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畢業不久的司先生初入西安職場,開啟了租房生活。首次租房的他,網購了一臺洗衣機。本想著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可安裝難題接踵而至,無奈之下,司先生聯系了貝殼省心租的維修師傅。師傅迅速響應,接單后即刻出發,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檢查,師傅發現手頭缺少專業安裝工具,無法直接安裝。但他沒有選擇離開,而是主動提議對洗衣機開展安裝前的調試檢查。沒想到,剛進行調試,洗衣機排水口就在3月19日當天突然污水反涌。師傅立即聯系貝殼省心租資管經理古知鋼。得知消息后,古經理迅速協調,帶著通下水師傅趕到現場。為避免給司先生造成困擾,他們讓司先生到一旁休息,自己則迅速開展清理疏通工作。憑借團隊間的高效協作與豐富經驗,短短30分鐘,積水被徹底清理,下水管道也順利疏通。
疏通完成后,維修師傅為確保萬無一失,對洗衣機進行反復調試,多次測試排水功能。與此同時,管家認真拍攝現場照片,及時向業主反饋詳細情況,還貼心地教司先生使用電器、水電氣充值方法等實用生活技能。第二天,貝殼省心租主動安排保潔人員上門,對房屋進行全面打掃。
貝殼省心租始終以用戶價值為核心,嚴格把控服務質量標準,精細劃分服務職能,把“省心”承諾融入每一處服務細節。貝殼省心租發起 “效率革命”,重新定義服務本質。它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簡單的中間商,而是憑借系統性服務能力,推動行業效率提升。只有將規?;c精細化有機融合,秉持長期主義持續打磨中臺能力,才能讓服務回歸本質,助力行業邁向良性循環。
從粗放經營到精細化管理
過去,鏈家倡導ACN模式,對服務鏈條進行全流程的拆解、細化、估值、定價,理順了經紀人、經紀品牌、門店之間的橫向關系,從而使中介行業更專業、更透明,提升行業效率,優化客戶體驗。如今,貝殼惠居又在ACN模式上進行自我迭代,推出“六芒星”角色分工。
一個經紀人既要收房、帶看、簽合同,又要處理維修、糾紛、續租,最終導致服務碎片化、體驗隨機化。貝殼省心租的解法,是對服務鏈路的“外科手術式拆解”。貝殼惠居按照服務環節,將租賃分成:收房、去化、業主線上維護、線下租務、租客/業主線上服務、維修/保潔等,對應安排了6個服務角色,分別是:資管經理、經紀人/客戶經理、云管家、租務管家、服務管家、供應鏈服務者,稱之為“六芒星”。六芒星角色分工的體系下,服務者各司其職,全面提高全鏈條作業效率和專業能力,通過各角色間的深耕與合作,帶來業務效率的提升:2024年末,全年資管人均在管房源109套,年人均新收98套,同?提升29%,實現新收房源規模的快速增?;在房源去化端,2024年第四季度的二次出房天數從年初的接近15天縮短到Q4平均的12天以內;更好的服務帶來了更高的租客續租率,2024年租客續約率提升至54.4%,同比提升了2個百分點,節省了再次招租出房的渠道成本。精細化分工的背后是對服務者的深度運營和重投入,縮小服務者方差,實現從“經驗驅動”到“能力復制”。2024年,貝殼省心租為資管經理、客戶經理、租務管家等6940位一線服務者提供了專業力、服務力等方面的培訓,2024年培訓場次共計338場。通過系統化培訓賦能,助力服務者專業能力與業務效率全面提升,為業務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轉向“向效率要紅利”的貝殼省心租,通過房源、客源、服務效率與體驗之間的動態平衡管理,推動房源規模化、運營精細化,尋求二者之間的相輔相成,通過精細化實現規?;?,通過規模化深耕精細化,繼而打造一個品質、規模、效率的長期正循環。
六芒星角色分工的本質是通過規則重構與賦能,實現專業深耕、效率提升。換句話說,分工的價值不在“分”,而在“合”——通過專業化降低系統熵增,通過協同化釋放規模紅利。
數智化躍遷——科技重構“人房服務”三角
科技,是貝殼省心租重點投入的領域之一。在其體系中,科技并非 “錦上添花”,而是驅動服務升級的 “底層操作系統”。
圍繞租賃業態的核心角色 “人” 與 “房”,貝殼省心租打造全鏈路數字化系統,實現 “房” 的數字化,推進 “人” 的服務閉環。
針對房源,該系統聚焦全生命周期管理,涵蓋從線索獲取、收出房簽約,到租務問題響應等關鍵環節,構建起高效智能的房屋托管業務系統。借助流程高效串聯、作業線上化、AI 賦能等,系統連接近 14600 名服務者(資管經理、客戶經理、租務管家、供應鏈服務者),為其提供全流程線上作業能力,提升效率,推動在管房源量不斷突破。
針對用戶,系統專注租后服務場景,助力從 “房屋管理” 向 “人居服務” 數字化升級。通過企業微信連接所有租客與業主,構建 7×24 小時在線居住服務生態,提供服務管家服務,實現 3 分鐘響應率達 98.3%,夜間(21:00 - 9:00)服務占比約 17%,進線量超 18 萬單 / 月,有效解決聯系不上人、夜間服務缺失等痛點。
服務關鍵在于 “閉環”,在于踐行對客戶服務品質的承諾。系統依托 AI 能力,形成 “智能問題感知 - 人機協同標準服務 - 服務評價” 全閉環,推動服務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關懷,打造以 “人” 為核心的智慧居住體驗。在貝殼省心租看來,這便是科技的使命:用系統解放服務者,讓服務回歸本質。
從 “人管房” 邁向 “數智管房”,貝殼省心租打造的行業首個全鏈路數字化系統,已歷經 71 次版本迭代,連接超 200 萬業主與租客。貝殼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彭永東指出,科技賦能行業價值顯著:“中國房地產行業加速進入新階段,客戶需求轉向降低決策風險、追求居住品質。我們以科技賦能服務者,構建最優決策能力,推動行業服務效率提升”。
服務信仰——笨功夫里的長期主義
在全國范圍租后維修環節,貝殼省心租每年墊付超 4800 萬元賠付儲備金,成功化解維修扯皮難題。除此之外,還針對不同區域情況展開特色化專項租后服務,如貝殼省心租在北京、天津、濟南等北方城市,已連續兩年開展 “暖冬行動”,臨近供暖季排查出供暖隱患100%維修。同時,建立起行業首個租賃服務輿情指數,公開投訴率、續租率等 12 項關鍵指標,有力推動服務透明化。這些看似 “不經濟” 的投入,收獲了顯著成效,租客續約率達到 54.4%,糾紛率下降 40% 。由此可見,信任已成為貝殼省心租最堅實的競爭壁壘。
貝殼省心租的實踐,正重塑行業價值體系: 對于業主,貝殼省心租從單純的 “交易撮合者” 轉型為 “資產管理者”。
面向租客,實現從 “一次性交易” 到 “全周期服務” 的轉變。300 萬次維修響應以及 7×24 小時管家服務,重新詮釋了租賃中的安全感。 就行業而言,通過六芒星分工模式、數字化系統建設以及輸出服務標準,帶動行業人效提升 30%,證明租賃行業并非注定低效。
2024 年,貝殼非房產交易服務收入占比提升至 33.8%,這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當科技與分工緊密融合,當服務理念超越短期利益博弈,居住產業必將從 “流量競爭” 邁向 “價值共生”。
結語:慢生意的快邏輯
從鏈家“真房源”革命,到惠居的“六芒星”分工,這家企業始終在驗證一個公式:(科技系統×精細化分工)^服務信仰=可持續效率革命
當貝殼管家們在系統中高效協同,當AI預判讓空置率下降5%,當租客深夜報修3分鐘得到響應——貝殼省心租書寫的不僅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更是一場關于居住尊嚴的實踐:真正的效率,從來不是犧牲服務換速度,而是用系統解放人,讓人回歸服務的本質。
時間終將證明,那些愿意為“笨功夫”付費的企業,才是行業最后的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