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第1135天(2025年4月3日),先看看俄軍轟炸機墜毀后續。
4月2日,價值3億美元的俄軍Tu-22M3戰略轟炸機在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墜毀。
2024年8月15日,一架Tu-22M3同樣在伊爾庫茨克墜毀。
此前,2024年4月19日,一架Tu-22M3在距離烏克蘭邊境300多公里的俄羅斯斯塔夫羅波爾墜毀,烏克蘭聲稱擊落該轟炸機,但俄國防部強調是故障導致。
這是一年內墜毀的第3架俄軍Tu-22M3,也是俄烏全面戰爭以來損失的第5架Tu-22M3,俄軍裝備正越來越少。
還有一個顯著變化是俄軍防空系統被烏軍大量摧毀后,俄本土和烏克蘭戰場,烏軍戰機、無人機對俄目標頻繁打擊,趨勢正在加速中。
盡管特朗普團隊不斷吹噓停火取得重大進展,但美國官員也承認4月20 日前停火已不再可能,甚至未來幾個月都不可能實現,24小時內結束戰爭、100天實現停火都已經成為笑話。
俄羅斯已經公開拒絕美國提出的停火條件,而且想要更多,剩下的就看特朗普是制裁俄羅斯,還是繼續施壓烏克蘭。
4月3日,特朗普對全球發起貿易戰,甚至無人居住、只有企鵝的赫德島和麥克唐納島(屬于澳大利亞)也被征收10%關稅,但這個關稅清單沒有俄羅斯。
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解釋稱,由于制裁美國無法與俄羅斯進行貿易,所以俄羅斯沒有出現在關稅清單上,但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2024年美國與俄羅斯貨物貿易總額約為35億美元,美國對俄羅斯的出口約5億美元,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約30億美元,貿易逆差25億美元,這個貿易額多過與毛里求斯和文萊等被列入關稅名單的國家。
特朗普顯然對俄烏停火,解除對俄制裁,甚至美俄可能簽署“稀土金屬”協議,有另一套規劃。
4月11日,拉姆施泰因模式最新一次的援烏會議召開,美國于2022年創立該模式,并一直協調其工作。
但美國也首次缺席這次會議,國防部長赫格塞斯不會出席,也不會以視頻方式參與,五角大樓也不會有高級官員出席,這清晰表明美國正在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
特朗團團隊此前對俄烏戰爭的表態,包括讓烏克蘭割地投降換取和平的戰略不會改變,而烏克蘭將繼續戰斗,停火不會于2025年到來。
來看看戰場最新消息,別爾哥羅德地區,烏軍仍占據不少區域,俄軍無法將烏軍趕出去,甚至不惜炸毀別爾哥羅德大壩阻止烏軍推進。
烏軍頻繁使用高精度航空炸彈襲擊別爾哥羅德的俄軍防御工事和橋梁,俄軍防空系統已無力阻止烏軍空襲。
庫爾斯克地區,烏軍仍占據數十平方公里區域,俄軍無法將烏軍趕出去,也無法攻入蘇梅,這里處于對峙狀態。
烏克蘭戰場,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烏軍繼續反擊,已經奪回10余個定居點,俄軍選擇從安德列夫卡發起攻擊,試圖避開烏軍主力。
俄軍將重點轉移到安德列夫卡,在這里投入兩個排和12輛裝備,以一字長蛇陣型發起攻擊。
結果,1輛坦克、2輛BMP裝甲車等7輛裝備被摧毀,至少18名俄軍,7人受傷,攻擊被擊退。
俄軍沒有足夠的人力、裝備實施進攻,只能尋找烏軍防守薄弱區域突擊,進展不大,損失慘重,結果都是一樣的。
扎波羅熱方向,烏軍用制導炸彈空襲俄軍,繼續給俄軍造成損失。
烏軍第77旅擊退俄軍進攻,一次摧毀13輛裝甲車,消滅60名俄軍士兵,導致至少28名俄軍士兵受傷。
托列茨克、庫皮揚斯克、恰夫西亞爾、赫爾松、萊曼等方向都發生戰斗,俄軍進攻大多被挫敗,進展緩慢,損失不小。
過去24小時,前線發生216次戰斗,主要集中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俄軍新增損失1390人,代價繼續走高。
4月3日,俄羅斯彼得羅扎沃茨克的Onezhsky造船廠發生火災,除了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煙頭”事故在俄羅斯頻發,這種事情已經成為常態。
“自愿聯盟”的另一場會議將于4月10日在布魯塞爾舉行,英國國防大臣希利和法國國防部長勒科爾尼主持會議,與會國家將討論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以及派遣部隊的事宜。
法國和英國是談判的主導者,該計劃包括利用北約的指揮結構、情報和監視來支持“自愿聯盟”。
北約秘書長呂特表示,2025年前三個月,北約國家承諾向烏克蘭提供 216.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稱,歐盟目前供應烏克蘭所需彈藥的50%以上,為烏克蘭提供200萬發炮彈(50億歐元)的計劃進展順利。
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宣布,世界銀行將向烏克蘭提供4.32億美元資金,用于恢復交通基礎設施。
4月3日,捷克最新的軍用衛星SATurnin-1已開始從軌道傳輸其第一批圖像,歐洲在情報技術、軍工產品、資金方面并不是問題,只是意愿問題,很明顯,歐洲真的行動起來了。
歐盟國防部長在波蘭華沙舉行會議,歐盟國防專員庫比利烏斯表示:“防務一體化意味著實施集體防御原則,每個會員國不僅必須對自己的國家負責,而且必須對集體防御負責。”
隨著歐洲軍工企業復蘇,美國公開反對歐盟限制美國武器在歐洲的銷售,敦促歐洲盟友繼續購買美國制造的武器。
由于特朗普的努力,美國軍工企業已經失去數百億美元的訂單,而歐洲8000億歐元“重新武裝”計劃也沒有美國的份,美國反對盟友不買美國武器,這似乎有點“搞笑” 。
4月2日,英國提議歐洲國家建立一個聯合中心,用于采購軍事裝備、儲備、資助重新武裝。
英國還提議為“自愿聯盟”建立一個基金,規模在7500億歐元至 1萬億歐元之間,英國提議采取“自愿”原則,這個聯盟不僅負責采購裝備、還用于訓練、武裝,確保歐洲安全。
這將有效規避歐盟成員國中的某些國家,不失為一個更好的辦法,也可以看做是一個歐洲版“北約”。
烏克蘭不會屈服,即使美俄聯手也不能讓烏克蘭屈服,在這場長期博弈中,一個擁有7.4億人口,GDP是俄羅斯數十倍的歐洲真的不能擊敗俄羅斯嗎?
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計劃正在推進,歐洲軍工產業正在復蘇,德國戰車正在啟動,不要小看歐洲,一旦啟動起來,俄烏輸贏根本沒有懸念。
俄烏戰爭不會在2025年結束,文明與野蠻,侵略與反侵略,總該有一個勝出,烏克蘭人顯然更有韌性和決心,他們值得擁有最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