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小時候學習《孔乙己》的時候,對于孔乙己那莫須有的“自尊心”感覺真是沒必要,想要生活下去最基本的就是要有生計,能夠生存下去,干什么活不是干?
而現在我們都長大了,站在了各行業的崗位上,每天都為了生活而奔波,看似都很忙,但心里總是空虛的,總是不滿眼前的現狀,總覺得自己不該是如今的模樣,但面對殘酷的現實,自己又只能如此。
“沒有活成想象中的樣子”,想必很多人在恍惚之中腦海里會出現這句話吧,現在在回頭去讀《孔乙己》才發現,現在的我們也穿上了孔乙己的“長衫”。
《孔乙己》
課本上的孔乙己給我們的印象是個自視清高,穿著破長衫、站著喝酒的迂腐的人,他出身平凡,除了讀書之外也不會其他什么技能,可是讀書卻也沒有讀出名聲。
面對生活的窘境,他又放不下讀書人的面子,他認為自己是讀書人,未來是充滿無限可能的,便看不上“飯店小二”、“拉車夫”、“街頭小販”等等這樣的職業,因為他看不上這些職業賺取的蠅頭小利,但是他自己卻又沒有賺大錢的平臺。
他是讀書人,如果勤快一些,積極一些,還能在學堂當個教書先生,雖然工資也不多,但起碼吃得上飯,穿得上新衣,日子過的也像個樣子。
但孔乙己不這么認為,他還是看不上這種小錢的職業,不想做,但又需要吃飯怎么辦?他便去給人家抄書,這算是他唯一能接受的一個賺錢的來源,但也沒有堅持多久就懈怠了。
不僅偷懶還學會了偷紙,這個時候就顯得矛盾了,不是看不上小本小利的東西嗎?為何又要偷紙呢?
他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沒人再會用他,因為連年都是這個狀態,每天都在頹廢的生活,他只靠著腦中對美好生活的想象度日,滿足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后頹廢到連能當教書先生的機會都沒有了,對他來講,真的算是丟掉了自己唯一一個可以獲取名聲和好未來的機會了,但他不以為然,依然沉浸在自己為自己編織的精神世界中。
說孔乙己丟掉了名聲是因為大家對他的印象很差,因為孔乙己沒錢換新衣,但卻又愛喝酒,所以經常穿著一身破長衫,去酒館賒錢喝酒,時間一長,酒館的人大都熟悉他了。
孔乙己沒錢沒勢,卻還看不起同在酒館中的其他人,自視清高,大家想跟他聊天,他也是脫口而出“之乎者也”的話,大家都不怎么能聽懂。
而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孔乙己總是站著喝酒,因為他支付不起坐著喝酒的錢,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還總是端著個讀書人的架子,這就成為了可笑的人,后來大家都開始調侃他,而他依舊是不以為然。
脫不下的“孔乙己長衫”
之前總覺得孔乙己就是找罪受,可是直到今時今日才知道孔乙己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如今社會節奏很快,快到大家都跟上了發條的機器人一般,每天都在重復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工作。現在很多人都是大學畢業,也都認為自己是高學歷人群,普通職業根本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但現實是骨感的,到了社會之后,很多大學生表示根本就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可又不能在家里閑著,普通的職業在大家看來,沒有上過學的都能做,自己要是去做恐怕會讓家里失望。
可是不做又沒有工作,所以該選擇怎樣的工作就成為了畢業生們無法得到答案的問題。經受了社會小皮鞭的鞭打之后,很多年輕人都迷茫了。
可悲的是,迷茫了也不能停下腳步去思考,因為一旦停下,就會有無數人超過你,占了本該是你站的位置,這就是如今年輕人的壓力,也是焦慮的原因。也有年輕人表示自己是大學生,這對家里沒有上過大學的長輩們來講,自己是很優秀的人。
長輩們大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們成長的那個年代,物質貧乏,多數人頂多上到初中就不上學了,所以他們認為只要能考上大學的就一定會有出息的。
正是因為有家人期盼在身上,有這種認知在腦中,所以很多年輕人也會如孔乙己一樣,整日里都會活在自己都意識不到的矛盾中。
一位有才華的網友就自己的生活狀況,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學歷不但是敲門磚,也是下不來的高臺,更是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這句話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擺正心態,慢慢改變
還有一位網友說:“脫不掉沒有錯,穿不上才是過”,這又表現出了如今年輕人另一個心理矛盾點。
如今社會學歷貶值,之前高中畢業都算是知識分子,而現在大街上隨便拉一個出來就是本科,研究生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正是長輩們那個年代的人普遍都沒讀書,沒讀書就理應干力氣活,所以不管什么職業,他們都能夠沒有心理負擔坦然接受,同時也不會受到身邊家人和親戚的指指點點。
現在的情況是,一個上過大學的年輕人要是出去做一些不上學的人都能做的工作,那么他的家人是會對他失望的,失望就會有埋怨有指責。
因此也有網友表示,如果自己沒有高等學歷的話,也是能夠心安理得的從事普通的職業,心理負擔就沒有那么大。
難道是年輕人不努力嗎?自然不是,看看現在大街上的人,有誰是不努力的,只是時代不同了,社會不同了,學歷貶值的同時,錢也貶值,物價高,收入卻不增加,即便很努力了,而得到的卻往往是“事倍功半”的結果。
這樣的結果一次可以接受,兩次也可以接受,但三次四次的時候,說心態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也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是,現在的年輕人雖然過得普通,但是他們都還是很熱心善良的。
這一點做的比孔乙己理智,多數年輕人對于別人的求助都是量力而行,而孔乙己是就是窮大方,別人求他一句,他都會當做天大的事情辦,為了撐住面子有什么就會豁出去什么。
其實很多人是活在“跳躍”的世界中的,意思是每天都會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備受他人議論的現實世界”中來回跳躍的,白天出去闖蕩“受傷”后,晚上回家就會做一頓愛吃的飯,然后躺在床上進入自愈的時間。
很多事情都需要時間去慢慢改變,實質性的東西是,人的想法更是,社會的節奏很快,但與之同行的還有會變化的認知。
我們不用太悲觀,每天只需做好自己就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忙碌的時候就去忙,閑暇的時候出去放松,家人朋友都平平健康,這又不何嘗是一種好的生活呢?
信息來源:
“孔乙己的長衫” 2023-04-20 19:11:00來源:今日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