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創業最前線,作者 | 吳曉薇,編輯 | 蛋總
2024年,啤酒巨頭都遇到了業績與銷量下滑的尷尬處境。
在啤酒行業存量和縮量波動發展之下,百威和華潤啤酒達成了“增長第一”的默契。兩家巨頭均瞄準了8-12元價格帶的高端產品,這也意味著,2025年,該價格帶產品競爭將更加激烈。
在華潤啤酒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侯孝海看來,啤酒高端化的增速下降,主要是來自于消費場景的下降,并提出“價格戰肯定是業務的最大敵人”。
銷量下滑,預判今年觸底回升
華潤啤酒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為386.35億元,2023年同期為389.32億元,同比下滑約1%。股東應占溢利47.39億元,去年同期為51.53億元,同比降低8.03%。
其中,啤酒業務2024年的營業額為364.86億元,實現啤酒銷量約1087.4萬千升,同比下降2.5%。
無獨有偶,前一段時間另一啤酒巨頭百威亞太在財報中,也呈現出業績放緩。
2024年,百威亞太中國市場銷量減少11.8%,總市場份額減少149個基點,收入及每百升收入下降分別13.0%及1.4%。
客觀來看,兩家在港股上市的啤酒巨頭遇到的挑戰或是整體行業的縮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啤酒產量為3521.3萬千升,同比下降0.6%。從中國食品飲料工業協會的數據來看,啤酒行業營業收入大幅減少了5.7%,成為食品飲料行業中唯一一個收入下滑的品類。
一方面,餐飲和夜場兩大啤酒消費場景出現收縮,為啤酒銷量帶來了打擊。
紅餐大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餐飲人均消費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在各細分領域中,飲品賽道的人均消費下降幅度最為明顯,從2023年21.6元降至2024年的18.6元,降幅達到13.9%。
變化莫測的天氣則為去年啤酒的銷售蒙上了又一重陰影,夏季疊加連續高溫雨水天氣,使原本的旺季出現不旺的景象。
“去年一二月份之后,特別是三四月份,餐飲市場和夜場出現了很明顯的收縮,到六七月份由于天氣沒有特別好轉。”在華潤啤酒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華潤啤酒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侯孝海說道。
“消費市場一直到去年十月份才有所好轉,帶來的銷量沖擊是比較大的。”侯孝海表示。
在他看來,如果去年6-8月旺季天氣友好,啤酒銷量有望和上年打平。同時他也提到,隨著去年7月份開始全面推進廠商命運共同體理念,下半年的庫存相比上年有所下降,這對銷量也有一定影響。
據現場披露的數據,2025年前兩個月,華潤啤酒啤酒銷量單位數增長,喜力銷量兩位數增長。
這使得華潤啤酒方面對國內啤酒市場作出了審慎樂觀的判斷。
在侯孝海看來,去年中國啤酒消費已經到了相對較低的低谷,今年場景會進一步恢復,整體銷量會有觸底和回升的趨勢。“如果天氣不搗亂的話,我相信2025年會比2024年要好。”
8-12元價格帶增速快,避免價格戰
2013年是啤酒行業出現拐點的一年。
在這一年,啤酒行業經過40余年的快速擴張期后,產量于2013年見頂,達4982.8萬千升。因此2013年后,被視作啤酒行業的存量發展的時代。
隨著巨頭的業績下滑,啤酒行業是否已經進入了縮量發展的新時代?
侯孝海給出了不同的見解:“現在還不能確定它已進入縮量時代,一季度我們整個量還表現不錯,所以我把它叫做存量和縮量波動的時代。”
存縮量波動時代迫使華潤啤酒采取新的戰略方向。如在營銷方面重點部署多元化和個性化、精釀化產品,管理上采取組織精簡、成本費用精益、業務操作精細化的“三精主義”等。
“增長是第一策略,我們相信在存縮量時代增長至關重要。銷量增長、銷售額增長、利潤增長、高端化增長,都是我們追求的第一原則、發展的第一原則,唯有增長才有發展更多的動力。”侯孝海說。
這與百威亞太此前提到的“2025年,中國團隊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焦點,那就是市場份額增長,這是團隊的首要且唯一的優先工作”不謀而合。
高端化仍是兩巨頭堅持的策略。
從2024年情況看,華潤啤酒次高檔及以上啤酒及核心產品的整體銷量均實現同比增長,中檔及以上啤酒銷量占比首次于全年超過50%。
喜力增長近兩成,老雪、紅爵銷量基本實現翻倍增長。高端化發展帶動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升1.5%,推動啤酒業務毛利率上升0.9個百分點至41.1%。
這也讓華潤啤酒2024年的毛利率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至42.6%,創近五年新高。
業內一般將售價8元及以上的啤酒產品定為高檔產品,而4元至8元為主流產品,4元以下的為經濟產品。
百威亞太曾表示,百威中國正在將資源從超高端細分市場轉移到“核心++”細分市場,以適應當前的消費趨勢。而“核心++”則是8到12元之間的細分市場。
侯孝海則進一步提到,12-13元產品的增速沒有以前高,底部的產品還在收縮,發展最快的依然是8-10元、10-12元兩個價格帶的產品。
“盡管目前所謂的消費有一定降級,但是這個降級在啤酒領域體現,跟白酒非常不一樣。”他指出,12元以上啤酒的發展遇見一定的天花板,但是對8-10塊錢、10-12塊錢兩個細分目前影響比較小。
對此,華潤啤酒將持續打造“勇闖天涯SuperX”和“雪花純生”兩大對應產品。
顯然,在追求增長的2025年,兩方對于8-12元價格帶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不過,「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發現,兩巨頭對于國內啤酒高端化的發展有著細微的差別。
百威亞太2024年財報中提到,中國的中等收入家庭不斷增加,帶動高端及超高端品類增長,因此長遠而言仍是全球最具龐大利潤池增長機會的市場之一。
侯孝海則并不否認啤酒高端化的增速下降。
他認為,這主要是來自于消費場景的下降,只要餐飲和夜場消費場景有一定恢復,高端化還是會迅猛發展。
他也提到,隨著Z世代成為主力消費人群,傳統的消費場景會慢慢減少,新的消費場景會不斷涌現,場景化的產品已經形成一個主要的創新落地點。
對于2025年,華潤啤酒追求銷量實現持平或者微增長、營業額和利潤明顯增長,但避免價格戰。
“如果說增量時代價格戰會在短期產生紅利的話,那么在存量時代,甚至在縮量時代,價格戰肯定是業務的最大敵人。”侯孝海直言,價格戰不是中國消費品的選項,采用價格戰進行內卷化競爭將來必然也會失敗。
直指白酒線上價格亂象
在白酒業務方面,自2023年華潤啤酒提出“啤白雙賦能”戰略以來,該業務一直備受業界關注。
華潤啤酒在收購金沙酒業時披露,2021年全年及2022年上半年,金沙酒業營收分別為36.41億元、20.0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3.15億元及6.7億元。
而到了2023年上半年,華潤啤酒白酒業務收入9.77億元,同比下降近50%;全年營收20.67億元,僅為2022年上半年的水平。
這也讓業界詬病,金沙酒業在被并購業績不升反降。
2024年,華潤啤酒白酒業務收入21.49億元,同比增長4%。這一增速相比年初定下的40%,以及年中提出的30%增長目標均存在較大差距。
不過,通過摒棄單純靠量控價的片面思維,轉而實施系統化管理,白酒業務毛利率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至68.5%。
大單品“摘要”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5%,貢獻白酒業務營業額超70%。
價格倒掛是摘要長期面臨的問題,侯孝海曾給該產品定調售價不低于650元/瓶的底線。
去年12月,金沙酒業新任董事長范世凱對外表示,摘要酒的定價不會進行調整,永遠不會“以價換量”,堅持摘要酒基礎產品實際成交價500至600元,并向上構建900元價位段產品。
然而,該產品線下終端的售價早已突破650元/瓶的底線,部分電商平臺成交價甚至低于500元/瓶。
對此,華潤啤酒副總裁魏強表示,當前白酒行業整個價格體系往下走,特別是頭部品牌,例如茅臺價格往下走也會影響其他白酒品牌,尤其摘要酒作為一個次高端品牌,對于價格更為敏感。
在他看來,價格體系里最核心的東西,除了成本之外就是費用,因此穩價要控制住費用。去年華潤啤酒通過建設銷售管理系統,對于費用核算、費用管控非常嚴格,對價格穩定有幫助。
他還提到,庫存也是影響價格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大單品策略下,目前庫存量一般占整個全年銷量不到50%,比較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魏強提到了白酒線上業務,直指線上價格亂象。
“線上業務的價格是比較難控制的,貨架電商控制好一點,但是興趣類電商經常有一些直播帶貨這些東西把價格搞亂,我們在這方面一定要做好產品區隔。”魏強說。
他認為,在做銷售策略的時候,有一些直播帶貨不能隨便搞,做完之后對整個價格有沖擊,只有線上線下價格全部都穩定住了,整個價格體系才能穩定。
而在產品策略上,華潤啤酒將做強山東、河南、貴州幾個根據地市場,堅持摘要大單品策略。而其白酒業務的另一個品牌金沙酒,華潤方面也考慮過將其逐漸恢復,通過雙品牌運作來推動整個白酒業務規模提升。
目前,金沙通過華潤啤酒的品牌宣傳賦能上已經獲得了更多的廣告資源,雙方資源疊加啤酒賦能。在采購方面也有落地項目及明顯的增量,在渠道共享方面則有600+個客戶啤白都在銷售。
而在雙賦能推進下,華潤啤酒的白酒業務在2025年能否實現穩價,「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