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4月2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及行政令,且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日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宣布對全球貿易伙伴開始征收“對等關稅”。
一、對等關稅實施細則的梳理
基礎稅率:自2025年4月5日0:01(美東時間)起,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稅率。
注:2025年4月5日0:01(美東時間)之前在裝貨港裝船并處于最終運輸途中的商品除外。
差別稅率:自2025年4月9日0:01(美東時間)起,對以下所列貿易逆差大國實施更高稅率。
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34%、中國臺灣32%、老撾48%、越南46%、柬埔寨49%、泰國36%、印度尼西亞32%、馬來西亞24%、歐盟20%、印度26%、日本24%、韓國25%、瑞士31%、英國10%等。
其余受影響國家列表及具體關稅見表1
表1
注:2025年4月9日0:01(美東時間)之前在裝貨港裝船并處于最終運輸途中的商品除外。
注:對中國大陸的對等關稅將同樣適用于港澳地區。此外行政令中還提到跨境電商小額免稅政策也將逐步取消。
以上稅率將持續至總統認定貿易失衡威脅消除。
美國此舉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中國及東南亞各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對中國及東南亞企業造成直接沖擊。
豁免產品
以下部分產品將不受本次對等關稅的影響,屬豁免產品:
1) 根據50 U.S.C. 1702豁免的商品(供個人使用的商品、部分食品、衣物和藥品捐贈品等)
2) 通過232條款被加征25%關稅的鋼鋁及其衍生品;
3) 通過232條款被加征25%關稅的汽車及零配件;
4) 銅、藥品、半導體(特朗普承諾未來會加征關稅)、木材;
5) 未來通過 232 條款加關稅的產品;
6) 黃金;
7) 美國無法獲得的特定礦產和能源;
具體是否豁免掃碼以下二維碼,豁免產品稅則號清單及產品描述。
以及來自加拿大、墨西哥且符合美墨加貿易協定的產品也仍將維持0%稅率;
此外,本次對等關稅的征收將對含有20%以上美國成分(在美國生長、生產或制造)的商品實行優惠,僅對非美部分價值征稅。海關有權要求提供原產地價值證明其美國成分。
二、美國對華的有效平均關稅稅率計算
行政令中明確指出,10%和對等關稅將在現有所有關稅、費用、稅收、征費或收費上疊加,額外征收。
據此,對等關稅實行后美國對華的額外特種關稅將包括:
1. 232關稅:根據1962年《貿易法》第232條,美國可以對可能對“國家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的產品征收關稅或實施配額。目前主要針對鋼鋁產品及其衍生品、汽車產品及其零部件。未來范圍仍可能擴大至其他產品。
2. 301關稅:
a)2018年-2019年,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間,多次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不同產品類別,征收7.5%-25%不等的301關稅。
b)自2024年9月27日起,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電池、電池零部件、呼吸器及口罩、注射器及針頭、岸邊集裝箱起重機、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鋼鐵和鋁制品以及部分關鍵礦物受到25%至100%不等的301關稅稅率上調。
可通過以下網站查詢具體稅則號產品的301關稅:https://ustr.gov/issue-areas/enforcement/section-301-investigations/search
3. 芬太尼關稅:2月1日以“芬太尼問題”為由,美國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關稅。此后,3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又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將對中國輸美商品的加征關稅從10%提升至20%。
4. 對等關稅:基礎稅率10%、差別稅率34%。是在10%的基礎稅率上額外加征34%的差別稅率,或由10%的基礎稅率提高至34%的差別稅率仍待觀察。
因此,對等關稅落地執行后,美國對華的有效平均關稅幅度可能會達到66%左右,具體產品之間仍會存在較大差異。
三、美國對全球征收“對等關稅”原因
202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美國優先貿易政策總統備忘錄》,指示美國政府調查美國持續存在的大規模年度商品貿易逆差的原因,包括這些逆差帶來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影響及風險,并對其他國家的任何不公平貿易行為進行審查和識別。2025年2月13日,特朗普簽署了一份題為"互惠貿易和關稅"的總統備忘錄,指示進一步審查美國貿易伙伴的非互惠貿易做法,并指出了非互惠做法與貿易逆差之間的關系。
2025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在他第二任期內第一次在白宮對國會聯席會議發表講話時宣布,從2025年4月開始實施對等關稅。特朗普明確表示,美國將對其他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對等關稅”。
美國為減少商品貿易長期巨額年度赤字,并解決與貿易伙伴貿易中的其他不公平、不平衡問題。為實現這一政策,而推出了“公平對等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根據該計劃,特朗普政府將全力應對與貿易伙伴的非對等貿易安排,具體方式是為每個外國貿易伙伴確定對等的對等關稅。此方法將覆蓋全面,審查與所有美國貿易伙伴的非對等貿易關系,包括:
(a) 對美產品征收的關稅;
(b) 貿易伙伴對美國企業、工人和消費者施加的不公平、歧視性或域外稅收(包括增值稅);
(c) 非關稅壁壘或措施及不公平、有害行為、政策或做法(包括補貼)對美國企業、工人和消費者造成的成本,以及對外國經營的美國企業施加的繁重監管要求;
(d) 導致匯率偏離市場價值(損害美國利益)、工資壓制及其他重商主義政策(削弱美國企業和工人競爭力)的政策與做法;
(e) 其他任何經美國貿易代表(與財政部長、商務部長、總統貿易與制造業高級顧問協商后)認定的、對市場準入施加不公平限制或對美國市場經濟公平競爭構成結構性障礙的做法。
2025年4月1日,特朗普收到了這些調查的最終結果,于美國時間4月2日基于這些結果采取行動,對全球征收“對等關稅”。特朗普聲稱,由于過去5年中的大型和持久的美國商品貿易赤字所反映的條件,這種貿易赤字反映了貿易關系中的不對稱,影響了美國生產者出口的能力,并影響其產生的動力。
四、對中國及東南亞企業的影響
高關稅將直接推高出口商品的價格,削弱中國及東南亞企業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優勢,使訂單大幅減少,進而導致利潤下滑和市場份額縮小。對于部分重點依賴美國市場的中資企業和東南亞本土企業來說,這種沖擊尤為明顯,出口市場直接受阻。
此前部分企業可能被迫轉移到東南亞如越南、印尼、柬埔寨等用工成本低的國家以降低成本分攤關稅壓力,但現在需要進一步考慮東南亞國家出口美國可能面臨更高“對等關稅”的困境。
其次,企業可能需要進行供應鏈和生產布局的重新考量。中國企業在東南亞設廠,雖然初衷是利用當地較低的人力成本及政策優勢,但在面對美國高關稅時,產品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東南亞生產,最終出口美國都將遭受類似的成本壓力,可能在東南亞面臨更高的對等關稅。部分企業可能被迫轉向其他市場設立生產基地,如墨西哥或美國本土,但這通常需要時間和額外投入。
此外,企業轉型升級壓力倍增。為了擺脫價格競爭壓力,企業需要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從而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尋求新的突破。然而,這種轉型周期較長,短期內需要對企業現金流做好預算提前準備運營布局,也將成為一大挑戰。
作者簡介
余盛興
海華永泰高級合伙人
余盛興律師是錢伯斯的“常客”。2013年,他入選全國律協“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庫,先后3年(2015、2016和2019)被亞洲法律雜志(ALB)評為中國“受客戶推崇的律師”(20強),先后6次入選《商法》雜志(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法律精英100強”榜單(China’s Top100 Lawyers)。余律師代理的國際貿易、跨境爭端解決案件,多次獲得《商法》、ALB等專業大獎。
聯系方式:yu.steven@hiwayslaw.com
林敏
海華永泰高級合伙人
林敏律師的主要工作領域包括貿易法、公司法以及勞動法。在日常工作中,她主要幫助中國企業處理他們在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合規等法律事務,以其專業能力和敬業精神得到其所代理的客戶的高度評價。
林敏律師于2013年獲得復旦大學法律碩士學位。從業以來,林敏律師獲得多項榮譽以及社會職務,例如2017-2020年度上海市長寧區優秀女律師,《商法》2023年度中國法律市場“律師新星”、Legal One客戶信賴律師:杰出女律師(華東)15強以及被聘為華東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行(企)業導師。
聯系方式:linmin@hiwayslaw.com
昝逸菲
海華永泰律師助理
昝逸菲,2022 年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獲法學國際法方向學士學位。2023 年畢業于美國喬治城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業務范圍為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跨境爭議解決。
劉倪萍
實習生
劉倪萍,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反補貼、反傾銷、國際貿易等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