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起,由湖南衛視王恬工作室制作的全球大學生創業節目《奪金2025》開播以來,多網收視均斬獲非劇類節目省級衛視第一,全網傳播總量破23億次,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新華社等超300家機構、主流媒體、頭部行業大號點贊和報道,大學生們將它看作“創業圖鑒”“就業指南”,投資人和企業家把它看作人才挖掘的“潛力培養皿”,而湖南更是拿出誠意,用“七個一”的政策鼓勵全球的大學生背起雙肩包就能來湘創業。
從內容層面來講,《奪金2025》搭建了一個平臺,讓心懷創意創業理想的人揮灑創新的靈感;從創新視角開看,節目營造了一種氛圍,激發更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激情;而從傳播角度來看,節目向外界傳遞湖南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戰略取向,激蕩起湖南進一步改革創新的信號;從實現的目標來講,形成了一大批成果,讓創意創新創造的星星之火不斷燎原,成為推動湖南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和動力源。
“《奪金2025》聚焦大學生科技創業,通過年輕化的語態、故事化的講述,展現出新時代青年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擔當精神,對大學生創業形成正面引導和路徑參考。”在4月2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和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臺)承辦的《奪金2025》創作座談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昕對節目予以充分肯定。
(一)
嚴格來講,《奪金2025》是一篇應時之作,是有著鮮明青春印記與現實需求的命題作文。通過節目,湖南省讓年輕人看到,創業支持不僅是資金,更是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
正如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調研該節目時所說:“吸引大學生在湖南創新創業時省委、省政府著力推動的一項戰略舉措,旨在充分發揮湖南‘低成本創業、高品質生活’的比較優勢,吸引年輕人在湖南廣泛參與創業活動,給更多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大學生提供成就人生的舞臺。”
董昕進一步談到,節目真實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創業夢想的孵化歷程,大力弘揚了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的科技創新精神,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蓬勃活力,是廣電視聽創新做好經濟宣傳和青年引領的成功探索。
在此基礎上,董昕對于進一步做好節目創新提出新要求,要緊扣時代脈搏,始終著眼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把握正確導向,強化思想引領,持續加強正能量文化產品供給;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創作繁榮,不斷探索改革創新突破結合點。
“《奪金 2025》是湖南著力打造的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匠心之作、邀請大學生來湘創業的誠意之作、展現新湖南發展活力的藝術之作。”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秦國文表示,我們堅持喊得響、喊得應、喊得好,增強影響力、響應力和成功力,讓這檔節目成為大學生創業的“大喇叭”;堅持臺上與臺下互動、節目與項目貫通、文化與科技融合,展現湖南以“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為指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二)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浪潮中,《奪金2025》卷起一場青春風暴,為大學生提供逐夢舞臺。節目打造AI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文化科技、節能環保、先進制造、航空航天與低空經濟六大前沿賽道,最終涌現出顧善植、劉園園、蘇行、吳睿恩、周梓博、查子涵六位“金種子”選手。他們每個人以極具個人標簽的奮斗故事,向同齡人傳遞希望的火苗,展現新一代青年人的創業理想和抱負。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臺)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臺長蔡懷軍表示,節目里,我們把“將湖南推動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文件轉化為青年可感可知的奮斗圖景”作為策劃重點,通過宿舍演講、湘企談判、工廠研學等環節,將“創業扶持”“產教融合”等政策內核植入真實場景,讓觀眾在“圍觀”中潛移默化理解政策價值,實現從政策制定到普惠全民的“最后一公里”。當青年成為敘事主體、政策成為故事底色,湖南這塊熱土上發生的青年創業故事,將更鮮明、更立體、更生生不息。
蔡懷軍表示,《奪金2025》不僅是“省之大計”,更是“國之大事”;不是“一時之策”,而是“長遠之略”;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接下來,湖南廣電將對《奪金2026》進行全方位的升級,以“真新人、真創業、真評價、真互動”為核心,以全球視野重構創業敘事,力爭將其打造成為年輕人愛看、必看的現象級爆款節目。
《奪金2025》創業選手查子涵坦言,在奪金舞臺上,他第一次能以專科生的身份和一群本科生、研究生同臺競技,對他而言,就像是打破一層厚厚的壁障,讓他能夠忘記學歷的桎梏,真正的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查子涵介紹說,2025年3月3日,他的新公司正式落地在湘江新區大科城,正是因為《奪金2025》的大力宣傳,在公司成立的一周之內,就有多家單位聯系到公司。
《奪金2025》節目創業導師梁瑤表示,節目里90 后、00 后創業者的活力與創造力令她印象深刻,尤其是中國農大女博士劉園園。她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專業領域展現出的堅韌執著,是無數女性創業者的縮影。同為女性創業者,她們面臨專業能力被質疑,還得平衡事業與家庭,孤獨與壓力常伴左右,這是必經的磨煉。但也正是這些艱難時刻,讓她們學會在困境中尋找希望、積蓄力量。
(三)
當“宿舍爆燈演講”的創意成為大學生熱議話題,當“金種子選手”成為校園熱詞,《奪金2025》用三個月時間完成了從創業節目到文化事件的蛻變。透過這檔平均年齡25歲的創業主題節目,我們可以看見青年逐夢的高光時刻,窺探“新一代后創業軍團”的成長密碼。
“《奪金2025》是一檔典型的國家敘事體系中的人民文藝,是以青年為主題,由大學生做、大學生主持、大學生評、大學生擔當主角的建設型文藝節目,傳遞出‘青年只管勇敢綻放,政府傾力澆灌滋養’的社會氛圍。”中國社會科學院視聽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冷凇表示,節目服務國家與地方發展建設,解決社會的實際痛點,“反躺平、真勵志”,從廣場奇觀與高塔效應的深度融合,到公共語境與私密語境的深度融合,還有演說家與實干家的深度融合。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楊乘虎表示,節目立足在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和科技強國這樣一個時代主題下來廣闊的展示大學生創業的可能性,不僅看到了名校,更看到了地方性院校,不僅看到了傳統的文化相關產業,更看到了解決中國“卡脖子”和顛覆式創新的自主創新的創業群體和創業夢想。這樣的節目重返校園,讓創業夢想在年輕中間得到共鳴。
“這檔節目以‘高燃賽制+深度賦能’的模式,為創業類綜藝探索了一條新路徑。”《光明日報》文藝部編務統籌、高級編輯李春利坦言,節目不再是綜藝秀,而是聯動政府部門,企業導師,將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巧妙融合,將高校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與地方產業升級緊密串聯,既是對科技前沿領域的務實探索,也是一場田野調查,更契合了國家戰略布局,顯示出了大格局、大視野、大前景、大未來。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表示,這個節目是爆炸性的,是引領性的,它不僅是一股清流,更是一股具有后勁的洪流。其最大的特點,是利用電視語言讓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互補了,順應了當下新質生產力發展,是滿足新一代左右腦一起開發,智情商共同提升的復合型新人才需要的好節目。
應當講,《奪金2025》真實展現了青年創業夢想的孵化歷程、大力弘揚了奮發向上的創新精神、也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蓬勃活力;節目所呈現的“政策+產業+服務”全鏈條支持體系,與全國兩會報告提出的“優化創業就業服務”部署高度契合。
無論是六位金種子選手以“歸零心態”勇闖創業孵化營,還是在商戰沙盤推演中摸索商戰博弈策略,亦或是在標桿企業的探訪中沉浸式積累創業經驗技巧,都是湖南省支持大學生創業“七個一”專項行動的具象化體現。從創業基金到導師智庫,從孵化基地到宣傳矩陣,政策紅利正通過節目轉化為可觸摸的創業加速度。
《奪金2025》雖已收官,但其引發的青年創業浪潮仍在奔涌。“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政策底色,已讓湖南成為創業創新的試驗田。當節目中的“金種子”選手帶著簽約項目扎根三湘大地,當更多青年因節目點燃創業夢想,這場由湖南廣電奏響的“青春創新交響曲”,正在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譜寫昂揚新樂章。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廣播電視局、共青團湖南省委、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臺)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