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僅能提供全面營養,還能增強免疫力,促進母嬰情感聯結。然而,母乳喂養對許多新手媽媽來說充滿挑戰,作為兩個寶寶的媽媽,我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挑戰,如漏奶、皸裂、堵奶和追奶...喂奶第一周就崩潰3次,真希望有人早點告訴我這些事,助力媽媽們順利開啟母乳喂養之旅。
一、母乳喂養前的準備
生理準備
孕期知識儲備:提前學習哺乳姿勢(搖籃式、側躺式等)、泌乳原理及新生兒需求規律。
產前溝通:與產科醫生確認“三早原則”(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確保產后第一時間讓寶寶吮吸。在寶寶出生后的30-60分鐘內吸吮,可刺激媽媽分泌更多的乳汁滿足喂養需求;
心理建設
接受母乳喂養需要磨合期,初期漲奶、乳頭疼痛等問題可能發生,但多數可通過正確方法緩解。
避免過度焦慮“奶量不足”,新生兒胃容量小(初乳量即可滿足需求),頻繁吸吮是刺激泌乳的關鍵。
環境支持
準備哺乳枕、防溢乳墊、乳頭霜等實用工具。
與家人溝通母乳喂養的重要性,獲得情感和家務支持。
二、哺乳技巧與關鍵原則
正確含乳姿勢
寶寶標準姿勢:張大嘴含住乳暈而非乳頭,下唇外翻,下巴緊貼乳房。
避免疼痛:若哺乳時疼痛,需及時調整姿勢,避免乳頭皸裂。
按需喂養
新生兒每24小時需哺乳8-12次,無需嚴格定時,可通過饑餓信號(張嘴、轉頭、吃手)判斷。
每次哺乳時間單側15-20分鐘,兩側交替喂養。
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嬰兒吸吮后表現滿足、安靜。
排泄量:每日6片以上濕尿布,3-4次金黃色糊狀便。
體重增長:出生后兩周恢復體重,之后每周增重150-200克。
別一哭就喂奶
容易造成過度喂養,寶寶的胃腸功能發育并不完善,會對胃腸道造成負擔,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現象;會導致寶寶肥胖,對身體的發育造成影響,還會導致運動功能出現障礙;
過度喂養的表現:
三、母乳喂養的注意事項
母親飲食與健康
營養均衡:多攝入優質蛋白(魚、蛋、豆類)、鈣(牛奶、綠葉菜)及水分。
禁忌食物:避免酒精、過量咖啡因,慎食易致敏食物(如海鮮、辛辣)。
用藥安全:哺乳期用藥需咨詢醫生,避免自行服藥。
乳房護理
漲奶處理:冷敷緩解腫脹,勤哺乳或使用吸奶器排空。
乳腺炎預防:避免長時間壓迫乳房,發現紅腫熱痛及時就醫。
乳頭皸裂:哺乳后涂抹羊脂膏,保持乳頭干燥。
特殊情況處理
母嬰分離:產后6小時內開始手擠奶或使用吸奶器,維持泌乳。
職場背奶:提前適應吸奶器,掌握母乳冷藏、冷凍方法。
母乳解凍方法
冷藏的:直接放到溫水中,到適宜的溫度;
冷凍的:先放冷藏室解凍,再放到溫水中待溫度適宜,最好用溫奶器,更方便,溫度更合適,不要用微波爐加熱;
不管是冷藏還是冷凍的母乳,只要拿出來恢復到室溫了就不要重復冷凍冷藏,吃多少拿多少,如果沒吃完,寶寶口腔中的細菌也接觸到了剩余的母乳,就不能再重復給寶寶吃了!
母乳分層現象
很多寶媽會發現,吸出的或解凍完的母乳,放一會兒會分層,不是變質了,是正常現象。因為乳汁中含有蛋白質和脂肪、水等,放置一段時間后由于各成分密度不同,會出現脂肪漂浮的現象,其實跟水油分離的道理差不多,給寶寶喂食前輕輕搖勻就行了;
嗆奶急救方法
【步驟一】清理口腔異物
具體表現:寶寶平躺吐奶,奶水從鼻子和嘴巴流出來。
當發生嗆奶時,立刻將寶寶頭偏向一側,用紙巾清理寶寶口鼻腔的奶水,避免寶寶吸氣時,再將奶吸入氣管,引起二次嗆奶。
【步驟二】空心掌拍背部
具體表現:有咳嗽,但是面色正常;用空心掌從下往上拍寶寶背部,拍完后觀察寶寶面色,如果寶寶面色紅潤,呼吸正常,可以采取右側躺姿勢將寶寶放在床上,背后放個毛巾卷讓寶寶有個依靠。
【步驟三】嚴重嗆奶
具體表現:明顯的面部發紫;立即抱起寶寶,讓寶寶趴在前臂上,采取頭低足高位,用手掌跟位置叩擊寶寶兩肋骨中5下,稍微用點力。邊叩擊邊觀察寶寶面色。
【步驟四】刺激寶寶大哭
用力彈寶寶腳底板,刺激寶寶大哭,有利于將氣管內奶咳出,緩解呼吸壓力。
嗆奶后的注意事項
1、發生嗆奶后,不要第一時間就豎抱起寶寶,豎抱容易讓寶寶口嘴中的奶水回流,進入到氣管或者肺里,從而發生窒息危及寶寶生命
2、在做上述家庭搶救時,要同時撥打120呼救并且持續給寶寶做急救措施。
3、寶寶未回到正常狀態(面色紅潤、呼吸正常、哭聲洪亮)時嚴禁將寶寶豎抱。
如何預防嗆奶
1、控制速度和奶量
媽媽泌乳過快奶水量多時,用手指呈剪刀手夾住ru暈控制速度,減緩奶水的流出。
人工喂養的寶寶,在使用奶瓶喝奶時,要注意奶嘴孔不可太大,奶瓶倒過來時奶水應成滴而不是成一條線流出。
2、及時拍嗝
每次喂完奶后一定要給寶寶輕輕拍嗝,聽到寶寶“嗝~~~”這樣的聲音,就代表寶寶已經把吃奶時吞咽的空氣排出來了。
四、常見問題解答
“奶水不足”怎么辦?
增加哺乳頻率,夜間哺乳(催乳素分泌高峰)尤其重要。
確保充分休息,減少壓力,可咨詢哺乳顧問評估喂養情況。
混合喂養如何安排?
優先親喂,配方奶作為補充,避免直接用奶瓶(可選用小勺)。
每次哺乳后若寶寶仍饑餓,再少量添加配方奶。
斷奶時機與方法
斷奶的時間和方式取決于很多因素,每個媽媽和寶寶對斷奶的感受各不相同,選擇的方式也因人而異。
快速斷奶:如果你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你和寶寶也都可以適應,斷奶的時機便已成熟,你可以很快給寶寶斷掉母乳。
逐漸斷奶:如果寶寶對母乳依賴很強,快速斷奶會讓寶寶不適,可以采取逐漸斷奶的方法。例如從每天喂母乳6次,先減少到每天5次,寶寶適應后,再逐漸減少,直到完全斷掉母乳。
斷奶的最佳季節:最好選擇氣候適宜的季節,避免在夏季、冬季斷奶,選擇春、秋較為理想。
WHO建議母乳喂養至2歲或以上,斷奶應循序漸進,逐步減少哺乳次數,自然離乳為佳,避免突然斷奶引發乳腺堵塞。
五、科學認知:破除母乳喂養誤區
初乳太少,要喂奶粉
初乳量雖少但營養密度高,完全能滿足新生兒需求。
哺乳期不能運動
適度運動不影響母乳,注意補充水分即可。
乳房小=奶水少
泌乳量與腺體組織有關,與乳房大小無關。
結語
母乳喂養是一場需要耐心與信心的旅程。遇到困難時,及時尋求專業支持(如哺乳顧問、醫生),切勿獨自硬扛。記住,無論母乳喂養是否完全順利,媽媽的愛與陪伴才是寶寶最需要的成長養分。
愿每一位媽媽都能在哺乳時光中,感受到生命聯結的美好與力量。
一起留言聊聊:你遇到哪些母乳喂養的崩潰瞬間?
贊是一種鼓勵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還有什么疑問可以評論區聊聊,關注我幫你解決更多育兒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