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么不算現代版的農夫與蛇?
中緬兩國是相接壤的“友鄰”,所以在緬甸發生大地震后,中國立刻采取措施,開始全力支持救援,甚至派出運-20為緬甸送去救援物資。
然而根據報道,4月1日,由我國9輛運輸車組成的紅十字救災車隊在經過緬甸軍隊控制下,受災最為嚴重的區域時,駐扎在此的軍隊,居然朝著中國救災車鳴槍。
中國的這番好意沒得到就算了,對方居然還“恩將仇報”,將槍口對準中方,為了安全起見,滿載著救援物資的車隊不得不撤退到安全地區。
一聲槍響令人寒心
事情發生在4月1日,當時一支由9輛運輸車組成的中國紅十字會救災車隊,滿載著救援物資,正穿過緬甸軍隊控制區,目標是直奔受災最嚴重的曼德勒地區。
這些物資和設備對于災區來說是救命的希望,尤其是那些被埋在廢墟下、生命垂危的災民。
然而就在這支車隊行駛到奧馬提村附近時,駐扎在那里的緬甸軍隊突然鳴槍示警,迫使車隊不得不緊急停車。
為了安全起見,車隊最終被迫撤回了瑙丘鎮,救援行動就這樣被生生打斷。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人難以置信,中國的救援隊帶著滿腔熱忱和專業設備,不遠千里趕來幫助緬甸人民,卻在半路上被緬甸自己的軍隊用槍聲“迎接”。
這些救援人員冒著風險,帶著生命探測儀和無人機,本可以為災區帶來更多生的希望,可如今卻只能無奈地看著物資停在原地,無法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事件發生后,緬甸軍方迅速站出來為自己辯解,他們聲稱中國救援車隊之所以被鳴槍示警,是因為車隊“沒有提前通報進入沖突區”。
據緬方描述,當時軍政府正在與德昂民族解放軍作戰,事發地點屬于敏感區域。
緬甸軍方還表示,他們曾在距離車隊200米的地方用燈光示意停車,但車隊沒有停下,加上近期一些團體借救援之名進行政治活動,所以他們才朝天開了三槍,以示警告。
這樣的說法聽起來似乎有幾分道理,但仔細一想,卻漏洞百出,首先作為一場突發的自然災害,時間就是生命。
地震發生后,災區的每一分鐘都可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在這種情況下,救援車隊的首要任務是盡快趕到災區,而不是在復雜的戰區規則中耗費時間等待許可。
更何況,中國紅十字會的車輛上明確懸掛著機構標識和國旗,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這是人道救援隊伍,緬甸軍隊不可能認不出來。
選擇鳴槍而不是通過其他方式核實身份,顯然是過于草率的決定,而且國際社會早有公認的規則保障人道救援行動。
《日內瓦公約》明確規定,標有紅十字標志的救援車輛享有“不受阻礙通行”的特權,沖突各方有義務為其提供安全通道。
緬甸作為締約國,理應遵守這一原則。即便是在非戰爭狀態的救災場景中,鳴槍示警也明顯違背了救援人員受保護的身份。
更何況緬方所謂的“燈光警告”,在夜間能見度低的情況下,效果本來就有限,遠不如無線電通訊或提前協調來得可靠。
這一切都說明,緬甸軍方在事件中的反應,既缺乏準備,也缺乏對國際規則的尊重。
中國對此的回應
面對這場風波,中國方面的態度既克制又堅定,4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記者會上回應了此事。
他表示中緬兩國是友好鄰邦,地震發生后,中國迅速展開救援行動,目前救援人員和物資都安全。
同時他也鄭重呼吁緬甸各方在大災面前以抗震救災為重,確保救援通道暢通,保障救援人員和物資的安全。
這番表態既展現了中國對人道主義的堅持,也對緬甸軍方的行為提出了明確的批評。
反觀緬甸軍方,卻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反省,他們非但沒有為自己的行為道歉,反而將責任推給中國車隊,稱其“未通報”是事件起因,這種態度讓人感到寒心。
要知道,緬甸此次地震災情嚴重,單靠自身力量根本無法應對,正是中國的援助為他們解了燃眉之急。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緬甸軍隊卻對救援車隊采取了對抗性措施,這不僅是對中國善意的辜負,更是對災區人民生命安全的漠視。
更令人失望的是,緬甸軍方的行為還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后果。
國際社會原本就對緬甸的內戰局勢有所顧慮,如今又發生了這樣的事件,那些本來猶豫是否參與救援的國家,很可能會因為安全問題而選擇觀望。
這對于急需援助的緬甸災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緬甸軍方的短視之舉,不僅損害了中緬關系,也讓自己的國家在國際舞臺上蒙羞。
網友們的評價
這起事件傳回國內后,迅速引發了中國網民的強烈反響,許多人在網絡上表達了憤怒和失望,認為緬甸軍方的做法是典型的“恩將仇報”。
有人感慨:“我們冒著風險去救人,結果換來的是槍聲,太讓人寒心了!”
還有人直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種國家不值得我們再去幫忙,救援隊還是趕緊撤回來吧,安全第一。”
事實上,部分中國救援隊已經做出了撤離的決定。
中國的公羊救援隊在事件發生后,向指揮部提交了撤離申請,并于4月2日上午搭乘專機返回國內。
在此之前,他們曾在災區不遺余力地搜救幸存者,排查坍塌建筑,甚至協助當地居民進行衛生消毒工作。
他們的努力為災區帶來了希望,可如今卻不得不因為安全問題離開,這讓人感到無比遺憾。
中國的大國擔當
在國際救援中,我們中國充分體現了其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2004年印度洋海嘯肆虐印尼等國時,中國迅速捐助約2億元人民幣物資,并派遣醫療隊馳援災區,總援助超6億元,展現了對鄰邦的深切關懷。
2010年海地7.3級地震后,中國在48小時內派出救援隊,攜帶專業設備救出多名幸存者,并追加3000萬元物資援助,為災民帶來希望。
2015年尼泊爾8.1級地震發生后,中國在24小時內承諾2000萬元援助,救援隊深入災區搜救,軍用運輸機運送物資,助力尼泊爾渡過難關。
湯加火山爆發與海嘯災害中,中國克服疫情限制,通過海空運輸送達飲用水、食品等急需物資,并承諾重建支持。
所以這一次明明我們是抱著好心去救助災民,最后迎來的卻是“農夫與蛇”,實在是太令人寒心!
參考資料:緬軍對中國救災車隊鳴槍?中方回應 大象新聞
[新聞直播間]緬甸中部發生強震 中國紅十字會首批援緬物資運抵震中曼德勒
中國紅十字會首批援緬物資運抵震中曼德勒 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