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4月3日電 (李平、實習生吳美玲)今年清明,四川眉山以鮮花代替紙錢寄托哀思。近年來,眉山市通過推行公益性公墓、生態安葬和惠民補貼等舉措,讓群眾感受到了“逝有所安、民有所惠”的改革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實現公益性安葬設施全覆蓋,并推出“0元治喪”等創新服務,綠色惠民殯葬補助資金惠及6.5萬人。
“親人離世,身邊的親朋大都是首選公墓就近安葬,祭祀便捷,平時又有專人維護,墓碑整潔、環境肅穆,不用擔心因沒時間管理導致的荒草叢生、環境臟亂問題。”清明節前夕,市民王先生和家人一起到眉山市洪雅縣止戈鎮花果山福壽園農村公益性公墓祭祀。
據了解,眉山市推動各級政府將基本殯葬服務納入公共服務范疇,實行政府定價,全市建成殯儀館3個、殯儀服務站3個、經營性公墓8個、農村公益性公墓103處,實現公益性安葬設施城鄉全覆蓋,滿足群眾基本殯葬需求。
“今年,我們組織全市各殯葬服務機構開展了‘減項降費優服務’工作,截至目前,新增免費提供服務項目9個,簡化手續或環節10個,提供便民服務106個,提供免費用品110項,為2247個逝者家庭發放綠色惠民殯葬補貼,多措并舉減輕群眾喪葬負擔716萬元,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次我父親在殯儀館沒有花錢,服務很好。”周先生在治喪完后對仁壽縣殯儀館工作人員感謝到。仁壽縣殯儀館負責人劉丹介紹,仁壽縣殯儀館今年3月設立惠民治喪“0元”套餐,即仁壽縣戶籍逝者在館內火化治喪,符合惠民殯葬補貼政策,可選擇全免費項目完成所有治喪流程。截至目前,已有76名喪屬選擇“0元”治喪套餐,減免費用8.74萬元。
據悉,眉山市自2019年起在全市范圍內施行惠民殯葬補貼政策,明確在眉山市轄區內死亡并在室內殯儀服務機構辦理火化事宜且骨灰未裝棺埋葬的人員享受相關補貼。近5年支出綠色惠民殯葬補助資金近6000萬元,惠及6.5萬人,持續推進殯葬移風易俗,讓“逝有所安”不再是負擔。
此外,眉山市還加大對殯葬服務機構的執法檢查力度,會同衛健等部門建立“院館”遺體交接機制,全市172家醫療機構全部公布“96444”殯葬服務專線,杜絕“黑中介”擾亂殯葬行業秩序;聯合發改、規自、林業、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殯葬用品市場的日常監督,嚴厲打擊價格欺詐、捆綁銷售等違法行為,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