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突發地震,中方緊急出手,不僅讓美方抬不起頭,還讓臺當局結結實實挨了一記“暴擊”。
緬甸發生7.9級地震后,中方的動作很快,馬上安排人手展開救援,一開始,中方派出一支82人的精銳救援隊,如離弦之箭般飛向緬甸。僅僅過了一天,中國決定加大力度,又增派了118名救援隊員,搭乘中國空軍運-20飛機,抵達緬甸內比都機場,之后馬上就奔赴各個救援地點展開救援,真的是傾盡全力去幫忙。
(中方救援隊乘坐運20赴緬救災)
從這一次中方的速度和行動來看,不僅看到了我們救死扶傷的態度,而且還充分展示了我們的大國實力。這次不僅是運20出動,還有14顆衛星參與了救援行動,對災區進行觀測,提供災情評估數據。
這14顆衛星的緊急調度,對于美國等西方國家來說,無疑是在他們面前亮劍,展示著中國科技發展的新高度。
(緬甸地震受災前后光學衛星圖像)
在遙感技術這一塊,中國的崛起速度令人咂舌。這不僅是收集數據的能力,更牽涉到如何快速分析和傳送信息。而這次事件,給了我們一次近距離觀察該能力的機會。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為何調動如此多的衛星?理由非常簡單:精準、高效、全面。災情不等人,越快掌握地面的真實情況,越能爭取到寶貴的時間和機會來拯救生命。
然而,這次衛星調動,顯然會引起美國復雜的情緒波動。美國一直以來自詡擁有太空領域的主導權和信息優勢,在這場隨時準備探索未知的太空競賽中,中國的突然加速顯然讓他們感到了挑戰。在太空領域,美國肯定不愿意承認自己落后。但中國的表現,無疑正在倒逼美國重新審視其太空戰略。
可是,僅僅只是這14顆衛星讓美方“抬不起頭”?顯然不可能。美方一直明里暗里支持的臺當局,這次結結實實吃了一次“閉門羹”。
(臺灣救援隊整理設備)
緬甸地震后,臺灣方面也拋出了自己的所謂“救援方案”。他們通知外界,一支126人的救援隊伍已經整裝待發,并雄心勃勃地表示愿意幫助緬泰兩國。
聽起來倒是挺熱心的,只是有一點,他們的熱情似乎沒有得到緬甸和泰國的回應。2天時間過去,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這下子臺灣的救援隊只好原地解散。
臺當局自然不是省油的燈,為了掩蓋尷尬,也是費盡心思。他們解釋稱,緬泰地區的救援力量已經夠多,所以才沒有接受他們的援助請求。這個托詞,實在讓人感到無奈又好笑。不過,如果稍微了解一下背景,也許就會明白,臺灣方面的解釋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2023年赴土耳其的臺灣救援隊)
2023年土耳其地震期間,臺灣救援隊被曝“作秀優先”,他們到了現場,第一件事不是救人,而是一通擺拍。在地震現場拍宣傳片,這種操作可以說是相當不合時宜。
不僅如此,還有媒體爆料,臺救援人員為了追求直播效果,竟然在現場為一名被困者截肢。但因為醫療條件不充分,這名被困者最終因失血過多而喪命。
所以,當土耳其政府沒有明說的情況下,臺灣救援隊成了第一個主動撤退的隊伍,就像被趕走一樣,雖然表面上沒有撕破臉,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發生了什么。事后,臺方還抱怨說土耳其不給尊重。
自此以后,誰還敢再邀請臺灣救援隊?即便平時鼓吹關系不錯的日本,在去年發生地震后,也是明確拒絕了島內的救援,看來大家都明白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
(去年日本地震)
如此說來,臺方這通操作顯然是如今吃了閉門羹的主要原因,而深究來看,臺當局為何要派救援隊,最終目的顯然不是為了“救援”,而為了提高所謂的“國際曝光度”。
但緬甸政府僅接受主權國家的官方援助,臺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其所謂“救援隊”根本就不符合國際救援規范。
話說這也讓美國更加抬不起頭,美國對臺當局的支持顯而易見,換句話說,就像臺當局背靠的大樹一樣,可是,即便有美國的影響又如何?國際社會已經擦亮了雙眼,臺當局的不軌圖謀根本就無法得逞。
(臺當局總是借機刷存在感)
總的來看,我們在災難面前,展現出了高度的組織性和緊迫感,也拿出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并且也借機敲打了美國,提醒其不要覺得還是“天下第一”,更近一步看,也從側面戳穿了臺當局滿是謊言的所謂“救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