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正確家教理念·普及科學養育知識
在許多家庭中,父母常常會習慣性地說出"大人說話,小孩別摻和"這樣的話,或者選擇性地將一些事情對孩子隱瞞。雖然父母總是以"為孩子好"作為理由,但最終被動接受結果的往往就是孩子自己。父母在不考慮孩子意見的情況下擅自替他們做決定,當孩子表現出不滿時,又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壓制他們的聲音。這樣的溝通模式不僅無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反而會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別讓孩子失去表達的權利
事實上,即便是成年人,如果在表達自己觀點時總是被打斷,也會逐漸失去表達的意愿。因此,父母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產生負面影響。這種教育方式在當前社會仍然相當普遍,它會導致孩子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勇氣和自主做事的能力。當父母經常打斷孩子的發言或阻止他們表達時,孩子的真實想法就無法得到呈現,父母也就失去了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機會,自然無法給予適當的引導。
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危害極大。一些孩子會因此變得不善于表達,缺乏主見,性格怯弱退縮;而另一些孩子則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獨斷專行,完全聽不進他人的意見。明智的父母應該將孩子視為具有獨立思想的個體,給予他們平等的對話地位,尊重他們表達的權利。父母需要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體會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才是真正盡到了教育子女的責任。
開明的父母會主動為孩子創造平等的對話環境,鼓勵孩子大膽表達,這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促進親子之間的良性溝通。只有當孩子真正擁有發言權時,家庭氛圍才會變得更加和諧融洽。簡單地強制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見是毫無意義的,父母必須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予他們充分表達的空間。有些父母習慣于用家長的身份來壓制孩子,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人生終究是孩子自己的。
專家介紹
今晚(4月3日)19:35,山東省家庭教育宣講團專家東營市東營區實驗中學心理咨詢室負責人朱清林將結合典型案例,為家長們解析如何通過改善家庭溝通、調整教育方式來促進父母與子女的共同成長!
課程收看指南
1. 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養教有方App
2. 點擊首頁瓷片區【同一堂課】直接進入本期課程(19:35準時更新)
智慧家長課前測試
作為智慧家長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會仔細傾聽孩子的表達呢?當孩子表達時您認為該如何回應呢?
您可以通過本文下方評論區或登錄養教有方App在本節課程《同一堂課|相互促進,父母與子女共同成長(上)》評論區下分享您的家教故事或留下您的相關困惑。
本文編輯:Sunshine
責任編輯:林美妮
歡迎家長分享家庭教育經驗:sdetvnm@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