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直以來,背靠美國,在中東“作威作福”的內塔尼亞胡,竟跟官司扯上身!
4月2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因涉嫌貪腐案,以被告的身份出席法庭,此前,已經身負重罪,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上百國收到逮捕令。
除了貪腐案以外,以總理還犯了哪些罪,這一次難不成真的要栽了?
“被告總理”登場
要說這國際政壇的"變臉"速度,真比川劇絕活還精彩,現在的中東亂成一鍋粥,背后除了美國之外,還有一個幫兇以色列,而以色列的總統就是內塔尼亞胡。
4月2日,這位在中東“指點江山”的一國總統,竟然涉嫌牽扯了官司,而且還是被告,但據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從19年到至今,已經是他出庭,平均每周一次的出庭頻率,這場官司也跟貪污腐敗有關。
信息源:內塔尼亞胡第21次因涉貪腐案出庭作證 環球網 2025-04-02
很難讓人想到,前些年還在國際會議上指點江山、被奉為"中東強人"的以色列前總理內塔尼亞胡,如今竟成了法庭上的"常客",據說這也是以色列歷史上,首位以被告的身份出庭作證的在職總理!
特拉維夫法院的傳喚信一封接一封,昔日呼風喚雨的總理大人,如今得規規矩矩坐被告席,這戲劇性的反轉比好萊塢大片還抓人眼球。
檢方的指控猶如一把把利刃,直擊內塔尼亞胡的要害,在眾多指控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他與好萊塢制片人之間的利益輸送。
罪名曝光
據消息透露,以總理在任職期間,收了好萊塢制片人阿爾農?米勒漢提供的價值約26萬美元的奢侈品,其中包括每支售價超過300美元的古巴雪茄和法國頂級香檳。
這些奢侈品,也是內塔尼亞胡貪腐行為的有力證據,那么作為回報,總理辦公室被指為米勒漢的影視項目大開綠燈,甚至動用外交資源為爭取美國政府補貼,這種以權謀私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和形象。
除了與好萊塢制片人之間的“勾當以外”,以色列總理還被指控與以色列媒體巨頭達成秘密交易,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沒想到有朝一日,有權可以“只手遮天下”,改變“輿論”的聲音。
在信息時代,媒體的力量足以影響一個國家的輿論走向,甚至左右政治格局,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內塔尼亞胡為了保持自己在外的“良好形象”,將手伸向了媒體方面。
在“案件2000”中,他涉嫌與報業大亨阿姆農?摩西進行利益交換,《新消息報》在以色列媒體界頗具影響力,在這之前,對于這位總理的事也是有不好的聲音,經常給報道中說一些“大實話”,時常揭露他執政期間的一些問題。
沒想到的是,一次秘密的會面改變了這一局面,因為兩個人達成了一項協議,總理利用自己手中的政權,能夠為其提供一些政策便利,也就是所謂的“以權謀私”。
比如在廣告投放、新聞資源獲取等方面給予特殊關照,甚至承諾打壓摩西旗下報紙的競爭對手,像關閉《今日以色列》報或減少這份報紙的發行量,來幫助摩西在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大優勢。
而作為回報,《新消息報》的畫風陡然一轉,曾經犀利的批評報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篇篇對內塔尼亞胡的溢美之詞。
這些報道將他描繪成以色列的救星,對他的政策失誤、貪腐傳聞等卻只字不提,誤導著民眾對國家領導人的認知,嚴重破壞了以色列正常的輿論生態。
這種權錢交易的行為,不僅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更讓民眾失去了獲取真實信息的渠道,也是導致以色列的政治環境,變得愈發渾濁不堪的罪魁禍首。
這種種罪名,放到任何一個國家領導人,都是致命的打擊,反對派也是毫不客氣的貼上了“犯罪總理”的標簽,并讓他“引咎辭職”。
國際法庭的通緝令
如果說貪腐指控是內塔尼亞胡在國內面臨的一場風暴,那么國際刑事法院的通緝令,則是他在國際舞臺上遭遇的一場更為猛烈的暴風雨。
2023年11月,國際刑事法院以“危害人類罪”和“戰爭罪”對他發出逮捕令,一直以來,在加沙戰爭中,以色列的行徑可以用殘暴來形容都不足為過。
故意攻打醫院甚至是牽連無辜的平民,已經嚴重違反了國際法和人類道德底線,本身的名聲都不咋好。
信息源:“要逮捕內塔尼亞胡”歐盟一國明確表態 光明網 2024-11-29
而國際逮捕令,可不是光一個國家的事兒,而是涵蓋了一百多個國家,意味著,只要他進入這些國家的領口,就隨時面臨著被逮捕的可能,上一個被逮捕的還是老杜。
但是顯然,內塔尼亞胡一點都不害怕,絲毫不顧及隨時落下的逮捕令,反而大搖大擺的要去匈牙利,這也是從逮捕令下達后,他首次前往歐洲。
但讓人意外的是,匈牙利的總理卻在這個時候,公開表態支持內塔尼亞胡,甚至是拒絕執行逮捕令,大家正詫異了時候,畢竟這背后不知道存在“什么勾當”,匈牙利最新直接叫板,退出國際刑事法院!
信息源:匈牙利決定退出國際刑事法院 光明網 2025-04-03
國內兩派的激烈交鋒
以色列近年來,靠著美國給背后撐腰,可以說在中東硬氣了不少,在中東地區“作亂”,但也有一部分是持共同意見的盟友。
以前,內塔尼亞胡在政治上,不乏是一位很有戰略眼光的領導人,在他的領導下,以的各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升,但壞就壞在,軍事上,對伊朗以及哈馬斯黨,是要“趕盡殺絕”,不惜當美國在中東戰略的一枚棋子。
民愿最能說明一切,在內塔尼亞胡深陷貪腐丑聞與戰爭泥潭之際,民意的天平已徹底失衡。
《以色列時報》報道,在以色列第12頻道電視臺進行的民調中,有66%的受訪者認為內塔尼亞胡不應該參加下一屆選舉,只有極少數人還繼續支持他尋求連任。
高呼他下臺的聲音越來越強烈,這一切除了說他貪污腐敗以外,還有與美勾結,肆意發起戰爭,戰爭之下無贏家,受傷的永遠都是平民百姓。
信息源:以民調顯示:66%的以色列人希望內塔尼亞胡退出政壇,不要尋求連任 觀察者網
而以軍在加沙的殘暴軍事武裝,已經慘無人寰,哪怕是以方的人,訴求也是停止戰爭,可戰爭的持續讓他們的希望一次次落空,好像加沙已經成了他延續自己政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停火協議期間,內塔尼亞胡公然發動戰爭,不顧人質安危,將國家拖入無盡的戰火,4月2日,內塔尼亞胡又宣布計劃建立第二個“費城走廊”。
信息源:內塔尼亞胡稱以軍計劃建立第二個“費城走廊” 環球時報 2025-04-03
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擴大在加沙地帶的軍事存在,好讓國內的強硬派看看,然后繼續自己的“總理之位”。
如今他能這么大搖大擺的出國訪問,絲毫不顧逮捕令一說,也是因為這還是一場難以拉扯的“大戰”。
漫長的法律拉鋸
從出庭多次,就能看出,證據已經是掌握的大差不差了,但是從他次次都能“安然無恙”的離開,也能看出,背后站的絕對不一般。
一旦罪名判下來,將會是十幾年的牢獄之災,但是這個定罪的過程,實在是太漫長,不管民心怎么掉,但人家手握權力,身后還有一支專業的律師團隊。
哪怕是這一次敗訴了,卻依然能夠繼續上訴至最高法院,整個法律程序可能會一直拖到好幾年,但誰能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萬無一失?政治因素、輿論壓力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都可能對案件的走向產生影響。
結語
現在內塔尼亞胡這么淡定,無非是背后靠的是美國,哪怕是在美國手里是一枚棋子,但短暫時間內,美國想繼續在中東擴大戰略地位,就不會拋棄他,以前,歐盟放話,會全力配合,執行逮捕令,但身為其中之一的匈牙利,如今“反水”,退出國際刑事法院,且熱烈歡迎“罪犯”,哪怕是內塔尼亞胡有罪,但依然無人能耐他如何,從目前來看,只要美國還支持,那他就很難會伏法,還有的長遠的磨,對此,大家如何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