飄向遠(yuǎn)方。我在心中默默念叨著,向祖宗們匯報著孫家如今的情況,祈求他們保佑子孫平安、家族興旺。
四
上完祖墳,日頭已經(jīng)未到中天,肚子也開始咕咕叫了起來。我們便前往妹妹淑燕和妹夫守明家吃飯。
一進(jìn)家門,妹妹和二慶媳婦下廚,宰雞,殺魚,切豆腐,燉土豆……熱鬧的氛圍便撲面而來。孫樹義家二嫂子,孫樹富、孫樹江,侄女孫慶芝兩口子,侄子二慶都已經(jīng)到了。大家互相打著招呼,歡聲笑語回蕩在屋子里。
我看著這一屋子的人,笑著說:“老孫家上墳,跑老林家吃飯。”妹夫守明立馬接話,臉上帶著調(diào)侃的笑容:“我就是老孫家的長工。”這話一出,引得眾人一陣哄笑,屋子里的氣氛愈發(fā)融洽。
守明是個豁達(dá)開朗的人,他的話總能恰到好處地調(diào)節(jié)氣氛。大家圍坐在飯桌旁,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守明舉起酒杯,突然感慨地說:“不愿長相守,歲歲能相逢。”這話一出口,原本喧鬧的飯桌瞬間安靜了片刻,大家似乎都陷入了沉思。
五
我細(xì)細(xì)品味著守明這句話,心中涌起一股復(fù)雜的情緒。“不愿長相守”,并非真的不想長久相伴,而是生活的種種無奈,讓親人們難以時刻相守。就像孫家的子孫,有的為了生活遠(yuǎn)走他鄉(xiāng),各自忙碌,一年到頭也難得相聚幾次。而“歲歲能相逢”,則是我們心底最樸素的期盼,哪怕不能朝夕相處,只要每年都能有這樣的機會相聚,聊聊家常,分享生活的點滴,便覺得無比珍貴。
六
回想起小時候,孫家的幾支,家家院子里總是熱熱鬧鬧的。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好幾張大桌子都坐滿了人。孩子們在院子里嬉笑玩耍,大人們則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那時候,日子雖然清苦,但親情的溫暖卻無處不在。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家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軌跡,有的去了城市打拼,有的留在了農(nóng)村守著土地,曾經(jīng)的大家庭漸漸分散開來。
七
如今,每次家族聚會,這樣的感慨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涌上心頭。看著眼前這些熟悉的面孔,有的已經(jīng)添了白發(fā),有的變得成熟穩(wěn)重,孩子們也都長大了,我深知相聚的時光是如此難得。我們一邊吃著飯,一邊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說起小時候我們家族的榮光的事,也說到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各自分享著自己的見聞,讓這些久居鄉(xiāng)村的人也了解到外面世界的變化。
八
侄女孫慶芝和侄女婿講著他們退休以后天南地北旅游感受,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侄子二慶則興致勃勃地說著他在耕種土地,在農(nóng)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趣事,讓我感受到青春的活力。而妹妹淑燕則忙前忙后,不停地給大家夾菜,生怕誰吃得不夠。妹夫守明雖然調(diào)侃自己是養(yǎng)牛,種地,幫工,但他對這個家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他把淑燕照顧得很好,對孫家的親戚也都十分熱情。
九
在這個充滿溫馨的屋子里,時間似乎放慢了腳步。我們沉浸在親情的溫暖中,忘卻了生活的煩惱與疲憊。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屋里的燈光卻愈發(fā)溫暖。我們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從家族的歷史到各自的生活,從過去的趣事到未來的憧憬。
酒足飯飽后,大家才漸漸散去。我和妻子坐在樹昌媳婦的車上,望著窗外閃爍的光景,心中滿是感慨。今天的掃墓和聚會,就像一場與過去和現(xiàn)在的對話。老祖宗留下的不僅僅是血脈,更是一種家族的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孫家經(jīng)歷了風(fēng)風(fēng)雨雨,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谷,但親情始終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
生活的奔波讓我們難以時刻相伴,但只要心中有這份牽掛,每年的相聚便成了最值得期待的時光。無論未來的路有多么曲折,孫家的子孫都會在這份親情的紐帶下,緊緊相連,傳承著家族的溫暖與力量。車子在路上緩緩前行,而我的思緒依然沉浸在今天的點點滴滴中,久久無法平靜。
(作者檔案: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內(nèi)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經(jīng)濟30人專家組成員,呼和浩特市政協(xié)智庫專家。中國金融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 內(nèi)蒙古作家協(xié)會會員、內(nèi)蒙古茶葉之路研究會副會長,內(nèi)蒙古詩書畫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兼副秘書長,內(nèi)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