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黃宇昆
行長空缺近8個月后,浙商銀行(601916.SH;02016.HK)迎來新任行長人選。
4月2日,浙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共浙江省委決定,陳海強任浙商銀行黨委副書記,并提名陳海強任浙商銀行行長。
“陳海強曾長期在一線工作,擔任過浙商銀行兩家重要分行的行長,還擔任過總行的首席風險官,分管過多條業務線,是我們行里自己培養起來的干部,具有豐富的銀行經營管理經驗,此次提名為行長,也體現了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界對浙商銀行工作的重視和肯定。”4月3日下午,浙商銀行董事長陸建強在該行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過去一年,浙商銀行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雙雙實現增長,資產規模達到3.3萬億元?!半p強”組合到位后,業內對于這家萬億規模的全國性股份行未來的經營戰略也頗為關注。
“時代不會辜負長期主義者,只有堅持長期主義才能成功穿越周期。”陳海強在業績會上表示,浙商銀行不會一味追求規模情節,不走壘大戶的老路,不會關注短期業績、掙快錢,這些都是浙商銀行追求長期價值的選擇方向。
來源:圖蟲創意
原行長辭任近8個月,副行長補位行長
2024年8月18日,浙商銀行原行長張榮森因個人原因辭去該行執行董事、行長職務。張榮森于2021年6月獲聘為浙商銀行行長,彼時辭任也較為突然。去年8月9日,浙商銀行董事會剛剛完成換屆,張榮森成功連任行長,至公告辭職日不到10天。
當時浙商銀行表示,在董事會聘任的新行長任職資格獲金融監管總局核準之日前,由董事長陸建強代為履行行長職責。
時隔近8個月,浙商銀行新任行長人選落定。今年4月2日,浙商銀行公告稱,陳海強出任浙商銀行黨委副書記,并獲提名為浙商銀行行長。
公開信息顯示,陳海強出生于1974年10月,浙江寧海人,碩士學位、正高級經濟師。曾任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副主任科員,招商銀行寧波北侖分理處副主任(主持工作)、寧波北侖支行行長、寧波分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副行長等職。
2015年,陳海強加入浙商銀行,歷任浙商銀行寧波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浙商銀行杭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浙商銀行行長助理、首席風險官等職,2020年7月任浙商銀行副行長。
“陳海強曾在多家銀行業務和重要管理崗位任職,專業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比較強;在浙商銀行兩家分行擔任一把手期間,重大局、善溝通,能夠傾聽和包容不同觀點,善于處理復雜問題,綜合協調能力較強。”熟悉陳海強的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待陳海強正式出任浙商銀行行長后,該行的的高管架構將呈現“一正三副”的格局,包括行長陳海強在內,副行長景峰、駱峰、林靜然均為“70后”,主要高管較為年輕化。
年報數據顯示,陳海強(作為執行董事、副行長)、景峰、駱峰、林靜然四人2024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分別為131.90萬元、131.90萬元、131.90萬元、135.86萬元。不過,年報中并未披露原行長張榮森的薪酬情況。
“接下來我們會盡快召開董事會,按照相關程序完成聘任工作,并報送監管部門核準,期待浙商銀行的日常經營在陳海強的帶領下行穩致遠,向市場交出滿意的答卷。”陸建強表示。
有銀行業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陳海強是實干派,管理經驗豐富,重視風險處置和風控合規管理,有經營思路有想法,對宏觀形勢、金融市場和銀行業發展都有獨到的見解,相信他會帶領經營班子為浙商銀行開拓高質量發展新局面?!?/p>
非息收入占比增長,歷史包袱基本出清
陳海強在業績會上介紹,近年來,浙商銀行及時優化調整風險偏好,推動授信風控邏輯,從重視財務指標向重視社會口碑轉變,從門檻式審批向陪伴式服務轉變,從把關式靜態風控向過程式動態風控轉變。
“面對凈息差的持續收窄,股份行兩頭受擠等問題,我們從戰略層面提出了智慧經營的理念,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加快數字化轉型,并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标惡姳硎尽?/p>
來源:浙商銀行業績會
年報顯示,2024年,浙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76.50億元,較上年增加39.46億元,增長6.19%,其中利息凈收入451.57億元,較上年減少23.71億元,下降4.99%;非利息凈收入224.93億元,較上年增加63.17億元,增長39.05%。歸母凈利潤151.86億元,較上年增加1.38億元,增長0.92%。截至2024年末,浙商銀行總資產3.33萬億元,增長5.78%。
從營收結構來看,浙商銀行2024年非利息凈收入占比達到33.25%,較2023年上升7.86個百分點。非息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44.87億元,較上年減少5.53億元,下降10.97%;投資收益為113.38億元,較上年增加24.95億元,同比增長28.21%;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為35.16億元,較上年增加32.22億元,同比增長1095.92%。
浙商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其他非息凈收入增長較快,主要是該行加強市場研判和專業能力建設,把握債市收益率下行機會,交易性金融資產業務收益較好。
“過去兩年,在代銷保險和基金等減費讓利的背景下,整個行業的手續費凈收入都是下降的,我們通過擴大客群基礎,豐富產品貨架,強化專業服務,雖然手續費凈收入較2023年也有所下降,但是降幅是明顯小于同業的。”浙商銀行行長助理侯波在業績會上表示。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浙商銀行不良貸款為254.9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98億元,不良貸款率1.38%,比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
近年來,浙商銀行保持較大的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年報顯示,2024年,該行向資產管理公司轉讓不良貸款201.44億元,較2023年度的53.75億元增長274.77%。全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281.95億元,較上年提升7.97%。
分業務類型來看,截至2024年末,浙商銀行的公司不良貸款為169.9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4.86億元;不良貸款率1.36%,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個人不良貸款84.98億元,比上年末減少5.88億元;不良貸款率1.78%,比上年末下降0.13個百分點。
陸建強坦言,“做金融真的要堅守合規,寧可少掙一點錢沒事的,慢一點沒事的。如果冒進,沖破合規,看上去增長很快,到后面一地雞毛。這就是浙商銀行前幾年的畫像。”
其進一步表示,近三年來,浙商銀行始終把風險化解作為頭等大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化解處置風險,浙商銀行的歷史包袱基本出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