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街參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馬拉松精神,被刻進君樂寶的企業基因
2024年,中國累計舉辦各級各類跑路賽事749場,總賽事規模達到700多萬人次。馬拉松精神,逐漸在新一代年輕群體里升騰。
上一次出現這種盛況還是2014年。這一年,官方正式取消群眾性和商業性體育賽事的審批,馬拉松賽事呈現井噴發展,成為一項備受大眾關注的運動。
一次是政策性放開,一次是全民的參與覺醒。中間相隔的十年,是馬拉松先行者們提前體驗世界的十年。
也是在2014年,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魏立華跑完了人生第一個全馬,自此徹底迷上這項運動。時至今日,他早已是一名國際六星跑者,曾在三年時間完成了全球馬拉松六大滿貫賽事,還鼓勵公司高管、全體員工參與進來。
一個人,為什么會迷戀上馬拉松?
作家村上春樹也愛跑步,甚至專門寫過一本《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的散文集。他在書里寫道,“全程馬拉松是一種苛酷的比賽,不念誦咒語真言,便無法堅持到最后。”
對于職業作家,寫作是筆尖上的馬拉松。他們要寫出絕世的作品,就要有一直寫下去的獨行勇氣。
那,對于一個跑過十余年馬拉松的企業家,他又會在跑道上洞見怎樣的真言?
其實,在很多公開采訪的場合里,魏立華都反復提到,馬拉松不單純只是一種運動,還是一種經營管理的方式,更是一種刻在君樂寶基因里的企業精神。在他看來,跑步和公司發展有一個共性,就是“可以勻速,甚至慢點,但是不能停”。
這種深刻的理解,也讓魏立華和馬拉松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密。近日在君樂寶科學營養研究院,他與同為石馬代言人的“百馬王子”勵建安院士,開啟了一場由著名體育節目主持人劉建宏發起的跑者深度對話。
在這場主題為《跑出民營乳企加速度》的對話里,魏立華再次提到,馬拉松比的不是爆發力而是耐力,做企業同樣如此。
2
把握產業趨勢,君樂寶跑出企業加速度
2014年,魏立華第一次跑完全馬的這一年,也是君樂寶轉型之路上極其關鍵的一年。以低溫酸奶起家的君樂寶,抱著“促進奶粉價格回歸理性”的信念,踏上了一條新的品類賽道。
從酸奶到奶粉,這家民族乳企自然會遇到各種阻力,要在廢墟上重建國人對中國乳品的信心,也要在技術、產業鏈等方面苦下功夫,才能生產出真正的品質產品。
一家企業,在每一步都體感沉重的時候,怎樣才能“跑”下去?
這是魏立華跑過的來時路。在2014年完成第一次全馬之前,他有過兩次挑戰失敗的經歷,都是跑到30多公里的時候碰上了“撞墻期”。魏立華后來復盤了失敗的過程——在身體非常疲勞的情況下,精神一旦放棄妥協,人也會隨之停下來,再想跑就起不來了。
于是,在第三次挑戰全馬的時候,魏立華告訴自己,絕不能找任何放棄妥協的借口,爬也要爬過去。
這種信念也被魏立華運用到了公司管理。在他的帶領下,君樂寶以敢想、敢干、堅持的精神不斷完成挑戰,成功度過奶粉「撞墻期」、益生菌「撞墻期」、鮮奶工藝創新「撞墻期」……一次又一次完成自我蛻變。
2019年,在完成奶粉和低溫酸奶的布局后,君樂寶又推出新一代鮮牛奶“悅鮮活”,采用INF0.09秒超瞬時殺菌工藝,在最大限度保留活性蛋白的同時,將牛奶的保質期延長到了19天,把國內鮮奶行業的天花板往更高處推了推。
過去十年,馬拉松經濟重新提速,君樂寶也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開創“全產業鏈一體化”模式和“六個世界級”模式。
“全產業鏈一體化”模式是,從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生產加工全程自有、自控,從根本上保障產品質量的安全放心。“六個世界級”模式則指的是,世界級育種資源、世界級水平的研發、世界級先進的牧場、世界級領先的工廠、世界級一流的供應商和世界級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在強大的創新力推動下,君樂寶推出了一系列深受消費者喜歡的超級單品。其中,悅鮮活鮮牛奶自2019年上市后,快速拓展市場,成功坐上高端鮮奶銷量冠軍;簡醇連續四年榮獲全國低溫酸奶銷量第一。
這般成績,得益于君樂寶的產品創新,也離不開對消費者剛需的精準洞察,以及全球追求“主動健康”理念的敏銳預判。比如,簡醇迎合的正是年輕消費者追求的低糖生活方式。
當然,君樂寶不僅是廣大消費者的選擇,也是“冠軍級”團隊的認可。2024年7月,君樂寶正式官宣成為中國十大國家隊官方合作伙伴,持續以高品質乳品來支持國家隊創造佳績。
君樂寶和十大國家隊的關系網,是由高度契合的品質、精神、信念編織而成。而這,是君樂寶用馬拉松精神跑出的里程碑,也是魏立華馬拉松式經營管理哲學的顯化。
3
從產業鏈布局到技術創新,長期主義者君樂寶的“慢”與“快”
在最初的兩次馬拉松挑戰中,攔住魏立華的“撞墻期”,是一種無論怎樣想跑下去,可就是凝聚不起一絲力量的狀態。
“撞墻”并不會因為,你曾經突破過一堵墻,就突破了之后所有賽道的墻。只要你還在賽道上跑,墻就會時不時出現在面前。
企業管理也是如此。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因為洞察了一次或幾次商機,就一直能高枕無憂地發展下去。
所以說,比突破某一次撞墻更重要的,是擁有每一次面對撞墻的智慧。
在2018年跑柏林馬拉松“心碎坡”的時候,魏立華又一次發現自己雙腿像是突然灌了鉛,體能也逼近了極限。每一步都有點絕望,每一步都在考驗人的意志力。魏立華當時想的是,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一步步地邁出去,等跑到終點,再回首這段痛苦的過程。
也是這段痛苦的過程,讓魏立華悟出了一個心得,“撞墻不是體能崩盤的臨界點,反而是突破自我極限的真正起點。”
任何企業在尋求發展過程里,也都不可能一直保持飛速向前的狀態。尤其魏立華所處的乳制品行業,跟用戶健康緊密相關,加之產業鏈特別長,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決定最終品質,稍有差池就可能失去節奏、脫離軌道。
不過,這個行業一直在“撞墻”,也就意味著一直有突破自我極限的機會。
每當企業發展遇到阻力,魏立華始終保持一種態度,那就是“別怕慢,慢就是快。有困難、有問題,都可以一個一個解決的”。
君樂寶的慢,慢在產業鏈的構建。
以原奶采集為例,德國采取工業把關的模式,在收購原奶的過程里,乳企依照奶農所提供的牛奶質量進行定價,不符合規則的無法入廠加工。新西蘭采取合作社的模式,乳企和奶農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把控原奶的質量。
追求輕資產、高周轉,這本就是快消行業的普遍追求。然而,作為中國的民族乳企,君樂寶卻選擇反向押注全產業鏈,往更上游不斷延伸,做到了從牧場到餐桌的全鏈條品質的把控。君樂寶有專門負責牧草研究的科研團隊,來優化牧草品種,并精準鎖定牧草收割的黃金時間,從根源上保證產品的高質量。
君樂寶的慢,還慢在技術的突破創新。為了解決益生菌和乳酸菌發酵劑的“卡脖子”問題,它建立了擁有上千株乳酸菌的菌種保藏中心,從菌種資源采集、功能菌株選育、生產工藝構建等方面入手,研發除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菌十多株,成功實現產業化的同時,也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壟斷。
君樂寶邁出的一步步都在證明,慢,是面對“墻”時,謙卑堅定的心態。而以這種慢蓄起的基本盤,才有穿越周期的堅定。
這些看似低速的模式,實則是穩扎穩打地建立起品牌的競爭壁壘。到現在,君樂寶已經不再只是一家強大的民族企業,在整個國際市場同樣有著一定影響力。
所謂馬拉松精神,其實就是一種快慢轉換間的長期主義。而這,是所有能夠穿越周期的企業的共性。
當然,這不是這場商業「馬拉松」的終點,君樂寶的腳步一旦開始,就不會在此停下。所有中國乳業都將在這條品牌升級之路上,一墻一墻撞上去,一步一步跑下來。
貪財好色的花兒街致力于為大家帶來更有價值的閱讀。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花兒街參考(zaraghost)、作者,侵權必究。
往期熱文· 推薦
點在看的人怎么吃都不會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