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金融監管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繪制龍江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黑龍江金融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以服務社會民生、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為著力點,出臺支持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發展等政策措施,一張藍圖繪到底,大力推動黑龍江省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與服務龍江發展戰略有機銜接,做支持龍江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題共答者”。
聚焦新質生產力提升科技金融質效,為轉型發展賦動能
大力發展科技金融能夠更好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助力企業技術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黑龍江金融監管局系統綜合運用窗口指導、監管通報、現場檢查等方式,指導金融機構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推動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是專項配專案,“一盤棋”強化制度保障。聯合人民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等單位聯合印發科技融資工作要點,統籌推動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共同發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會同省知識產權局等8個部門聯合印發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實施方案,引導轄內金融機構提高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質效,暢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渠道,探索推廣涉及專利許可、轉化的保險新產品。農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聚焦種業等科技密集型涉農企業,率先推出植物新品種權質押貸款產品,向省內種業企業投放貸款2800萬元。大地財險推出針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研發設備的財產險、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等特色科技保險。二是獨唱變合唱,“一張網”強化融資對接。持續加大與科技、工信等部門對接力度,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名單共享機制,通過監管系統補足企業基本信息推送至金融機構,引導金融資源更好保障重點科技領域發展。與省知識產權局等單位聯合開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助力重點產業“知惠龍江入企行”專項活動,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支持。截至2024年末,全省銀行業向12391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貸款余額1152.8億元,同比增長16.3%。全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余額35.2億元,同比增長20.3%。
聚焦“雙碳”目標健全綠色金融體系,為碧水青山亮底色
黑龍江金融監管局持續強化監管引領,通過出臺系列文件、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指導全省銀行保險機構不斷研發推廣綠色新產品,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助力美麗龍江建設。一是協同優化外部生態。聯合人民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省生態環境廳印發專項通知,引導銀行機構踐行社會責任,加大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力度。截至2024年末,全省銀行業綠色融資余額2635.5億元,同比增長22%。哈爾濱銀行創新推出“信用貸款+未來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模式,落地全國首筆“ESG掛鉤數據資產質押貸款”,與牡丹江市政府簽署“龍江綠碳”購買協議,成為落地“龍江綠碳”首單交易的銀行業機構,并將所購份額全部捐贈2025年哈爾濱亞冬會。二是優化機制建設。指導銀行機構將綠色信貸指標納入綜合績效考核體系,并逐步提高綠色信貸指標考核權重。對綠色信貸優先安排信貸資源、下放貸款審批權限、給予內部轉移定價減點支持政策,保障綠色信貸資金低成本、足額、優先投放。工商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將綠色金融發展納入全行KPI考核和等級行評定,并提升考核權重。三是提供風險減量服務。指導保險機構積極為投保企業提供風險減量服務,通過氣象災害預警、提供防災減損“一攬子”方案、關鍵風險點排查等方式,為企業開展風險排查4232次,減少企業損失1597萬元。陽光財險等機構在生態修復方面積極提供風險減量服務,為大興安嶺呼中、加格達奇地區及領峰保護區、北極村保護區等955萬畝森林進行林業有害生物檢測,為四個保護區1333萬畝森林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
聚焦薄弱環節加強普惠金融服務,為協調發展添動力
黑龍江金融監管局把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更大力度推動金融資源、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市場主體,加強小微、涉農金融服務,增強民生保障能力。一是做到政策落實“零折扣”。將年度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作為重要抓手,切實壓實機構主體責任,落實普惠信貸盡職免責要求,持續優化績效考核,不斷加大首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無還本續貸投放力度。積極落實總局部署,聯合發改委等部門,在省、市、縣逐級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活動開展以來納入“推薦清單”小微企業獲貸2.3萬戶、234.7億元,實現信貸資金直達企業、快速便捷、利率適宜。二是做到金融服務“零距離”。為解決“申貸難”問題,聯合省工信廳等部門推廣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邀請金融機構入駐并發布信用融資產品,企業可隨時隨地登陸平臺查詢并選擇適合的信貸產品和服務。聯合省自然資源廳、省委金融辦印發專項通知,在全省推廣政銀企不動產抵押登記無縫銜接機制,縮短無還本續貸抵押登記辦理時長,提升無還本續貸政策執行效率。截至2024年末,全省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業務余額316.4億元,同比增長30.7%。三是做到信息協同“零障礙”。加強宣傳督導,召開全省普惠金融成果展示及政銀保企對接會、普惠金融政策產品宣講會,與融媒體中心搭建溝通橋梁,參加專題訪談節目,就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加大助企幫扶力度一攬子增量政策進行宣傳解讀,讓更多企業了解并享受政策紅利。制作“無還本續貸政策”明白卡、“普惠金融信貸產品”一碼通鏈接,并在政府公眾號發布。
聚焦現實需求加快發展養老金融,為民生福祉強保障
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發展養老金融,有利于優化和擴大養老服務供給,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黑龍江金融監管局積極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指導機構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探索開展養老理財、養老信托業務,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一是確保養老資金“有規劃”。指導轄內保險機構積極參與“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成立養老服務專班,制定養老金融服務方案,制作《適老服務作業指導手冊》,宣傳推廣個人養老金試點政策,以及儲蓄、理財、保險、基金各類養老金融產品。2022年3月以來,黑龍江省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7944.7萬元。2024年,黑龍江省人身險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實現保費收入4749.1萬元。二是確保養老產業“有支持”。支持長期護理保險業務穩健發展,指導承辦公司加強與醫保、財政、稅務相關部門的溝通聯動,不斷健全完善長期護理保險的籌資機制。截至2024年末,齊齊哈爾試點地區長期護理保險在保人數28.61萬人,賠付2951人、1169.41萬元。三是確保養老服務“有溫度”。全面推進金融機構服務網點及設備“適老化”改造,支持更多機構創設“適老化服務示范點”“愛心驛站”。積極應對老年人遇到的“數字鴻溝”問題,推出語音驗證碼、自動識別、人臉登錄、語音搜索、智能客服等多種便利服務模式,促進數字金融服務適老化。
聚焦效能和安全促進數字金融發展,為行業發展保安全
當今時代,數字技術作為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力量,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發展數字金融,有利于促進金融領域產品和服務創新,更好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黑龍江金融監管局推動銀行保險機構深入落實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指導意見,探索應用新技術、運用大數據,提升數字金融服務質效。一是持續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推動金融機構實施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加大新技術開發投入力度,加強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運用新興金融科技增進民生福祉。指導銀行機構利用數字化技術重構業務流程、賦能產品創新,打造“小企業數字信貸工廠”,推出“惠農貸”“微e貸”“社保快貸”“商e貸”等一系列創新產品,提高金融服務的質效和便利性。推動農業保險承保業務全流程電子化全面落地,全省農業保險電子保單制單率為99.55%,同比提高近4個百分點,在全國29個上線地區中位居第4位。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聚焦手機銀行和“建行生活”組成“雙子星”線上平臺,打造金融與非金融融合發展的零售業務領域運營生態,目前“雙子星”線上平臺個人客戶超過1100萬戶。二是加快監管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進一步完善監管工具箱,推動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智能監管工具與日常監管工作有機結合,實現監管流程線上化,問題分析智能化,措施運用精準化,有效提升監管數字化水平。強化風險預警功能,將全省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納入監測范圍,推動實現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建立重點集團客戶及其關聯企業整體債務畫像,對信貸資金投放、使用、償還實施全周期穿透識別,為提升監管質效提供數據支撐。
(作者:黑龍江金融監管局張博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