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于孩子的愛,往往是無微不至地、毫無保留的,而這也導致很多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時候,會將自己的所有“底牌”全部亮出來,以支持孩子的發(fā)展,讓孩子的生活更加幸福。
雖說很多子女對于父母的付出是感恩戴德的,在父母老了之后也是非常孝順的,但即便子女再孝順,有些事情也是無法企及的。
所以,父母要想晚年不遭罪,那么就一定要保留一定的底牌才行。
將全部的“愛”都給了子女,哪料到在晚年卻“遭了罪”
鄰居老任,為人挺好,對待子女也是無微不至,但是晚年生活卻令人唏噓不已。
很多人一開始都覺得老任的晚年生活將會是非常幸福的,不過事實真的很打臉。
老任家里有兩個孩子,老大小玲是個女兒,老二小強是個男孩。
在兩個孩子小的時候,老任對于他們真的是非常關愛,有什么好吃的第一時間就是想到兩個孩子,看到什么好玩的第一時間就給孩子們帶回來。
在平時,要是孩子們有個頭疼腦熱的,老任也會非常的操心,不僅及時帶孩子去看病,還會為孩子準備各種養(yǎng)身體的食物,似乎孩子就是老任的全部。
就這樣,伴隨著老任的養(yǎng)育,兩個孩子逐漸長大了。
姐姐小玲在大學畢業(yè)之后,和大學期間認識的一個男友結婚了,由于男友的家在南方,所以小玲也跟著男友去了南方,至此,家里就只有小強一個人陪伴著老任夫婦了。
不久之后,小強也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值得慶幸的是,小強的對象是本地人,所以在結婚之后,小強夫婦和老任仍舊住在一起,平日里倒是熱鬧了很多。
不過,老任對于子女婚后還和自己一起住這件事,感覺有點“對不起”小強。
畢竟人家結婚都是住“新房”,自己的兒子結婚卻只能夠和自己一起住,有點委屈兒子和兒媳。雖說兒子兒媳沒說啥,但老任總覺得這么做不是個事兒。
于是,老任就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積蓄,想要給小強湊錢買房,而小強夫婦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奮斗幾年就能夠攢錢付首付,不需要老人幫襯。
但是,兒子兒媳越是不要,老任就越覺得對不起他們,便非得給,最終小強無奈的接受了老任的幫助,買了自己的房子。
有了房子之后,小強一家人自然就搬出去了,家里就只有老任和老伴兒了。
原本,老任看到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事業(yè),也是深深的松了一口氣,感覺自己的“任務”完成了,終于能夠安享晚年了。
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老任的老伴兒突然患上了慢性病,發(fā)病的時候可把老任嚇壞了,差點就再也見不到老伴兒了。
老伴兒生病之后,平時老任就只顧著照顧老伴兒了,但是由于老任將“棺材本”都給了兩個孩子。
所以家里的經濟能力也是很弱的,但為了能夠讓老伴兒更好地恢復,老任還是和兩個孩子開了口。
老任的兩個孩子,還是很孝順的,老大雖說身在外地回不來,但是卻會很及時打來錢,解決老任的經濟問題。
老二雖說平時工作忙,但是一有時間就會來幫助老任照顧老伴兒,兒媳也是有空就來。
就這樣看來,老任的兩個孩子都還是很孝順的,這讓鄰里們都很羨慕。
不過,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女兒畢竟是嫁為人婦了,如果一直給家里寄錢,勢必會影響到女兒家庭的穩(wěn)定。
兒子雖說在本地,有時間過來幫忙,但畢竟兒子也有自己的家庭、孩子和工作,根本不可能時時刻刻過來,也沒有精力一直過來照顧老人。
所以,時間一長,兩個孩子對于老人生病這件事還是有心無力,照顧老伴的任務,還是落在了老任身上。
總不能讓老大離婚回家照顧老人吧,也總不能讓老二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家庭來照顧老人吧。
就這樣,雖說兩個孩子都很孝順,但晚年的老任還是感到非常的“遭罪”。
在很多人看來,只要子女孝順,那么老人在晚年肯定幸福,但是實際上,子女孝順但老人晚年遭罪的情況比比皆是,只不過不到那個地步,很多人沒有察覺罷了。
父母要想晚年不遭罪,就先得保留“三張底牌”
子女再孝順,也不如自己擁有這三張底牌:
●最重要的底牌:健康的身體
人們在步入老年之后,如果說沒有一個好的身體,那真的是會“遭人嫌”的,甚至自己都會嫌棄自己。
畢竟沒有一個好的身體,自己平時生活都會變得比較困難,這將會嚴重影響自己的晚年生活。
所以,作為父母,第一個需要保留的底牌就是自己的健康。
那么,做父母的如何維護自己的健康呢?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勞逸結合”,無論是在工作的時候,還是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都需要客觀地衡量付出的程度,不要做一些過于傷害自己身體健康的事情。
比如說,很多父母為了能夠給子女更好的物質生活,于是便經常加班工作,最終導致自己患上職業(yè)病,身體素質下降等等,這就不是很合適了。
同時,父母們還需要注意修正自己的作息、日常習慣等,維護好自身的健康狀況,這樣才不會在晚年留下病根,才不會擁有一個病懨懨的晚年。
●最實際的底牌:強大的養(yǎng)老能力
擁有孝順的子女,老人自己就不需要操心經濟問題了嗎?很顯然不是這樣的。因為自己手里有錢,和子女手里有錢完全是兩碼事。
比如說,如果老人自己的手里有錢,那么在物質生活方面就能夠更加自由,想要什么樣的物質生活,都能夠實現自我滿足,自己 擁有絕對的自主權。
但是,子女手里有錢就不同了,老人在花錢的時候,往往會存在一些“思想負擔”,就算經濟能力很強,老人也可能無法好好地享受物質生活。
更何況,很多情況下,老人的子女很可能不會擁有太強的經濟能力,就算是擁有,也可能不會給老人太多的經濟資助。
所以,老人非常有必要自己擁有較強的經濟能力,這樣就能夠更好地設計自己的晚年,獲得想要的生活。
比如說自己想要旅游養(yǎng)老、想要請保姆、想要旅居買房等等,都不需要向子女“開口”,也不需要向子女“報備”,老人會更加地自由,更加地愜意。
●最關鍵的底牌:思維與觀念
很多老人在晚年時都會產生一種錯誤的思想,認為自己“沒用了”,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思想,輕則影響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重則可能會導致老人抑郁、輕生。
這種思維的產生條件,其實很普通。很多老人到了晚年時,都已經退休了。
雖說不工作就能夠拿工資是年輕人的向往,但是對于老人來說,不工作反倒會讓自己的生命變得孤寂,自己感受不到被需要,從而讓老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
更何況,子女也都成家立業(yè),有了自己家庭和孩子,這很可能會讓老人覺得自己被子女“拋棄”。
因為子女再也不是那個整天賴著自己的小棉襖、小夾克了,而是成為了為他們的愛人、子女擋風遮雨的大樹,不再需要自己的庇護了。
如果老人一直存在這種消極思想,那勢必晚年生活會變得孤寂落寞。
所以,要想讓自己的晚年過得幸福,就一定要注意保留思維與觀念的底牌,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認識到晚年生活的樂趣。
年輕子女該如何幫助父母保留好“底牌”?
年輕子女積極幫助父母保留好底牌:不僅讓父母的晚年更幸福,也會減少自己的養(yǎng)老負擔。
1)不要過于貪圖父母的錢財
說白了,就是不要“啃老”。
自己成家立業(yè)之后,就要明白自己是一個具有完全能力的人了,再向父母要錢,或是接受父母的資助,就有點不合適了。
所以,年輕子女一定要盡快實現經濟獨立,不要貪圖父母的錢財,讓父母擁有足夠的養(yǎng)老能力。
從長遠看,這對子女也有好處,畢竟父母自身的養(yǎng)老能力強了,就不會再麻煩子女了。
2)懂得維護父母的身體健康
父母的身體好,無論對于老人,還是對于子女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平時作為子女一定要關注父母的身體,幫助父母維護好身體,讓父母一直保持健康。
從長遠看,老人的身體好,那將是子女莫大的“福氣”。
因為這意味著給子女“省錢”、“省時間”、“省精力”,子女不需要為老人生病住院而花錢、陪床等等。
3)幫助父母建立積極的心態(tài)
最后,子女還要注意和老人多溝通交流,讓老人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
子女和父母多交流,會讓父母擁有存在感,甚至感覺自己仍舊被需要,這樣老人們的思想就會更加積極,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想得“太多”。
同時,積極的情緒也對老人的健康等有很大的幫助,會讓老人更好地規(guī)劃自己的晚年。
結語
想要晚年過得好,三張底牌少不了。所以,作為父母,無論再怎么愛自己的子女,也要保留這三張底牌,這不僅是為了自己的晚年著想,也是變相減少子女的負擔。
那么,你覺得要想獲得理想的晚年,需要什么條件呢?你認為這三張底牌會讓老人擁有美好的晚年嗎?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