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滿城春色、繁花似錦的時節,油菜花、梨花、櫻花競相綻放,將城市裝點得如詩如畫。然而,當下有一味春味,比春花更令人著迷,它便是來自裕安區西河口鄉龍門村的羊肚菌。
在西河口食用菌種植基地里,一顆顆傘狀飽滿、模樣可愛的羊肚菌迎來了采摘季,種植大棚內,村民們忙碌的身影構成了一幅熱火朝天的勞動圖景。經過采摘、分揀、裝箱,再通過冷鏈物流配送,這些帶著陽光溫度與泥土芬芳的農特產品,跨越五六百公里,從皖西鄉村的田間地頭,順利抵達江浙滬的餐桌,助力六安綠色農產品成功 “融長入圈”,為城鎮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老公和兒子都在外面打工,我在家帶孫子,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在家門口的公司打零工增加收入,我心里可滿足了。” 村民楊春年一邊麻利地擼起袖口采摘羊肚菌,一邊笑著說道。她是裕安區西河口鄉龍門沖村人,在基地擔任采摘工,每天能有 100 多元的收入,一個月算下來大概能掙 2000 多元。這樣一筆收入,讓楊春年滿心歡喜。
“采摘可不是個簡單活兒,公司專門給我們培訓過。采摘羊肚菌全靠肉眼識別,要是看到兩條紋路間距寬,那就說明可以采摘了。” 楊春年熱情地向記者分享她的采摘經驗。在基地工作的這一年時間里,她憑借眼疾手快,已然成長為一名熟練且經驗豐富的采摘能手。和楊春年一樣,許多原本賦閑在家的村民紛紛來到基地工作,這里離家近、收入也頗為可觀,使得他們從最初的采摘 “零工”,漸漸轉變成了 “長工”。
西河口鄉作為典型的山區鄉鎮,耕地資源稀缺,傳統農作物種植規模受限,如何破解產業發展的難題,成了當地干部群眾最為關心的頭等大事。結合自身實際資源條件,該鄉瞅準了食用菌廣闊的市場前景,依托裕安區山水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全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逐步形成了 “公司 + 基地” 的產業發展新模式。
楊兵是裕安區山水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兩年前,他還在為公司擴大食用菌種植規模的事情發愁。2023 年,鄉里積極爭取到合肥市包河區結對幫扶資金 97 萬元,在龍門沖村建成了占地面積達 15 畝的食用菌基地,并配套了第三代連棟溫控大棚,交由楊兵及其公司代為運營管理,這無疑是一場 “久旱逢甘露” 的及時雨。
這座占地 15 畝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僅羊肚菌的種植面積就超過了 7 畝,這得益于楊兵豐富的菌類種植經驗。他介紹道:“之前,村民們在山里見過野生羊肚菌,但都不敢采摘食用,直到村里開始人工種植羊肚菌,大家才知道這是一種珍稀的食用菌。” 小小的羊肚菌在市場上每斤能賣到六七十元,堪稱春日里的 “饕餮” 美味,尤其受到江浙滬市場的熱烈追捧。
“這幾天大棚里正忙得不可開交,天亮得早,村民們早上 7 點就到崗了,大家都想多掙點錢。” 楊兵說道。目前,這 7 畝羊肚菌一般每隔兩天采摘一次,每次大約能采摘兩千斤左右,采收期預計持續到四月下旬。隨著產業效益日益顯著,今年,西河口鄉繼續爭取到結對幫扶資金 130 萬元,計劃進一步擴建食用菌基地規模并完善配套設施。擴建完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食用菌 15 萬公斤,產值高達 210 萬元。
從無到有,羊肚菌種植不僅壯大了西河口鄉的產業結構,還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大量季節性就業崗位。西河口鄉黨委委員陳銀鳳表示:“西河口鄉食用菌種植基地將充分發揮技術與資源優勢,以產業帶動創業,積極響應鄉村振興號召,大力發展規模化種植,緊緊抓住與上海對口合作的政策機遇,努力打造成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
來源:六安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吳姍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