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二十載,發現不如胖東來服務員。
來源 | 醫脈通
作者 | 亦一
最近,胖東來又上熱搜了。
胖東來工資表刷屏!基層員工每月實發9886元
3月28日,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在2025中國超市周上公開透露,2025年1—2月份,在交完社保以后,胖東來員工工資是9886元。此外,于東來還透露,2025年胖東來管理層的工資跟2024年相比也有很大的變化。活動現場播放的ppt顯示,胖東來有店長、店助、員工等八個級別。店長一級2024年月平均到手工資為44193元,2025年月平均到手工資達到了78058元。
基層員工每月實發近萬元,對比許昌當地平均工資不到4000元,他們竟高出了一倍多。這下可羨慕壞了一眾打工人,網友們紛紛評論:
“這個工,如果非打不可的話,請把我發配到胖東來!”
“這簡直是神仙公司!”
“打工人天花板,現在去應聘還來得及嗎?”
甚至有醫生喊話,“學醫二十載,發現不如胖東來服務員。東來哥,有開醫院的打算嗎?我第一個報名”。
更魔幻的是,此前真有醫學生畢業季找不到工作,打起了胖東來的主意,他直接在提意見通道,詢問胖東來是否招聘醫護人員,從事現場急救等工作。
不過,以上操作,路子雖野,但卻暴露出了大家對這個企業的絕對認同和趨之若鶩。
其實,胖東來的出圈名場面可不止這一次。
細細講來,每一條都能讓打工人破大防,其中醫護人員尤甚。
1. 設立“十天不開心假”:如果不開心不想上班,可以名正言順地請假休息,管理層不能不批,不批就違規。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表示:“誰都有不開心的時候,但真的有這種不開心假的時候,又開心了”。他還表示,設立這個假,就是希望大家自由。
2. 超級人性化管理,春節期間閉店,每周二閉店。去年12月,于東來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胖東來未來幾年要追求實現的目標是每周工作時間36小時以內,星期六閉店休息,實現讓員工與家人一起享受周末的美好時光。
3. 員工有40天年假,于東來曾透露,目前胖東來的員工每年有150天到180天左右的假期。
4. 超絕職場“邊界感”,員工下班后不允許給員工打電話。
5. 設立委屈獎,該獎項的獎金在500~5000元不等,胖東來對此回應,稱設置該獎項,意在鼓勵員工做正確的事情,比如制止一些不文明行為被投訴,在購物時受到辱罵或恐嚇等。
在一眾又卷又累的企業里,胖東來簡直就是“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流”,“清新脫俗”的讓人不適應。
那它為何會獨獨不一樣呢?
于東來曾公開表示:“老板掙錢是應該的,但是不能只自己掙錢,忘了員工。”他還強調:“要讓員工活得像個人樣,有尊嚴。”
顯然,屬于胖東來員工的狂歡并非源于偶然,而是背后有一套人性化的處事邏輯在持續賦能。
有錢有閑,醫護人員羨慕哭了
上文中所提的,不管是工作時長、薪酬待遇還是人文關懷,每一點都能把醫護人員羨慕哭。反觀我們的醫護人員——
1. 工作時長
早在7年前,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三級醫院醫師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51.05小時,二級醫院醫師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51.13小時。如今再看,這個數字只增不減。
在2024年醫師節期間,“第一財經”就曾報道,多名大型三甲醫院大科室的醫生每周的工作時長基本在60至80小時,也就是每天平均工作10小時以上。當前,又隨著午間門診、夜間門診、周末門診之風的泛濫,工作時間更是進一步延長。
2. 薪酬待遇
近年來,隨著醫改的深入,醫療反腐的推進,醫護人員的收入已不如從前,此前甚至不少醫院出現“降薪潮”、“停薪潮”甚至“倒閉潮”。
此后隨著三明醫改五年內全覆蓋,醫護人員的收入上限將非常明確,工分制的實施,更是讓想躺平的人不得不卷起來。
3. 人文關懷
醫院里往往只強調對患者予以人文關懷,而很少把這個主語聚焦在醫護人員身上,因此醫護人員能夠得到的人文關懷是很少的,比如上文中提到的休假、下班后不被打擾,受到委屈后給予獎金安撫,這些放在醫護人員身上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就單說受委屈這一項,出現矛盾后醫護人員能夠不被投訴,投訴能夠不被和稀泥,按著頭賠禮道歉就阿彌陀佛了。
因此,寫到這里,似乎就能理解上文中醫生/醫學生喊話胖東來讓其開醫院抑或是想要應聘到胖東來這種“異想天開”的冒昧想法了。
為何它能成為行業神話?這個“加減法”值得學習
胖東來,為何能成為行業神話?為何能成為打工人最理想的搬磚地?
小編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它把人真當人,不把人不當牛馬。
在胖東來的員工入職手冊里,會開門見山的問員工四個問題:
1.人活著為了什么?
2.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
3.你理想中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4.請寫下你未來五年想要達成的生活目標和狀態。
作為一個企業,它不再把人當成一個個螺絲釘、小部件,而是切實去考慮他們作為人的需求和價值。
于東來曾表示,不論是企業家還是普通員工,我們都要為幸福而活,為美好而活,活得有尊嚴,走出功利,走向人性。
而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理念,像是在一間密不透風的房間突然開了一扇窗,它用一種近乎“粗暴”的方式告訴我們:員工也值得被善待,工作不是只要壓榨……此外,它之所以廣受關注,成為“不掛牌的6A級景區”,是因為它的出現正好戳中了我們這個時代最深的渴望——我們都希望找到一個好工作,碰到一個好單位,身處一個好環境,最終,過上一個好生活。
在寫這個話題時,剛好得知年僅33歲的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朱禮因突發疾病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消息,小編心中五味雜陳。在醫院這個不算好的單位里,在現在不算好的時代中,醫生這個崗位倒下了太多人,他們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還非常年輕,正處于一個醫生的黃金時期。然而生命無常、總是令人扼腕嘆息,他們終究沒有過上好生活。
身處一個好企業的幸福感,對比置身醫療行業的悲愴感,或許醫院作為具有公益性質的事業單位,它同時也應該為自己的員工多做些什么。
比如從胖東來的“加減法”中,醫院應從中吸取經驗:
加法:給員工設立無理由“10天不開心假”、設置超長年假等等。
減法:下班后不允許給員工打工作電話,每周二閉店休息等等。
如今,醫院在快速發展、砸錢擴建的浪潮之下,是應該回頭好好看看自己的員工,他們的狀態好不好?他們過得好不好?
如果不好,是不是也要采取一些行動呢?比如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減少對醫護人員的形式主義負擔。
增加人文關懷:在不奢求增加休假的情況下,是否能合理配置人力資源,讓醫護人員能夠正常休假。在醫護下夜班后,能否出于體諒,不要讓他們參加開會、培訓、接受電話轟炸。重大醫療糾紛后是否給予心理干預,抑或是安排帶薪緩沖期……
減少形式主義:交班做ppt,甚至全英文交接,不知所謂的文書一大堆,不知所云的培訓一大堆……試問,這些徒有其表的形式主義,真的有利于醫療安全嗎?還是說,根本就沒把醫護當人看?
在此希望,胖東來的火爆能夠帶來一些行業的覺醒和反思,讓他們知道,一個企業之所以可以成為行業神話,是因為它早早知道——人,是一切的根本。
責編|亦一 米子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多地醫院“深夜”被突擊檢查!新一輪醫保飛檢啟動,本月起大批醫院將被查,多名醫生嘆言……
一地發文:這類鄉村醫生待遇再升級,最高補助1.2萬元!| 醫脈政事兒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