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曾一度瀕臨倒閉,拼搏數年扭虧為盈,堅持專科強院,最終實現完美蛻變。
撰文丨錢小昊
去年3月,“ ”曾以《》為題,介紹了紅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2023年跨入“億元俱樂部”的做法,新的一年,其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紅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紅梅中心”)位于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2009年之前其發展遭遇歷史困境,一度瀕臨倒閉。后來經過已經退休的原江蘇省常州市口腔醫院院長徐定南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紅梅中心“枯木逢春”,逐漸發展為常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中心航拍圖
今年再次和徐院長聯系,雖已是高齡但他的聲音中依然充滿著斗志。談及一年來的新變化,他自豪地說,一年來紅梅中心完成了大規模的醫療用房改造、大規模的醫療設備更新、大規模的衛技人才引進和專病專科重組。2024年完成門診工作量345580人次,同比增長13.04%,僅醫療業務收入就突破億元大關。
去年紅梅中心做了哪些事情?讓我們一探究竟。
完成十大創建任務,細化績效考核制度
徐定南介紹,在2024年,紅梅中心口腔科成功創建為常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色科室,且申報成功了常州市兒童友好醫院。中心也成為了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優秀單位、江蘇省社區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糖尿病二星門診、江蘇省運動促進健康中心等。
社區居民在運動中心鍛煉健身
“我們在區衛健委的指導下,開展了醫防融合、傳染病報卡、信息化移動家庭醫生簽約系統、合理用藥系統建設。”徐定南說,紅梅中心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從“超級專科”發展為了“一超多強”的綜合性醫院,2024年紅梅中心通過了市級預防接種示范門診,醫療機構消防安全達標單位驗收和“卞廷松常州市名中醫工作室基層站”的建設。去年,該地還開辦了兩個省級“繼教”班,三個省級基層孵化基地。
這樣的好成績離不開紅梅中心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努力。徐定南發揮其出色的管理特長,制定好了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標準,以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去年,他讓各科室、各部門圍繞中心定下的年度目標任務想辦法、出新招,對標細化、量化,運用積分制加強了績效考核力度。有了績效獎懲激勵政策,紅梅中心醫務工作者們工作起來也有了更大動力。
可以說,一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掌舵人”同樣可以樹立一個全年工作的“總方針”,圍繞這個方針來制定每一個科室的績效考核機制。此前有讀者評論說,紅梅中心的經驗不好復制。事實上,一個好的案例不全是“復制粘貼”,需要每一個醫療機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發展策略。
拓展醫聯體,發展新專科,
前瞻布局開辟新賽道
徐定南介紹,2024年紅梅中心與九家省市級醫院十一個專科形成醫聯體或專科共建,成立了六個名醫工作室(包括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腎內科,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脂肪肝科等)。
紅梅中心與江蘇省口腔醫院建立了醫聯體協作關系,同時紅梅中心成為江蘇省基層口腔醫學孵化基地。依托德安醫院、體育醫院,紅梅中心建立了健康管理促進中心,努力推進醫養融合、醫防融合、醫體融合,把體檢科、慢病管理科、康復科、疼痛科、三氧治療室整合形成一條新的業務鏈。此外,中心加強了健康管理中心方面的力度,家醫團隊完美搭配(家醫、家庭藥師、公衛、健康管家),與重點人群建立綠色通道,無縫對接,做到零距離服務、簽約服務、跟蹤服務、持續服務,提高簽約率、履約率。
疼痛康復大廳
中醫護理門診
在2024年,紅梅中心成立了咳痰喘中心,創建“主動篩查-早期診斷-早期干預”的醫防融合健康管理與服務模式,在基層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實施“促防診控治康”六位一體全方位照護,為咳喘患者開展早期預防和健康管理。算上咳痰喘中心,迄今紅梅中心一共推出了22個專病專科門診,通過上下推薦、民主合議,遴選出了23個專病專科帶頭人,為技術人才的培養探索一條新路子,從醫院發展的長遠規劃儲備技術人才,保持醫院持續發展的潛力和后勁。
加強信息化管理,推進中心數智化建設
徐定南說,紅梅中心去年也做了一系列的數智化轉型。比如放射科上線了AI在線肺結節讀片,可實時對CT肺部影像片進行分析,識別CT片中的各類肺結節并進行分析,發現異常能自動報警。
紅梅中心PC終端信息安全計劃也有序推進,保障了中心網絡與信息安全。據悉,紅梅中心2024年全年未發生網絡安全事件,未發生網絡安全漏洞。這期間管理人員加強了全院終端設備及信息系統的維護工作,配合區衛健局完成信息化一期工程的各項目實施,完成區局下達的各項信息化工作。比如中心的合理用藥系統整合進入HIS系統,在全院上線進行使用。截至目前合理用藥系統共審核3168次,識別風險1093次,風險發生率34.5%,其中高危風險453次,風險發生率14.3%;中危風險616次,風險發生率19.44%;低危風險24次,風險發生率0.76%。
同時,中心的移動家庭醫生簽約系統上線投入使用。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檔案移動查詢、電子簽約、隨訪簽約、考勤和績效統計等家庭醫生移動服務功能。
徐定南坦言,深耕專科專病建設是基層醫療機構提升競爭力的核心路徑?,紅梅中心未來會更加注重人才戰略,依托九家三甲醫院專科醫聯體技術支撐,加強病房管理和借助醫企合作、醫校合作來拓展醫療業務。
移動家庭醫生簽約
徐院長坐診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