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法院資訊、立案查案小程序
敬請關注!
【開欄語】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綜治中心”)工作的知曉率、滿意度,引導人民群眾遇到問題、有矛盾糾紛就到綜治中心“找個說法”,即日起,泉州中院微信公眾號推出“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專欄,聚焦泉州兩級法院積極參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的有關做法和成效。
近年來,鯉城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強力推進區、8個街道、81個社區三級綜治中心實體化規范化運行。鯉城法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打造“法院+綜治中心”協同治理新模式,通過輪駐等方式將司法服務覆蓋三級綜治中心,實現群眾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鯉城法院堅持以綜治中心為樞紐,聯動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力量,強化與公安、司法、婦聯等部門的溝通協作,打造高效互動、多維共治的解紛模式。
對于訴至法院且有可能以調解方式化解的糾紛,鯉城法院通過綜治中心平臺,邀請單位部門、行業協會、調解組織等共同參與調解,最大限度通過調解促使矛盾實質化解。
自2024年5月綜治中心設立以來,鯉城法院依托“法院+綜治中心”平臺,聯動各方力量,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65件。
被告楊某系泉州某小區住宅及車庫的業主,自2020年起長期拖欠物業費、車庫管理費。原告物業公司經多次催繳無果訴至法院,要求楊某支付物業服務費、車庫管理費共計34476.75元及違約金 10343.75元。
楊某因房屋出現質量問題、電梯間和車庫存在漏水問題等情況,而拒絕繳納物業費及車庫管理費。為實質化解雙方矛盾,鯉城法院依托“法院+綜治中心”平臺,聯合鯉城區住建局、海濱街道辦事處、鯉城區物業管理協會等部門共同開展調解工作。
在聽取雙方意見后,各方調解人員分別對原、被告開展勸說疏導、釋法明理工作。經多方合力,雙方當場達成和解,楊某同意一次性繳納欠付的物業費,物業公司同意放棄違約金,并協助業主尋找專業防水維修單位解決漏水問題,同時將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完善小區硬件設施,提升業主獲得感。相關部門加快推動小區業委會的組建工作,助力提高物業的服務質量,促進物業和業主和諧共處。
鯉城法院充分發揮綜治中心化解糾紛的主導作用,依托街道綜治中心“共享法庭”,通過“一根網線、一塊屏”共享多元調解與司法服務,共同打造“線下+線上”的解紛新模式。
八旬高齡的陳某在某醫院養護中心養護過程中摔倒,致右股骨頸骨折。陳某家屬認為,醫院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導致老人受傷。醫院則表示,老人在明知行動不便的情況下仍獨自活動,應承擔更大的責任。雙方當事人就責任比例劃分無法達成一致,遂向鯉城區金龍街道綜治中心提出調解申請。
考慮到雙方當事人均要求調解后再次到法院進行司法確認,為提升調解質效,金龍街道綜治中心邀請鯉城法院法官,通過線上“共享法庭”開展聯動調解。
調解過程中,法官與綜治中心調解員一道向醫院、陳某家屬分析事實、釋法說理,依據法律法規和養老服務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合理劃分責任,通過“法官說法+調解員說理”的方式,逐步引導雙方消除對立情緒。
最終,在法官和調解員的共同努力下,雙方當事人在綜治中心自愿簽署了調解協議,陳某、醫院分別就本次事故承擔60%、40%的責任。當天,鯉城法院法官根據雙方當事人的申請出具了民事裁定書,確認了調解協議效力,為雙方當事人有效減輕訴累,該起糾紛得到高效解決。
下一步
以法治力量護航基層治理,以多元解紛守護群眾權益。下一步,鯉城法院將繼續秉持“如我在訴”理念,依托鯉城區三級綜治中心平臺,有效銜接社會各方調解力量,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樣本,促進矛盾糾紛就地化解、源頭化解、多元化解,努力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來源:鯉城法院
分享、點贊與在看
讓生活更好看,戳戳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