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致敬以生命接力續寫人間大愛的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以光明饋贈鐫刻永恒星河的角膜捐獻者。4月2日,由貴陽市紅十字會、貴陽市紅十字會三獻志愿服務隊、貴陽市紅十字會遺愛人間志愿服務隊主辦、愛爾眼科醫院·紅十字愛爾眼庫、貴陽市紅十字會角膜捐獻接收中心、貴州醫科大學、貴陽寶福山陵園共同發起“鐫刻星空二十載情滿人間愛永存”2025乙巳年清明祭暨貴陽市遺體(角膜)、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落成20周年紀念活動在貴陽寶福山陵園舉行。
禮敬生命,緬懷捐獻者
在貴陽市寶福山器官(角膜)、遺體捐獻志愿者紀念碑前,祭祀所有給了他人第二次光明、給了他人第二次生命,同時也為醫學研究做出貢獻的已逝的器官(角膜)、遺體捐獻志愿者。活動參與者神情肅穆,敬獻鮮花,深深鞠躬。紀念碑上,一個個捐獻者的名字熠熠生輝。而每個名字背后,都有一個悲傷卻溫暖的故事。
“角膜捐獻者用他們的大愛之舉,為他人帶來了希望之光,也讓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參與緬懷活動的貴州愛爾眼科醫院CEO何志亮說。
活動期間,經貴陽市紅十字會批準通過并為貴州愛爾眼科醫院發放紅十字會團體會員證書和標牌。為表彰和激勵在遺體(角膜)、人體器官捐獻及紅十字“三獻”志愿服務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單位頒授證書和紀念品,特授予貴陽愛爾眼科醫院·紅十字愛爾眼庫優秀志愿組織榮譽稱號。
為改善貴州省角膜盲癥人群角膜難的問題,2018年6月6日,值全國第二十三屆愛眼日之際,貴州省紅十字愛爾眼庫正式成立。作為愛爾眼科集團全國九大眼庫之一,該眼庫的建立有效緩解了貴州省角膜盲癥患者角膜供體匱乏的困境。
同年10月13日,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戰略號召,"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西部行公益項目在貴陽啟動。該項目依托愛爾眼庫的專業平臺,通過建立完善的角膜捐獻、保存和分配機制,為貴州省及周邊地區的角膜盲癥患者搭建起復明通道。
作為貴陽市紅十字會指定的角膜捐獻接收中心,愛爾眼庫建立了規范化的角膜接收流程。專業團隊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例角膜捐獻,確保角膜組織的及時獲取、專業保存和合理分配,造福更多的患者。角膜捐獻,以愛之名傳遞希望。
據統計,中國共有角膜盲患者約400萬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癥患者約10萬人,在這些患者當中,絕大多數人可以通過角膜移植重見光明。
“相對于其他器官移植而言,眼角膜移植成功率是最高的,大概90%左右。”愛爾眼科醫院·紅十字愛爾眼庫周建盛主任介紹說,因為角膜是透明無血管的組織,所以它手術后排斥反應發生率最低,排斥反應是導致器官或者組織移植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有角膜病的患者大部分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
然而,我國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則不足萬人。角膜供體的匱乏是一個重要原因,很多人往往因為等不到角膜材料而只能在黑暗中生活。
貴州、貴陽愛爾眼科醫院黨支部同時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本次清明祭活動,感黨恩,弘揚公益大愛精神,彰顯黨員的擔當精神。悟初心,牢記醫務人員的使命,使所有人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
“作為一名在眼科醫院工作的工作人員,深知角膜捐獻事業發展困難重重,希望能通過緬懷活動,呼吁更多的人了解角膜捐獻,參與到這份奉獻愛心、延續生命的崇高事業,讓更多在黑暗和絕望中的患者重獲新生、重見光明。”貴州愛爾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海琴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