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的工資構成包含基礎工資、軍齡工資、津貼、補貼等部分。一般來說,“基礎工資保生活,軍齡工資顯奉獻,津貼補貼享價值”,這種說法逐漸得到大家認可。
這里主要說說領工資的軍官和士官,義務兵領的是津貼,暫不細談。就軍官而言,基礎工資是很基本的部分,用于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全軍基本統一,不區分地域和城市。另外還有與軍官職務或專業技術等級相關的職務工資,以及和軍銜等級掛鉤的軍銜工資。
當然,只要當過兵,就有軍齡工資,它是根據軍官服役年限計算的。此外,還有像邊遠補助這類補貼,這是在基本工資基礎上,依據工作地點的艱苦程度和邊遠系數給予的額外補貼。
從軍官工資的這些組成部分來看,基本工資保障基本生活。軍齡工資依據服役年限,體現個人在部隊的奉獻時長。而津貼補貼,尤其是邊遠補助,也十分重要。
基本工資、職務等級工資、軍銜工資以及軍齡工資,每位軍官都有,但差距卻很明顯。不同軍官由于職務、軍銜、軍齡不同,這才是工資拉開差距的關鍵因素。畢竟邊遠補助和基礎工資都按規定計算。由此可見,如果想讓工資更高,就得在部隊發展得更好。
這就是為什么大家都希望士官能晉級,軍官能升職,軍銜能調整。只要在部隊服役,軍齡就會增加,軍齡工資自然隨之增長。2023年,軍齡工資調整為每年30元,據說以后還有可能上漲。隨著在部隊服役年限增長,軍銜和職務不可能一成不變,否則就可能面臨退役。只有不斷向上發展,職務和軍銜才能提升。
在部隊,有些基本工資、邊遠補助標準,以及軍齡長短,個人難以改變。但通過自身奮斗,職務和軍銜是可以改變的,從而在部隊獲得更好發展。由此可見,個人發展與收入、工資待遇緊密相關。
所以,希望戰友們珍惜在部隊的每一分鐘,認真干好每一秒,千萬別混日子。生命有限,大家應該努力上進。要是選擇自主擇業或逐月領取退役金,為了維持生活選擇“躺平”,還能理解。但作為現役軍人,“躺平”實在說不過去。
大家對此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系作者綜合公開信息分析,只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或者決策建議,個案均為化名。更多政策詳情可咨詢屬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等相關部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