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外交歷史就可謂是一路坎坷。
盡管我們從一開始就制定了“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后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后改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等五項外交基本原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外交實踐,給予建交國最大的敬意。
但事實上,這個世界畢竟還是小人多,君子之風有時候并不能贏得好的結果。在外交關系中,中國遭遇背刺可不是一次兩次了。
那些曾經背刺我們的國家
曾經的越南、基里巴斯莫不是如此。我國在最困難的時候也要支持越南的獨立戰爭,幫助越南人民趕走侵略者。但最終換來的卻是在70年代末期與80年代與我們的兵戎相見。
同樣,基里巴斯這個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在與我國建交之后,我國以平等的方式處理與這個國家的外交關系,對其進行基建、醫療等方面的援助。然而基里巴斯的總統湯安諾在上臺之后卻高舉反華大旗。
像這樣的故事,在我國的外交史上還有很多,如今歐洲國家奧地利也同樣在我們與美國進行激烈的競爭時選擇了倒向對方。這種選擇,也讓兩國關系漸漸走向困難。
奧地利于1971年就與我們建交,歷經50年的時間,盡管如今在談及中奧外交關系的時候依舊用“總體平穩”發展來形容,但熟悉我國外交辭令的朋友應該能夠從這淡漠的描述中聽出一些端倪。
自2023年以來,中奧雙邊貿易持續走低。2023年,中奧雙邊貿易額只有125.5億美元,同比下降6%。
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進一步下滑,貿易額僅有92億美元。可要知道,在這以前,中國絕對是奧地利最為重要的貿易伙伴。
自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逐步加強,也逐漸從以往完全依靠招商引資激活經濟的策略轉變為對外的貿易發展策略。
不僅開啟了“一帶一路”的建設,更是積極地在海外市場投資,幫助“一帶一路”經濟帶周邊的國家搞基建。
由于我們曾與奧地利有著深厚的友誼,因此近些年來在對奧的投資上我們也是不遺余力。
在技術合作領域,截至2024年7月,中奧鑒定技術引進合同總額達到了61.5億美元。截至2022年4月,雙方已結成20對友好省州或城市(區)關系。
既然中奧之間如此友好,有著這般深遠的友好歷史,那么為什么中奧之間的關系會漸漸降溫呢?
Tiktok等中國企業在國外受阻
這一切都源自美國對于tiktok的全球封禁策略。
作為某音的海外版,在tiktok誕生之前,還有一款由中國開發的軟件在國外受到如此巨大的追捧,以至于美國連美國的臉書、?X、?YouTub等軟件都紛紛在tiktok面前敗下陣來。
Tiktok走紅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因近些年來受政治正確的影響,正在逐漸地走向意識形態的極端化,而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卻逐漸地從過去的閉鎖走向開放,而tiktok就是這樣一個能夠為西方國家展現真實世界的一個平臺。
在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tiktok用最真實的鏡頭反映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制造的諸多反人類的罪行。
而受美國猶太資本以及政治正確的影響,tiktok在真實地報道加沙地帶的一幕幕慘劇的同時也成為了歐美國家政客的眼中釘、肉中刺。
除此以外,tiktok在海外的發展勢頭也讓美國等西方國家擔憂,畢竟這樣一個擁有巨大用戶基數的企業一旦在美發展起來,那無疑將會對美國經營了半個多世紀的意識形態壟斷造成巨大的挑戰。
因此,在tiktok登陸美國之后就被美國以各種理由刁難,美國政府甚至還想鯨吞中國在美企業的資產。這一做法確實很美國。
除了在美國遭遇困境外,tiktok在海外發展的道路也多次遭遇困難,亞洲、歐洲的發展之路同樣不順。
2020年中印兩國發生邊境沖突之后,印度政府就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對tiktok等十幾款中國軟件實行了封禁。
在歐洲,英國政府全面禁止公務手機安裝TikTok。
而新西蘭政府網絡則是對TikTok實施了屏蔽,甚至制定了特殊的規定,必須滿足足夠的條件,才允許一些人員使用TikTok。
除了英國與新西蘭外,歐盟對于tiktok也是相當不友好,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要求工作人員不得在公務手機上使用TikTok。這條禁令也適用于在歐盟委員會登記的私人手機。
緊隨其后的還有比利時、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都在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tiktok。
當然以上這些國家限制TIKTOK的發展情有可原,因為某些歷史原因這些國家已經與美國以及猶太集團形成了深度的利益捆綁,因此這些國家為了政治正確自然是容不得tiktok在其國家發展的。
為什么奧地利的態度會讓我們這樣敏感
但讓我們怎么也沒想到的是,一向與我們交好的奧地利卻也在關鍵時刻背刺我們,對tiktok采取了封殺。甚至比前面列舉的那些國家封殺得更為徹底。
2023年5月,奧地利宣布政府官員禁止在境內使用中國視頻分享應用TikTok軟件。
此舉一出,各國媒體上都表現出一片嘩然。要知道奧地利一直以來都以中立國自居,這也是這么多年奧地利能夠在國際社會上左右逢源的原因。
而在中美意識形態對抗的關鍵時期,奧地利的做法無疑是向中國傳遞了一個信號,那就是要在意識形態領域與美國看齊,全面遏制中國。
別以為這是危言聳聽,事實上中美之間在意識形態與文化上的對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tiktok的出現,就是在挑戰此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文化、意識形態領域的壟斷。
長久以來,西方國家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操控媒體、文娛等意識形態領域,不斷輸出符合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價值觀,并多次以意識形態輸出作為武器,挑動他國的國內矛盾爆發,以此火中取栗。
曾經的蘇聯、后來的中東一些國家、再到烏克蘭都被美國人的這一招所重創。并且美國也曾計劃通過文化輸出,讓我國進行“和平演變”,可見美國人一直以來都在意識形態領域有著極大的野心。
然而,現在攻守易勢、隨著我國的近些年來在文化領域建設上的進展,民族自信、民族自豪感有了空前的提高,國外的月亮也不再是曾經很多人心中的“圓月”。更重要的是,如今的中國也在以更加開放的態度與全世界進行交流。
這樣一來,恐慌的就不僅僅是美國了,很多西方國家也都對此感到了恐懼。
因為在此以前,各國其實都只是打著開放、民主、自由的口號,實際上在自己國家內部都在實行意識形態壟斷。
而中國的互聯網卻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與包容的態度站在世界的面前,這些國家怎么能夠不恐慌呢?
所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自然是不可能容許tiktok在國外爆火的。
但美國人越是阻礙,我們卻越是要讓全世界的民眾見識到一個真正的世界,一個沒有被美國等西方國家粉飾過的世界,這是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與美國的斗爭,也是中美之間斗爭的一個主要戰場。
而這次奧地利的動作無疑是在表態,自己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中已經站隊美國。
當然,奧地利也并不傻,在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引起中方的不滿之后,也想要找機會來為自己的行為“圓場”,于是便找了各種各樣的理由。
但奧地利所給出的理由不免讓人覺得牽強。奧地利的官員稱:“TikTok會威脅國家安全,有泄密的風險。不過,只要政府官員和政府機構禁用TikTok,國民還是可以使用的,奧地利并沒有全面禁用TikTok”
然而不少網友表示,奧地利的這番表態更像是從某個美國議員的口中說出來的一樣,與美國人的行動如出一轍。
然而,即便是美國想要封禁tiktok也是找了很久的理由,進行了各種調查。即便如此,美國也沒有找到任何tiktok可能泄露美國國家信息的證據。
而奧地利在沒有進行任何調查的基礎上就以可能威脅奧地利國家安全為由對tiktok進行了封禁,這樣草率的決定,無疑是在抱美國人的大腿。
那么既然這樣,你做初一、就別怪我做十五了。于是就有了今年來中奧關系的持續低迷。
事實上,官方公布的數據只是中奧關系走低的冰山一角,只是一些單調而冰冷的數字。
事實上中國在這之后對奧也是采取了諸多的反制措施的。
不僅撤離了對奧地利的基建援助計劃,停止了5G與高鐵等項目,還撤回了不少在奧的中國勞動者。
以上種種使得奧地利祖自宏也慌了,畢竟以今天中國的實力,一旦中奧關系遇冷,那么奧地利的經濟和發展都將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之前歐洲有個立陶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于是奧地利也在尋求各種機會與中國之間進行外交關系的破冰。
但是對于奧地利而言,我們真不能這樣輕易地一笑了之,不給予其一點點教訓,奧地利還真分不清楚大小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