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投資端的表現,2024年A股上市險企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五大A股上市險企去年共實現347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逾77%。與此同時,總投資收益達到7969億元,同比實現翻倍。
而根據監管披露的數據,險資2024年年化財務投資收益率為3.43%,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7.21%,同比亦是大幅上漲。
在總結險企2024年投資端表現并展望今年投資布局之際,國際金融市場掀起了新的巨浪。美東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了全球矚目的“對等關稅”,擬對中國加征34%關稅,并針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關稅。
特朗普公布的關稅方案整體高于投資者預期,全球市場震蕩加劇。而險企進行資產配置,從戰略層面來看需要審時度勢,調整資產配置,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也要做好風險防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險資投資黃金試點迎來關鍵性進展,國壽、人保、太保、平安等險資已經入場黃金交易。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背景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價值凸顯,此時險資拿到“入場券”意義重大。
“對等關稅”政策下,全球經貿勢必迎來猛烈沖擊,亦將重塑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新的一年,險企資產端如何“接招”,值得關注。
“穩定”債券,“加倉”股票
01
毋庸置疑,五大A股上市險企2024年資產端實現一個“豐收年”。
2024年,五大險企總投資收益達7969.2億元,同比提升113.91%。其中,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實現總投資收益3082.51億元,仍是名副其實的行業“老大哥”。新華保險實現總投資收益796.87億元,同比暴增2.5倍。中國太保實現總投資收益1203.94億元,同比增長130.5%。中國人保實現總投資收益821.63億元,同比增長86.2%。中國平安實現總投資收益2064.25億元,較2023年增長66.6%。
投資端表現無疑是險企凈利漲跌的主要“勝負手”,受益于投資表現,2024年五大A股上市險企凈利潤同比增長77.76%。
不僅如此,在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IFRS 9)之下,更多金融資產分類為FVTPL(公允價值計入當期損益),市值變動會直接影響投資收益,并計入利潤表,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權益市場波動對利潤表的影響。
大賺的上市險企2024年資產端配置戰略有何特點?從年報來看,“穩”依舊是主基調。戰略資產配置均以債券投資為主,占比均超過50%。
過去一年,在政策暖風頻吹下,股票市場迅速回暖。險企也調整了投資策略,增加了權益資產配置,從投資端為凈利潤大增奠定了基礎。
從股票投資來看,2024年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均增加了股票投資在投資組合中的占比,中國人壽的股票投資占比僅是微降,從2023年的7.95%到2024年的7.58%。
作為行業的風向標,五大A股險企的投資表現也是行業的縮影,33萬億元險資在2024年表現同樣不俗。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2024年保險業資金運用情況表顯示,截至2024年末,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余額為33.26萬億元,其中,人身險公司為29.95萬億元,財產險公司為2.22萬億元。
從投資收益來看,保險公司2024年年化財務投資收益率為3.43%,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7.21%,而2023年度上述兩個數值分別為2.32%、3.22%。
短期波動與長期價值
02
回顧過去固然重要,但是著眼未來才是險企當下的重點。
對于2025年的投資布局,五大A股上市險企如何展望?從近日舉辦的2024年業績會上的高管發言可見一斑。
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上市險企高管均表示“看好”,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增長,包括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
“對于2025年的權益市場保持樂觀,預計債券市場利率將從去年的單邊下行轉為今年的雙向波動。A股市場運行中樞有所上行,但是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流動性充裕,估值仍有回升修復的空間。基于這樣一個市場判斷,我們的策略是繼續堅守長期主義,堅持資產負債匹配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暉表示。
中國太保副總裁、首席投資官、財務負責人蘇罡在業績會上回復投資者表示,2025年股票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今年股市總體上將表現為結構性行情。
在資產配置方面,蘇罡表示,中國太保一方面會繼續加強長期利率債的配置,以有效延展固收資產久期,控制資產負債久期差。另一方面仍將積極有效增加權益資產的配置和未上市股權等另類投資配置,以提高長期投資的風險回報。
險資是長線資金、耐心資本,但資本市場卻是瞬息萬變。因此,需要從兩方面平衡市場短期波動與長期戰略協同。
“一方面積極探索通過延長考核周期,降低當年考核權重,來引導關注長期回報。另外一方面將持續加強資產負債聯動,細化機制,針對具有不同負債特性的保險賬戶設置精細化、個性化的考核指標,保證投資行為更加精準理性,平衡短期波動與長期價值投資之間的關系。”新華保險副總裁秦泓波表示。
從標的來說,高股息資產依舊是險資適配度較高的一類資產。中國平安副總經理、首席財務官付欣表示,對于高股息的銀行股以及新能源、新質生產力、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領域的突破保持關注。作為保險資金平安是堅持價值投資,穿越周期穩健的配置策略,始終關注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的平衡。
中國人保副總裁才智偉則表示,中國人保將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審慎投資”理念,在資產負債匹配的大框架下,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業務發展,結合權益市場預期收益及結構性風格等因素,穩步提升OCI(其他綜合收益)權益資產占比,更好實現長期業績增長和短期報表穩定的平衡。
“耐心資本”危中求機
03
過去一年,政策層和監管鼓勵作為“耐心資本”和“長線資金”的險企支持資本市場發展。
新“國九條”提出,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持續壯大長期投資力量。主要舉措包括: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政策環境;完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提升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投資靈活度。
去年9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出,要分類施策打通各類中長期資金加大入市力度的堵點,加快完善“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
同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提出,培育壯大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打通影響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制度障礙,完善考核評估機制,豐富商業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模式,完善權益投資監管制度,督促指導國有保險公司優化長周期考核機制,促進保險機構做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為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長期投資。
險資從去年以來掀起的新一輪“舉牌潮”就是發揮“耐心資本”作用最鮮明的體現。4月2日,新華保險公告稱,舉牌港股北京控股,持股比例達5%。
而今年一季度,險資舉牌已經超10次,舉牌次數超過去年同期,且已超過2023年全年,如平安人壽舉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H股;長城人壽舉牌中國水務、大唐新能源H股;瑞眾人壽舉牌中信銀行、中國神華H股等。
根據華創證券的統計,2024年全年,險資共舉牌20次。從險資舉牌對象來看,銀行、公用事業、環保、交通運輸等行業高股息股票資產是青睞對象。險資頻頻舉牌背后,也釋放出看好A股及港股中長期投資價值的信號。
“和2015年以萬能險助力的舉牌潮相比,此輪險資舉牌呈現高ROE特征弱化、紅利風格進一步凸顯的特征。”華創證券表示。
相比較A股市場,H股市場現階段似乎被險資更為看重。“目前港股仍是全球資本市場最便宜的市場之一,且股息率高,只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舉牌高股息品種依然具有吸引力。”太保資產總經理余榮權在中國太保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
總體而言,在投資中,“危”與“機”一直相伴而生。從外部來看,特朗普重返白宮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但是險資依然可以危中求機。從內部來看,中國國內各項經濟數據指標正在好轉,穩定經濟政策還將持續發力,再加上貿易戰的“前車之鑒”,不妨對中國資本市場再樂觀些。
撰文:胡婉香
編輯:一諾
設計:曉瀅
校對:安文
審核:曦曦
出品:新時代保險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