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鶴尾
“我們打別人是要錢的,你給錢了嗎?你還想挨打?”
2019年張偉麗在新京報的采訪中說的這句話,大家還有印象嗎?
當時的張偉麗意氣風發,淡淡的笑容下藏著不易察覺的桀驁與凌厲。
這是她打拳多年攢下的自信,也是她作為世界冠軍的底氣。
然而6年過去,再看張偉麗,卻發現她的面相變了。
如今的她,少了一絲桀驁,多了一絲溫柔;
少了一份凌厲,多了一份沉靜。
更重要的是,她現在的身份,不再只是格斗運動員……
“隱藏身份”曝光
清明將至,清明檔各大電影的宣傳紛紛開始發力。
張藝興主演的《不說話的愛》:
聚焦殘障人士,講述父女親情,走的是溫馨治愈風;
趙麗穎主演的《向陽·花》:
以刑滿釋放的女囚們為主角,講述她們出獄之后的生活,走的是“人狠話不多”的爽文風;
肖央主演的《陽光照耀青春里》:
將程序員和精神康復院結合在一起,用最瘋癲的故事講述最深刻的道理,走的是輕松歡脫風……
除了上述三部電影之外,這次的清明檔還有兩部電影出乎了大眾的預料。
一個是梁朝偉段奕宏主演的《獵狐行動》;
這部電影之前一直沒有動靜,直到3月28號才突然定檔,殺了觀眾個措手不及。
另一部則是張子楓主演的電影《下一個臺風》;
這部電影很早就定檔了,前一段時間主演們也一直很努力地在跑路演。
但沒想到,3月27號還在宣傳,3月28號就突然宣布了撤檔。
撤檔原因暫時不明,下次定檔日期也沒有公布。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觀眾在大力支持這部電影。
為什么呢?
因為《下一個臺風》這部電影不僅班底強大,題材新穎。
而且電影里有一位非常特殊的“跨界演員”——張偉麗。
在《下一個臺風》里,張偉麗飾演的角色是失語的的漁女——阿汐。
阿汐雖存在失語狀況,但并非生理意義上的啞巴。
其緘口不言,更多源于心理問題。
她的母親在她年少時,因不堪忍受外界謠言選擇跳海自殺。
從那之后,她就不再開口說話。
從描述中不難看出,阿汐是一個敏感自卑且有點孤僻的女孩兒。
這樣的角色,和賽場上張揚自信的張偉麗似乎完全是兩個極端。
但讓人意外的是,預告片中張偉麗,居然非常貼合角色。
呼嘯的海風,懸掛的死魚,獨眼的少女坐在岸邊絕望的哭泣。
這是《下一個臺風》預告片中出現的第一個畫面。
隨后鏡頭一轉,少女落入水中。
昏暗的海水中,過往的痛苦回憶一一浮現。
好在瀕死之際,一雙溫暖的手掌托住了她。
而這雙手掌的主人,就是張偉麗飾演的阿汐。
阿汐拯救了跳海自殺的女主角沫沫。
她保護她,安慰她,陪伴她。
即便無法開口說話,也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沫沫:
“你沒錯。”
作為沫沫好朋友的阿汐,是一只溫柔又強大的獅子,讓人安全感滿滿。
而遇到沫沫前的阿汐,則像是一只孤獨又危險的野狼。
她游離于人群之外,與大海和魚蝦作伴。
痛苦之時,她會在自己的屋子里哭到泣不成聲;
憤怒之時,她會不管不顧地與人群起沖突……
電影里的阿汐,是個復雜的角色。
她脆弱又堅強,怯懦又勇敢,溫柔又兇猛。
而電影外的張偉麗,同樣是一個性格復雜的女孩兒。
賽場上的她,冷靜沉著,出拳狠厲,招招不留情面;
采訪中的她,自信張揚,沉穩大氣,句句不落下風;
而生活中的她,卻出奇地柔軟和細膩。
在《下一個臺風》中,阿汐除了沫沫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朋友——一只蒼鷺。
為了能更好地在電影中展現阿汐與蒼鷺的感情,張偉麗時常在片場與蒼鷺培養感情。
一開始蒼鷺很怕生,只要張偉麗一靠近它就會伸出尖嘴啄人。
但后來在張偉麗的細心安撫下,她漸漸不再排斥她。
張偉麗也終于可以伸出手撫摸它的羽毛。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當張偉麗的手摸到蒼鷺的那一刻,她居然紅了眼眶。
導演問她怎么了,她說:
“它是熱的,和我們一樣都是有溫度的。”
看到如此柔軟的張偉麗,我簡直無法將她和八角籠中的那個格斗女王聯系起來。
但轉念一想她的成長經歷,又覺得不奇怪了。
武校生活磨煉出來的意志
張偉麗幼年時期,正是港臺武俠片風靡之際。
李連杰的《黃飛鴻》,成龍的《警察故事》,甄子丹的《精武門》……
這些炫酷無比的武俠片,在張偉麗的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顆“武俠”的種子。
在同齡的女孩子都沉迷于芭比娃娃時,她的腦子里想的全是飛檐走壁和浪跡天涯。
終于,在她8歲那年,她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向媽媽提出了學武的請求。
幼年張偉麗
張偉麗的媽媽很寵愛她,但卻并不愿意讓她吃練武的苦。
不只是媽媽,她的家人都以年齡太小為由,拒絕了她的請求。
“武俠夢”尚未開始,便被無情“打碎”,張偉麗很是沮喪了一陣。
但雖然沮喪,她卻并沒有就此放棄。
她將這顆小小的種子再次深埋心底,等待著下次破土而出的時機。
張偉麗和爸爸媽媽
好在命運并沒有讓她等太久。
12歲那年,張偉麗的母親終于松口,將她送進了武校。
她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武俠之路”。
俗話說得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進武校之前,張偉麗想象的是“武林大俠”;
進武校之后,迎接她的卻是“鼻青臉腫”。
剛入武校,張偉麗非常不適應。
她不適應沒有爸媽的孤單生活,不適應日復一日的枯燥訓練;
更不適應其他孩子將她壓在地上打的屈辱與不甘。
到最后,她索性開始擺爛,每日躲在角落里用石頭畫畫消磨時光。
張偉麗的擺爛生活持續了七個月。
七個月后,他換了一個新教練。
新教練嚴肅刻板,眼里容不得半點沙子。
在他的管教下,張偉麗只好開始用心訓練。
事實證明,張偉麗的武術天賦真的很高。
認真參與訓練之后,她迅速趕上了其他人的進度。
并且沒過多久,她就將曾經那些壓著她打的人,統通揍趴了。
“打遍武校無敵手”之后,張偉麗開始嘗試參加專業比賽。
14歲那年,她一舉拿下了河北省的散打冠軍,給自己的職業生涯開了個好頭。
北漂時期積攢下來的自卑
從12歲到17歲,張偉麗一直泡在武術的世界里。
她拿下過很多榮譽,但也落下了不少病痛。
張偉麗本人倒無所謂,她一直認為疼痛代表著她的榮耀。
但奈何她的父母并不這么想,他們只想讓她平安健康,哪怕代價是平庸一生。
在家人的輪番勸說下,17歲的張偉麗選擇了退役。
隨后,她像無數個長大成人的孩子一樣,背起行囊離開了家鄉。
她孤身一人來到北京,成為了一名平平無奇的“北漂少女”。
北漂期間,為了養活自己,張偉麗做過很多工作。
服務員、保安、保鏢,甚至幼兒園老師她也做過。
相比于武校艱苦的訓練,工作上的辛苦對張偉麗來說其實并不算什么。
真正讓她困擾的,是人際交往。
以前為了方便比賽,張偉麗總是將頭發剪得短短的。
這樣的發型在武校里并不少見,在比賽場上更是不會有人說什么。
但來到北京工作后,她的短發突然讓她成為了異類,甚至很多人根本認不出她是個女孩兒。
當時年紀尚小的她,因為這件事情偷偷自卑了好久。
少年時那段自卑的“少女心事”,讓張偉麗擁有了一顆比常人更加敏感柔軟的心臟。
這顆心臟讓她在勝利至上的八角籠中,贏得了對手發自內心地尊重。
也讓她在《下一個臺風》的片場中,找到了與阿汐靈魂共鳴的瞬間。
武校的嚴苛,父母的關愛,生活的艱辛,共同塑造出了耀眼的張偉麗。
而張偉麗,又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一點點塑造出了動人的阿汐。
一切都是命運使然,一切也都是心之所向。
結語
《下一個臺風》上映之前,我們無法對張偉麗的表演下定論。
但就從預告片來看,她的表現非常亮眼。
如果張偉麗未來走上陶虹的“老路”,大家還會繼續支持她嗎?
部分參考資料:
1.【向上吧河北】張偉麗,邯鄲姑娘,用了6年從幼兒教師變成格斗冠軍. 長城網
2.張偉麗:武者氣度.海外網
3.張偉麗:從小就喜歡格斗 讓世界看到亞洲女性力量.新浪體育
4.擁有多重身份的張偉麗:正閉關備賽,祝愿大家都有改變的勇氣.南方都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