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川建國又把牌桌掀了。老頭覺少,脾氣不好。
這次川建國火力全開,一口氣宣布對60個國家征收“對等關稅”。
老爺子雖然脾氣不好,但原則性很強,對60個國家實現了無差別攻擊,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至于怎么個“對等”法?老頭簡單提了三點:
國家層面的“對等關稅”,商品層面的“對等關稅”以及非關稅壁壘層面的“對等關稅”。
如果某國對美國商品征收100%的進口關稅,美國也將對該國商品征收100%的關稅。
如果,美國對來自某國的某種商品征收2.5%關稅,但對方對來自美國的同種商品征收10%關稅。
一旦實施“對等關稅”,美國將把進口自這一國的這種商品關稅提高到10%。
至于第三個層面就比較復雜了,當然也是可操作空間最大的一個層面。
老爺子身體硬朗,一人單挑全世界,但人家挺厚道,還貼心地展示了一張標注“對等關稅”的大幅表牌。
讓挨打的人死也死得明明白白。
不過牌上的關稅數字還是把全世界都看懵了,看不懂老爺子的結果是怎么算出來的。
說老爺子數學不好吧,他能創新性地提出一個關于“對等關稅”的計算公式;說老爺數學好吧,這公式又過于草率了。
所以老爺子表演完沒多久,就有人破解了他的計算公式:
它把美國和這個國家的貿易逆差,和這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額相除,得到的那個比例就是“關稅差額”。
比如美國和印尼的貿易逆差是179億美元,而印尼對美國的出口額是280億美元。
老爺子用179除以280,得到64%,這就是他聲稱的“關稅差額”。
老爺子算賬的方式,深得咱們四季青檔口大媽的精髓,計算器咔咔一通摁,一本正經給你看結果。
完了還特仗義地說:
兄弟,看在咱倆有眼緣的份上,哥在這個基礎上給你打5折。
所以別看老爺子一天天咋咋呼呼的,關鍵時刻還是挺保守的,其實大膽一點給大伙直接干到100%,大伙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套用胡總編的邏輯,都發錢等于不發錢,那么都加稅等于不加稅。
這也是間接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人受損。
過去跟著訂單去國外建工廠的老板們,看著老爺子的騷操作,估計“拿下他另一只耳朵”的心都有了。
老爺子憑一己之力把自己玩成了世界公敵,應該自個兒也慌,所以干脆直接一塊宣布國家緊急狀態。
要知道咱們老板滿世界跑,想把產業鏈遷到便宜的地方,這個過程整整走了10多年。
不到100天的功夫,老爺子就把這個大伙兒辛辛苦苦建起來的產業鏈一下給砸了。
有一個快時尚巨頭把總部設在坡縣,用中國供應鏈拿下漂亮國市場,轉頭又去另一個國家IPO,在東南亞布局產能。
這在全球化繁榮時期,堪稱是經典操作;不過老爺子執政后,這種操作疊滿了Debuff?。
其實近幾年,咱們走出去的工廠已經有點動搖了。
因為像越南這些地方只是發展慢,又不是腦子不好使。這些年,咱們這里發展的邏輯也差不多被他們琢磨明白了。
2015年左右,咱們東莞一些工廠陸續轉移到東南亞。
那時候,東莞那些地方的工人月薪大概是5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
也就是說,越南當時的工資水平只有東莞的一半。
不到10年的功夫,越南人的月薪現在差不多接近咱們月薪的八成了。
就這樣的工資水平,越南年輕人也不覺得多香。
他們開始走咱們年輕人的路,拒絕進廠擰螺絲,寧可去中介賣房,去平臺開摩托。
過去在東莞招不到人的鞋廠老板,想的是在越南開掛,玩的卻是一個東莞“副本”。
在咱們這體驗過“世界工廠”供應鏈的極致,也很難適應其他地方的供應鏈。
畢竟在東莞一些地方,老板們在15分鐘車程之內就可以把配套整齊活。
這要擱越南,點個麥當勞15分鐘都不一定能上桌。
別看越南供應鏈的牛逼程度跟咱們差了幾十年,但人家現在已經挑剔上了,附加值低的還一定能看上。
再回頭看咱們的供應鏈,依然在牛逼的道路上一騎絕塵。
今年春節,《哪吒之魔童鬧?!繁?,搞得潮玩市場一“吒”難求。
東莞老板接到了哪吒周邊1個小目標的訂單,憑這筆訂單就能超過公司之前全年的產值。
別看訂單很誘人,但能不能及時交貨是一個大挑戰。
人家老板為了盡快交貨,向上下游企業借用了2000多名工人,一批新的設備也快速到位。
連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半夜12點都還在關心他們第二天生產工人夠不夠。人家老板說:
幾個電話打過去,合作工廠馬上派人過來,一呼百應。要人馬上有人,要設備馬上有設備,這是在東莞才能做到的事。
斯基想奉勸其他想當“世界工廠”的地方:
有些作業好抄,有些作業估計連抄都抄不會。
比一些把工廠遷出去的老板更郁悶的,或許是那些為了出海把“中國”標簽都撕了的企業。
畢竟把工廠搬回來容易,把標簽貼回來難。網友的火眼金睛分分鐘都盯著呢。
在這個問題上,有一家韓國的集團是吃過大虧的。
他在咱們這激情表白,說自己熱愛咱們這片土地,這片土地是祖先故土。
到了韓國,又說自己是韓國企業;到了印尼,又說自己是亞洲企業。搞得各地網友都不買他的賬,說他里外不是人:
祖先是中國人,國籍是日本,名字又是韓國的,真正實現了國際化。
現在這家集團基本已經退出中國市場,后來轉移到東南亞,發展也馬馬虎虎。
無論是長在哪一片土地上的企業,都會帶著這片土地的文化和基因。提到日本企業,咱能想到“匠人精神”;提到德國企業,咱能想到“精密制造”。
而咱們的企業,幾乎各個都離不開這座世界工廠的牛逼供應鏈。
在這方面,咱們這里一些大廠已經行動起來了,明確了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幫助中國出海供應鏈渡過難關,而不是流亡式遷移。
所以只要咱們最重要的標簽都在,哪門子的關稅大棒都算不上達摩克利斯之劍。
咱們只是少了一個漂亮國市場,漂亮國失去的可是全世界啊。
這樣一對比,大大利好我大A。
來源:老斯基財經(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