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以及截圖,請知悉。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說: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是冷氣機。
別看新加坡地處赤道,常年溫度都在30度上下,還是沿海國家濕度又大,可正是這個熱帶國家,會經常讓人冷到感冒。
而同樣是地處熱帶的印度,情況卻和新加坡大相徑庭,或許印度難以成為超級大國的原因正藏在空調里。
全世界都知道,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就是南北極,而讓人感到比南北極還冷的應該就是新加坡的室內。
在別的國家都將空調設置26度時,新加坡給出的標準是18度。
當然,常年保持在18度也和他們的歷史有著脫不開的關系,1965年這一年,新加坡正式脫離了英國的殖民地。
但是太久的統治也讓新加坡的人民生活非常地西方化,其中穿西裝打領帶就是最重要的一個習慣。
比如見重要的客戶,面試以及出席各種場合,新加坡的男士都會著正裝,皮鞋,顯得極為重視。
可在這常年30度左右的新加坡,穿西裝也意味著身上早就被這汗水濕透,新加坡人重視禮節,因此在穿著輕薄和將室內度打低兩種選擇中,他們選了后者。
不過,幫大家做出選擇的人正是他們的國父李光耀,從1959年到1990年他在位的這41年中,李光耀帶領著新加坡從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發展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
新加坡的資源有多么匱乏,就連一半的淡水供應都要從隔壁的馬來西亞進口,幾乎全部的電力燃料都依靠海外購買。
李光耀在接受采訪時也時常被問到帶領新加坡成功的秘訣,他提到除了地理位置與多元文化,更重要的便是冷氣機。
在他擔任新加坡的總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為辦公大樓安裝上了空調,那時還是上世紀60年代,空調還是極為少見的一種電器。
而李光耀決定要安裝的理由非常地簡單,溫度低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也是高效工作的關鍵。
可能不少人也會感到莫名其妙,空調的威力真的有如此之大嗎?其實美國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也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在22攝氏度的環境中,工作效率是最高的。
其實,這也正應了一句話:“熱帶無強國”。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每個人都有過切身的體會,在夏天到來之際,確實會感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在熱的環境下人就會變懶。
縱觀歷史,也不難發現,古代文明大多出現在溫帶,因為在這里更適合農耕文化。
即使是我國古代,像嶺南那里比較熱的地區也被視作瘴氣橫行的偏遠地帶,因為除了高溫,那里還有橫行的蚊蟲,導致病菌泛濫。
雖說印度在獨立之前也曾有近二百多年被英國的殖民史,但是因為它有著濃厚的宗教底色,所以并沒有太多地被西方文化所影響,就比如穿衣打扮,還是延續一貫以來的風格。
但是,在被英國統治的這些年里,給印度打上最深的烙印莫過于它的大國之夢。
印度一直以“日不落的接班人”自詡,想要創造出一個多方面強大的國家,可遺憾的是,從1947年獨立以來,這個夢似乎還沒有看到曙光。
當然,印度難以實現大國夢也和他們的種姓制度有著極大的關系,由于種姓可以將印度人劃分為三六九等,也就是意味著他們所有人所得到的資源并不相同。
就比如低級的達利特和首陀羅連正常的教育資源都難以享受,所以這也就使得印度大部分的人受教育水平低下,整個國家難以發展。
其次,就不得不說印度的常年高溫了。
印度的高溫是令人難以想象的,一年到頭,氣溫都在三十度以上,最高的時候可達到五十度。
在這種高溫天氣之下,別說工作,就算是躺著不動,也分分鐘讓人感到快被“熱化了”。
一旦天氣酷熱,不少有工作的人只能在清晨或者傍晚涼快的時候工作,這樣一來效率極低。
當然,高溫也并不可怕,有空調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可偏偏在印度,想要得到空調的庇護,需要攻克兩個難關,第一個就是要有足夠的錢買空調。
這又要說回印度的種姓制度了,因為種姓制度,印度的貧富差距極大,大部分人掙的錢根本也就支撐不起他們使用空調的生活。
所以,在常年高溫的印度,空調的普及率還不到6%,只有印度的富人才能享受空調的舒適。
大部分的印度人,要么不出門,要么就干脆在恒河里泡著。
當然,除了能買起空調,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穩定的電力,而印度的電力供應更是一塌糊涂。
就連其首都新德里,每年一到高溫的天氣,就會出現大面積停電。
要說印度的發電量一年大概有1.9萬億度,位于中美兩國之后,可印度的電網卻十分落后,所以輸送電力是印度最大的弱項。
印度電力損耗率高達23%,而我國是6%,也就意味著,印度發了一頓電,輸出之時,有四分之一都浪費了。
再加上其電網的落后,所以印度很多地方不是經常停電就是干脆沒電,這也就導致空調根本在印度難以普及。
而且印度還是個人口大國,要想實現它的大國夢,就必須重復我們以前的老路,走制造業崛起的路線。
很明顯,印度的工人雖多,但是受教育水平不高,再加上高昂的電費,他們根本也做不出實惠又高質量的產品。
而新加坡之所以能處處安裝空調,也和它的電力系統有關,小小的一個新加坡光發電公司就有10家,而且因為面積小,電網架構也要簡單不少。
所以新加坡的電力足夠讓公共場所的空調高負荷運轉,再加上新加坡具有優勢的地理環境,也使得他們可以方便地進口發電的燃料,比如天然氣等等。
再加上新加坡國家小,地理位置適合搞貿易,所以能成為發達國家也是理所當然的。
照這么看來,印度的大國夢恐怕還是遙遙無期啊。
參考資料:
經濟日報:空調之國
澎湃新聞: 夏季酷暑哪國人難熬?印度空調普及率僅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