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玩真的,還是虛晃一槍?這次特朗普加的對等關稅,幅度應該說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而且是馬上就會直接開始征收,基本上沒有什么緩沖期,只是很多人還在看熱鬧的時候,殊不知,特朗普已經按下了加速鍵。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日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以提高美國的競爭優勢,保護美國主權,并加強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聲明稱,特朗普將對所有國家征收10%的“基準關稅”,同時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其他國家和地區在10%基礎上加征更高關稅。
據特朗普公布新政策,中國的關稅稅率將升至34%,越南的關稅將高達46%,泰國關稅為36%,印度尼西亞關稅為32%,印度關稅為26%,日本關稅為24%,韓國關稅為25%,歐盟國家關稅將升至20%。
據白宮官員透露,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將于當地時間4月5日凌晨生效,更高的關稅將于9日生效。CNN提到,美國此前已對中國商品普遍征收20%的關稅,9日起稅率再疊加34%,升至54%。
像這種百分之三四十,甚至高達50%多的關稅,沒有人可以承受得起,這不是通過供應鏈分攤就可以消化得掉的成本,最后唯一的結果只能是漲價。
這次美國面對全世界發動關稅大戰,基本上已經包括了所有的主要貿易伙伴國,所以說這一次不像2018年美國搞貿易戰,只是針對特定的國家,而是比較廣泛的關稅戰,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供應鏈轉移和產業鏈重組的事情了。
但是對于3億多美國人來說,他們的消費能力和自身的供應能力是不匹配的,存在一個巨大的缺口,這是現在美國每年會大量從其他國家進口商品的一個結構性問題。換句話說,美國國內的需求是剛需,不管特朗普加不加關稅,這些商品都是要用的。
那么現在特朗普大幅加征關稅之后,又是對幾乎所有的貿易伙伴國都加了關稅,那么也就不存在說有什么特別便宜的替代選擇。最后的結果必然是大家一起共同漲價,那這么一來,像這樣無差別的大幅加征關稅,對美國又有什么好處呢?
從2018年貿易戰以來,特朗普所謂的制造業回流,產業鏈重組,供應鏈轉移,這些事情基本上最后都無果而終。現在大幅加征關稅,對這幾個事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真正有可能改變的,就是全球貿易體系,因為挑起全球范圍內的關稅大戰,有可能會導致世界貿易體系的徹底瓦解。
美國對現行的全球化不滿是認真的,也是動真格的,從這次關稅大戰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美國人做事不地道,也是真的。因為全球化貿易體系里面,貨物貿易和金融結算,這是一體兩面的關系,沒有全球化的商品貿易體系,也就不會有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
美國人既想要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又不想要自身不占優勢的全球化商品貿易體系,這是只想占全球化的便宜,而不想承擔全球化的成本。這在美國已經不可能獨自掌控國際話語權體系的背景之下,就顯得更加荒誕了。
特朗普現在占了一個便宜,就是他掌握了關稅大戰的先發優勢。現在全世界還不知道特朗普手里到底有沒有牌,覺得特朗普向全世界發動關稅戰是有底氣的,但實際上是否真的如此,可能特朗普心里也沒有底。
而對他真正有利的一點,是率先發動關稅戰之后,這個后果要體現出來,可能得3~6個月之后,才會具體的體現在美國的消費品終端零售市場,如果那個時候美國的通脹全面惡化,我相信特朗普心里也會慌的一批。
所以這3~6個月的時間差,就會變得非常重要。你要扛住了,美國就會軟,你要扛不住,美國就會變本加厲。
美國加征關稅,你要么反擊回去,要么就要面臨美國變本加厲的索取。對美國來說,接下來這幾個月,由于之前的商品庫存還在消耗之中,終端零售價格暫時還不會大幅漲價,所以通脹的情況暫時還不會快速反彈。如果這幾個月里面,美國通過關稅對這些主要的貿易伙伴國進行各個擊破,那么這次特朗普就贏了。
反之如果大家都對美國強力反擊,來回應美國加征關稅,那么就會全面推高美國的通脹情況,隨著美國通脹的全面惡化,最后先扛不住的,一定是美國自己。
所以在這樣的博弈格局下,對參與博弈的各方來說,最優解就是對美國做出強硬的回擊,不要給美國留下任何回旋的空間,在大家都沒有退路的時候,既然美國已經率先亮劍,那就絕對不能慫,要跟他奉陪到底,狹路相逢勇者勝。
既然美國都不怕通脹上天,我們又怕什么出口落地呢?在這個過程中,誰要是慫了,誰就是那個突破口,不說遠的,至少是在未來的四年,都會被美國一直給反復拿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