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3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推行一項極具影響力的貿易政策,即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產品征收10%的基準關稅,并且針對該國一些最大的貿易伙伴會征收更高額度的關稅。這一舉措無疑將使特朗普若重返白宮后發起的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世界各地的一些高級官員紛紛對此做出了反應,路透社對這些反應進行了引述。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明確指出,“美國人民將為這些不合理的關稅付出最大的代價”。這是因為美國市場對進口產品依賴度較高,提高關稅將直接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美國消費者不得不承擔更高的生活成本。阿爾巴尼斯還表示澳大利亞政府不會尋求征收對等關稅,不會加入這場“逐底競爭”,因為這種競爭會導致價格上漲和經濟增長放緩。澳大利亞深知貿易戰沒有贏家,保持理性和克制,避免陷入貿易沖突的惡性循環,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強調,西班牙將保護本國的公司和工人,并且會繼續致力于開放的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班牙的經濟與全球貿易緊密相連,開放的貿易環境有利于西班牙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獲取更多的資源和機遇。因此,西班牙不會輕易放棄開放的理念,而是會采取措施來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保障本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表達了對貿易壁壘增加的擔憂,他明確表示不希望發生貿易戰。瑞典是一個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貿易自由化對其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克里斯特松希望能夠與美國一起找到回歸貿易與合作的途徑,因為只有通過合作,各國人民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這種觀點體現了瑞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貿易環境的追求,以及對通過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期望。
瑞士聯邦主席凱勒 - 祖特爾表示,聯邦委員會將迅速確定下一步行動,強調國家的長期經濟利益至關重要。瑞士一直以來都秉持著遵守國際法和自由貿易的核心價值觀,在面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時,瑞士會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遵循國際規則,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以保障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愛爾蘭總理馬丁對美國決定對來自歐盟各地的進口產品征收20%的關稅表示深感遺憾。他堅信關稅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因為關稅會增加貿易成本,阻礙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動,進而影響各國的經濟發展。馬丁和愛爾蘭政府的首要任務是保護愛爾蘭的就業和經濟,這意味著愛爾蘭可能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減輕美國關稅政策對本國經濟的沖擊,例如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拓展新的市場。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表示將竭盡全力與美國達成協議,以避免貿易戰。因為貿易戰必然會削弱西方陣營的整體實力,而讓其他全球參與者從中受益。意大利明白,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西方陣營內部的團結與合作對于維護其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至關重要。通過協商和談判解決貿易爭端,是避免兩敗俱傷的最佳途徑。
歐洲議會最大黨派歐洲人民黨主席韋伯批評美國的這一關稅政策,稱對美國朋友來說這不是“解放日”,而是“怨恨日”。特朗普的關稅并非是為了捍衛公平貿易,而是出于恐懼而攻擊公平貿易,這種做法會傷害大西洋兩岸的利益。他強調歐洲將團結一致,隨時準備捍衛自身利益,同時也愿意進行公平、堅定的談判。這顯示出歐洲在面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時的堅定立場,既不會輕易妥協,也希望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
哥倫比亞外交部長薩拉維亞表示正在研究這些措施,首要目的是保護國家工業和出口商。哥倫比亞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其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出口。美國提高關稅可能會對哥倫比亞的出口產業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哥倫比亞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例如調整出口策略、開拓新的市場等,以保護本國的經濟利益。
從貿易邏輯來看,特朗普此項政策或許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可能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內的相關產業,減少進口產品對本土企業的競爭壓力,從而促進美國國內制造業等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想通過提高關稅來增加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然而,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必然會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巨大的沖擊。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其進口規模龐大,涉及眾多國家和地區的利益。一旦實施如此大規模的關稅提升,全球供應鏈將受到嚴重干擾,國際貿易秩序也會陷入混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