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近,今天(4月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嘉禮承春 清明七韻”之“民俗韻”——“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在嘉定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
活動伊始,清明習俗小課堂率先登場。工作人員精心準備了涉及清明的歷史淵源、傳統習俗以及詩詞等問題,大家在一問一答間,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我之前只知道清明節要掃墓,今天我才知道清明節也是踏青節,假期里我也要帶著家人一起出去走走!”市民應曉娟說。
市民王志英已經80多歲了,她告訴記者:“嘉定的老習俗是每年清明前后要掃墓、燒錫箔,現在這習慣要改變,在墓前送一束鮮花,清明是一個講文明的節日!”
青團帶有艾草的清香,也有著告別寒冬,迎接萬物復蘇的好寓意,親手制作青團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專業面點師的指導下,大家圍坐在桌前,熟練地揉面團、分餡料。很快,一個個小巧精致的青團陸續成型。
周金丹是新上海人,在此之前從沒有制作過青團,“我準備把自己親手做的青團帶回家,讓孩子和我一起品嘗,這也是一種文化的體驗和傳承。”
據了解,3月22日-4月7日,區精神文明辦依托全區各級文明實踐陣地舉辦一系列“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通過開展“烈士陵園祭掃”“文明祭掃宣傳”“網絡云寄追思”“紅色故事宣講”“清明詩歌吟誦”“清明民俗體驗”“清明郊游踏青”等七項系列活動,大力推動移風易俗宣傳,讓市民群眾在清明節期間感受春日傳統節令之美的同時,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撰稿:黃湘鈺
攝像:付天豪
編輯:黃驪越
喜歡就點個“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