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號的傍晚,深圳航空ZH9539航班發生一起乘客爭執事件,這個航班是深圳飛景德鎮的。
根據媒體的報道,媒體報道現場的目擊者描述,兩名相鄰座位的女乘客因為體味的問題發生了爭執,其中一位女士認為鄰座是有異味,而對方則對她使用的香水濃度表示不滿。
雙方從言語爭執升級到了肢體的沖突,空乘人員勸阻的時候,一名乘務員的手臂也被誤傷了,后排一名乘客感到不適,經急救人員處理后已無大礙。
這場沖突導致了航班延誤了兩個小時11分鐘,涉事的乘客已經被移交警方進行處理了,深圳航空。次日也發布了相關的聲明,說:堅決維護乘務人員的安全,呼吁乘客文明出行。信息來源:深圳航空 微博
民航安全沒有小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擾亂航空器秩序可以處5~10日的拘留并且罰款,如果是導致了嚴重的后果,還可能會觸犯刑法第291條聚眾擾亂公共安全秩序罪。
民航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激鬧的事件是同比下降了18%,但此類的沖突仍然占航空糾紛的43%。數據來源:民航局一季度安全報告。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航空這一次快速的響應是獲得了很多網友的點贊,航司在事發以后第一時間進行協調醫療救助,并且配合警方完成調查,有業內人專家指出,及時公開事件的進展技能,消除公眾的疑慮,也對潛在的違規者形成震懾!
根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事件引發超2億次網絡討論,這個事情為什么引發這么大的關注呢? 因為類似的事件向高鐵車廂脫鞋,飛機上外放也是非常讓人崩潰的,像這個氣味的問題至少還是能戴口罩來進行解決的。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教授李明在接受《中國民航報》采訪時指出,機艙是特殊的密閉空間,建立航司能提供一次性口罩,便攜式的空氣凈化器等應急物資,從服務端直接可以減少非常多的摩擦。信息來源:《中國民航報》專訪!
在這場事件里面有三個細節大家是比較注意的。一就是被誤傷的空姐始終是保持了職業素養優先是安撫了乘客的情緒,二呢就是后排的乘客主動遞上的風油精幫助不適者緩解他們的癥狀。三市警方能在兩個小時內完成取重航司。4個小時就可以發布了通報,高效的處置,贏得了非常多的人的贊。
根據民航局《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航空公司可對擾亂秩序者采取限制乘機措施,可以有效的拒絕類似的事件發生。
因為每一次這樣的糾紛被耽誤的都是大家的時間,這種事情沒有更好的方法去解決嗎?對于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內容來源:
深圳航空微博、民航局安全報告、《南方都市報》報道、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開數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