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謝斯臨
超30家A股上市公司涌向港交所 圖片來源:Pixabay
近日,多家A股供應鏈龍頭企業宣布開啟“A+H”雙重上市。
4月2日,果鏈企業立訊精密(002475.SZ)被曝正考慮年內在香港二次上市,目前與投行商討赴港上市事宜,初步預計融資規模為20億至30億美元。
成立于2004年的立訊精密,因替蘋果制造無線耳機AirPods、iPhone手機為人所熟知,被視作A股“果鏈一哥”。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立訊精密實現營收1771.77億元,同比增長13.67%;歸母凈利潤90.75億元,同比增長23.06%。
對上述消息,立訊精密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對此不予置評。
無獨有偶,知名PCB(印刷電路板)設備制造商大族數控(301200.SZ)也于4月2日公告,正對境外發行證券(H股)并上市事項進行前期論證,目前已與中介機構就相關事項進行了商討,具體細節尚未確定。
近期,果鏈巨頭藍思科技(300433.SZ)、鋰電子行業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已披露赴港上市計劃,部分企業已遞交招股書。
多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政策推動下,A股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門檻大幅降低。港股流動性正得以改善,“A+H”的熱度還將延續。
超30家A股企業計劃赴港二次上市
今年以來,多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籌劃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據財聯社星礦數據統計,截至3月30日,超過30家A股上市企業披露了赴港上市的計劃或已提交上市申請。
藍思科技3月中旬披露籌劃赴港上市的消息,隨后不久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中信證券為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年到2024年,藍思科技總收入分別為466.99億元、544.91億元、698.97億元;同期,年度利潤約為25.20億元、30.42億元、36.77億元。不過,對于具體的募資情況,藍思科技暫未進行披露。
早前就有傳言稱,藍思科技計劃于2025年7月或8月完成港股IPO,預計發行的H股股數為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的7%,計劃籌資10億至15億美元。時代周報記者就此藍思科技方面求證,對方未予實質回復。
寧德時代2月就已提交赴港上市申請。3月25日,寧德時代公告指出,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于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預計發行不超過2.2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此外,三一重工(600031.SH)、先導智能(300450.SZ)、紫光股份(000938.SZ)、均勝電子(600699.SH)、江波龍(301308.SZ)等均披露了赴港上市的計劃。
這些龍頭企業謀求赴港二次上市的原因,幾乎無一例外全都指向出海和全球化。寧德時代指出,公司籌劃赴港上市主要是為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所募集資金將重點投向三大領域,包括加快海外生產基地建設、深化全球業務網絡覆蓋及強化境外資金流動性儲備。
藍思科技公告指出,赴港上市的核心目標是推進國際化戰略,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增強核心競爭力。大族數控同樣表示,為推進公司全球化戰略進程,加速境外資本平臺建設,有效提升公司國際品牌影響力及全球競爭力,公司對赴港二次上市并進行前期論證。
“A+H”雙重上市熱潮仍將持續
企業自身全球化意愿之外,“A+H”雙重上市的熱潮離不開政策的驅動。
消費電子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就向時代周報記者指出,近年資本市場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放寬企業上市限制、簡化審批流程等,這為企業赴港上市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機會。
去年4月,證監會發布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其中一項便是“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10月,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香港聯交所更是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將優化新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預計市值達到100億港元的A股公司赴港上市申請可以進一步縮短到30個工作日,只經過一輪意見即可完成監管評估。
獲益于此,A股企業赴港二次上市門檻大幅降低。與此同時,在南向資金和美股下跌導致的資金外溢等因素推動下,港股估值走高、流動性增強,也增加了A股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情。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恒生指數收報22849.81,相較年初漲幅超過16%;恒生科技指數收報5313.26,相較年初漲幅超過21%。
藍思科技中國區總裁、董秘江南接受采訪時表示,港股活躍度提升及國際資本對中國AI、機器人技術的關注,是藍思科技選擇此時赴港IPO的關鍵動因。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分析認為,港股大盤上漲,流動性得到改善,此時發行上市較容易成功,而且估值也比較高?!昂唵我痪湓挘酃纱蟊P好了,自然大家都爭取在這個時間窗口上市?!编嵗谙驎r代周報記者說道。
蜂擁而至的內地企業進一步推高了一季度港股的集資能力。據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發布的相關數據,一季度,香港有15只新股上市,集資額達182億港元,較去年首季的12只與47億港元,數量上升25%,集資額大增287%。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全國上市業務主管合伙人紀文和預計,未來中國政府將繼續推行去年出臺的監管措施,為今年新股發行的方向和速度定調。同時,國家對科技及創新行業的支持和重視,也為來自這些行業的企業到資本市場籌集更多資金、推動蓬勃發展帶來良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