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勁爆消息:西山云廬又又又蟬聯北京別墅銷冠!
2025開年樓市回暖,海淀打得最火熱,就在這片“神仙打架”的形勢中,西山云廬成績最“顯眼”:3個超三千萬的房源在一個月內被火速搶購,憑實力吸引了一批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改善客群!
(數據來源于建委及網絡,僅供趨勢參考)
更難得的是,項目經過多輪現房交付,已經是“買一套少一套”的銷售后期,仍然能蟬聯別墅銷冠!這無疑是市場給出的最高評價,也是西山云廬給到高端客戶的底氣!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西山云廬——這個北京樓市的“常駐冠軍”,坐落在人杰地靈的八大處山腳下的實景別墅。
1
推開社區大門的剎那,春風卷著槐花香撲面而來。
原來是“劉娘府”這座京郊古村留下的兩株古槐:一株栽于乾隆年間,另一株生于清末,虬枝盤結間,撐起了整個項目渾厚的氣場!
當年綠城拿下這塊地時,綠城的設計師們在這兩棵乾隆年間的“活文物”旁靜立良久,最終決定——“讓建筑向古樹讓步”。
(實景圖)
于是,設計師繞著古槐畫了一個直徑十米的圈,“這圈里的土,一鏟子都不能動”。
綠城請來中國建筑科學院的專家,給古樹腳下的土方“筑壩”。工程師用6個月改了12版方案,最后硬是在地下挖出約12米深的下沉空間,并在里面置山布水,將巖壁鑿出粗糲的褶皺,造出了一座古樹會所。
(實景圖)
人們可以在瀑布旁的茶室里,聽古樹將那段厚重的歷史娓娓道來。
2
如果說古樹是西山云廬的氣場,那文瀾書院就是它的氣度。
書院的設計靈感來自乾隆藏書樓“文瀾閣”。綠城把江南書樓的意境“搬”到北京,卻用皇家藏書閣的功法,壓住了南方的秀氣,多了幾分皇城的渾厚。
約1559冊影印版《四庫全書》陳列其間,在恒溫展柜的射燈下泛著溫潤的光。批耗資三千萬修復這批孤本,書頁間依稀可見綠城的士大夫氣度!
(實景圖)
這書院最妙的是一處茶室——斜陽穿過古槐的氣根,在《四庫全書》的書頁上投下細碎的光斑。這里把車馬喧囂攔在外,只容得下松風、書頁和槐香。
在這兒喝茶,恍惚間就覺得,當年紀曉嵐修四庫時,怕也是這般光景。
3
對于西山云廬來說,“一園盡西山”從來不是一個形容詞。
八大處這地方的靈氣,向來不止于佛寺青煙。向西遠眺山色如黛,回首西山云廬的園林時,設計師以《園冶》為藍本,將西山十二景化入肌理;一條貫穿全園的水脈,暗合了文瀾閣“以水克火”的古老智慧!
(實景圖)
龍鱗紋疊水取意潛龍戲水,以龍脊為骨,鱗為表象;瀑布靈感則來自頤和園的“龍門三疊”。最絕的是“祥龍瀑”,約60米寬的巖壁上,花崗巖原石模擬出宋畫中的山巒肌理。
(實景圖)
沿著五重歸家禮序,從中央大道的紅楓畫框,到水谷流泉的疊水聲,再到風雨連廊的龍鱗燈影,最后穿過巷道花園的仿石小徑歸家——
這一路,新葉抽芽、紅楓綴艷,正是乾隆爺筆下的“春山如笑”。
(實景圖)
人間四月,西山云廬一庭芳菲正盛,檐角斜映花枝,正是您來春游打卡好時節!
4
每次見到西山云廬的銅板外立面,我總會駐足——香檳色金屬鋁板在夕陽下流光溢彩,像把西山的晚霞熔成了金箔。
項目的設計師掏手機給我看對比圖:“江南云廬用白墻黛瓦,到了京城就得有‘官家’氣韻!”
綠城對“金色”的執念近乎偏執:金色銅板外立面既保留了江南云廬系的飄逸,又融入北方官邸的渾厚氣場。溫莎米黃石材從土耳其礦山直采,仿銅金屬漆調了十幾輪才定色。
(實景圖)
建筑的外立面泛著琥珀色柔光,倒映出香山起伏的脊線。站在水池邊,我忽然想起那塊乾隆年間的殘碑,倒影在水面的暖金色銅板立面竟與碑上“半畝方塘一鑒開”的詩句嚴絲合縫。
而更妙的是窗景設計:下疊戶型最大9面寬朝南、整體約10-13.1m的南向面寬,用整面落地玻璃將山色納入廳堂。
拆哥一位懂建筑粉絲感嘆:這哪是窗戶?分明是裁剪西山云霞的卷軸。
如今,西山云廬已經實景呈現,將西山靈韻和百年沉淀的氣場化為有形。
要問何為實景的價值?
西山云廬在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登頂北京年度別墅銷冠,一舉打破了北京10年以來別墅成交無兩連冠的歷史;在2025年一季度的銷量仍然一騎絕塵——這就是答案!
再加上多輪的現房交付,市場對項目認可度自不必多說,所以“賣得快”也成了必然。現在項目迎來了收官時刻,現在,就是搶購現墅的最后機會!
而機會總是留給出手快的人,想買西山云廬的粉絲朋友們,趕緊趁小長假聯系拆哥來看房了! 僅有兩套專屬特惠房源!
看房西山云廬,加微信menglin_201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