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在日常的工作與學習中,書寫是我們頻繁使用的技能。然而,有一種悄然來襲的病癥,正威脅著人們正常書寫的能力,那便是書寫痙攣。作為一種局限性肌張力障礙疾病,了解其早期預警信號,對于中醫介入、延緩病情發展至關重要。
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書寫痙攣早期,手部疲勞感往往是最容易被感知的信號。當我們長時間書寫后,會感覺手部比以往更容易疲憊,仿佛肌肉在悄悄抗議。這在中醫理論中,與氣血運行不暢息息相關。我們的手部經絡如同一條條輸送氣血的通道,氣血充足且運行順暢時,手部活動自如。一旦氣血供應不足,或是通道受阻,肌肉便無法得到充分滋養,長時間工作后就極易產生疲勞感。例如,辦公室職員小李,近期發現每次撰寫報告后,右手便酸痛不已,起初他以為是工作強度大所致,并未在意,可這種疲勞感卻愈發頻繁。
握筆姿勢的改變也是早期預警之一。細心觀察會發現,原本正常的握筆方式,在不經意間發生了變化,可能握筆越來越緊,或者手指擺放位置不自然。從中醫的角度剖析,這是因為手部肌肉的張力出現了異常。人體的肌肉受經絡氣血及臟腑功能的調節,若臟腑功能失調,尤其是肝脾功能失常,就會影響到肌肉的正常張力。肝主筋,脾主肌肉四肢,當肝血不足,無法濡養筋脈,或是脾氣虛弱,肌肉失于充養,都可能導致握筆時手部肌肉的不協調,進而改變握筆姿勢。學生小王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老師發現他握筆姿勢變得很奇怪,小王自己也覺得手指使不上勁,寫出來的字歪歪扭扭。
書寫字體的變化同樣不容忽視。原本工整的字跡,開始變得歪歪扭扭,筆畫不連貫,甚至一些簡單的字也寫得費勁。中醫認為,這是身體內部氣血、經絡、臟腑等綜合因素失衡的外在表現。氣血不能順暢地到達手部,影響了手部肌肉和神經的正常功能,使得書寫動作難以精準完成。像書法愛好者老張,最近在練習書法時,明顯感覺力不從心,寫出來的字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神韻。
書寫痙攣早期預警信號就隱藏在這些看似平常的細節之中。一旦察覺到這些異常,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中醫注重整體觀念,通過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氣血運行以及臟腑功能,有獨特的方法來應對書寫痙攣。
【除顫祛拘湯】針對書寫痙攣患者的不同病癥階段,分三步進行治療。
藥物的調整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步主要是祛痰化瘀,死血頑痰內停,阻滯腦竅、精髓,靈機不出,筋脈失養,而見震顫,強痙,拘攣等癥。死血、頑痰留滯是老年顫癥癥狀產生的直接原因,濁邪不化,運化難復。因此先以祛邪為主。
第二步主要是平肝熄風,風性動蕩,搖擺不寧,震顫強直拘痙為風邪內動之象,為虛風內動,為內風暗煽。內風旋動在本病病人表現為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為內風旋動之象外露,顯示出明確的風象,而見震顫不止之癥。一為“內風暗煽”不顯露明確的風動之象,不見震顫,而以肢體僵硬拘痙,甚則言語發緊之癥為主,因此要平肝息風,緩解癥狀。
第三步,滋補肝腎,扶正培本。腎主骨生髓,肝腎精虧,無以生髓,精虧髓減。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伎巧不出,肢體運動不靈,行動遲緩,精血不足,腦髓不充,陰不制陽,陰虛陽動,陽動化風,虛風內動。基本病機在肝腎不足,因此滋補肝腎,培本為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