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流域,土鯪魚作為一種常見的本土魚類,廣東的釣友們對它都不會陌生。這種魚的體型小,水產市場上常見的土鯪魚基本都在半斤左右。因此,在廣東釣友們的印象中,土鯪魚就和鯽魚差不多大。可是在2023年6月,廣州釣友劉先生的意外收獲顛覆了這一印象,他在市區河道內竟釣獲一條重達7斤的土鯪魚王,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在當地垂釣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據劉先生說,當天他像往常一樣來到自己熟悉的市區河道釣魚。這條魚剛上鉤的時候,劉先生感覺是釣到了一條大草魚,根據拉力判斷的話,它至少得有六七斤重。當這條魚被拉出水面之后,劉先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竟然是一條體長超過半米的土鯪魚!當時附近的幾位釣友立刻圍過來看,紛紛說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的土鯪魚!有人甚至開玩笑說這條土鯪魚是不是變異了?
從水產資料上來看,在自然水域中生長的野生土鯪魚體型普遍偏小,哪怕是成年的土鯪魚也就在半斤左右,能長到2、3斤的已經很少見。野生土鯪魚的最大體型約為5斤左右,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罕物,而劉先生此次釣獲的土鯪魚足足有7斤重,體長超過了半米,已經突破了它的生長極限,足以稱得上是土鯪魚王了。
如果按照土鯪魚正常的生長速度計算,在自然水域中,這條重達7斤的土鯪魚王至少已經生存了15年,甚至可能接近20年,能活這么久本身就令人驚嘆,而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竟然是在市區河道中被釣獲的。
要知道市區河道的生態系統通常要比自然水域差一些,在這樣的環境中,這條土鯪魚王不僅要應對食物資源匱乏的困境,還要面臨外來物種的捕食以及釣友們的垂釣。它能夠存活如此之久,并最終突破土鯪魚的生長極限,可以說是生命的奇跡了。
在廣州縱橫交錯的市區河道中,除了常見的土鯪魚以外,還棲息著兩種外來鯪魚品種,一個是泰鯪魚,另一個是麥鯪魚。這兩種鯪魚因為基因優勢,生長速度遠超土鯪魚。可釣友劉先生釣到的土鯪魚王卻比罕見的泰鯪魚王和麥鯪魚王還要大,曬到網上之后引來眾多網友的圍觀。
對于這條土鯪魚王的出現,網友們提出了各種猜測。有很多網友認為它可能是一條放生者買來的養殖土鯪魚。在養殖環境中,水溫是穩定的,氧氣是充足的,每天都有充足的食物供應,這都會讓土鯪魚的生長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養殖土鯪魚的生長速度通常是野生土鯪魚的2到3倍,體型也會更大,而廣州作為放生活動非常流行的城市,每年都有大量養殖魚被放生到自然水域,這條土鯪魚王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它確實可能是自然生長的野生土鯪魚,這幾年來,隨著珠江流域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珠江的水質有了明顯的改善,讓野生魚有了更優越的生存環境。不僅讓原本就有的野生魚變得更大了,一些消失不見的魚類也開始頻繁現身珠江,這說明珠江的生態系統正在逐步恢復。或許在未來隨著國內生態環境的恢復,會有更多的野生魚突破自身的基因限制,長出令人驚嘆的體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