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查干湖,細雨潤澤長白山,當二十四節氣的輪轉來到清明,吉林大地正醞釀著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這個清明小長假,吉林省內35個主題展覽、54項特色活動蓄勢待發,29家博物館延時閉館,邀市民游客踏著春的節拍,在文物中觸摸文明脈動、品味關東民韻。
展覽:一館一世界,一眼越千年
在吉林省博物院,近現代名家筆下的動物靈韻躍然紙上,“活潑潑地——吉林省博物院藏近現代名家動物題材畫展”以水墨丹青勾勒生命之美;“熾土·造物——吉林省博物院藏陶器展”則用古老陶土訴說先民智慧;“金石永壽——吉林省博物院藏碑帖拓本展”,更是展出了我國現存最大的石碑之一——高句麗好太王碑的珍貴拓片。
藝術愛好者可以走進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分館,看中國傳統技術與藝術的“國色天工”,看明清精品瓷器中的“春和景明”,或沉浸于偽滿皇宮博物院的“1920年代:風尚逾百年新媒體藝術展”,在光影交錯中感受時代風華。
若想追溯紅色記憶,吉林省博物院正在展出的“黑土地 紅石魂——吉林省磐石市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風云歷程”和磐石市博物館的“踔厲奮發·開啟新征程——吉林地方黨史展覽”,以珍貴史料重現崢嶸歲月。
活動:互動中傳承,體驗中銘記
緬懷先烈寄哀思。清明節期間,全省各博物館結合自身特色,推出了“聆聽紅色革命故事”“紅領巾對話英雄魂”“青春之志·對話英烈”等追思活動,以聲音與對話串聯歷史與當下。
清明也是文化的鮮活延續。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詩禮傳家 清明雅集”“張大千、齊白石書畫作品賞與鑒”專家講座中,探尋傳統吟誦、解讀書畫意象;在“忙趁東風放紙鳶”公益體驗活動中放飛春日心愿;在“巧手制螺鈿 簪影映古今”社教活動中,體驗古老的非遺技藝。
延時閉館:星月為伴,暢游文海
為了讓市民和游客在博物館中有更充裕的“尋寶”時間,全省29家博物館將在清明節期間延時閉館。
其中,長影舊址博物館將延至20:30閉館,電影愛好者可以盡情享受光影中的經典,感受電影藝術的獨特魅力;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將在4月5日延至20:00閉館,通過《戲韻關東》二人轉主題沉浸式文旅演藝,觀眾將跨越三百年時空,體味二人轉的傳承發展;吉林市博物館(吉林市隕石博物館)將延至21:00閉館,頭頂是燦爛浩瀚的星空,眼前是破空而來的隕星,這種來自天際的浪漫,與春夜格外適配。
這個清明,不妨暫別喧囂,赴一場與歷史的約會,在展柜前駐足,于活動中動手,在春日的吉林,感受文化的浸潤。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裴雨虹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